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题目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学院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专业历史学班级 1401学生王万里学号 20142502032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王万里(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250022)摘要:自改革开放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及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师资队伍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教师职业素质而言,一方面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与职业化,另一方面教师基数的扩大避免的有一些没有职业操守的教师。
这既是个人因素,也和我国当前社会的现状息息相关。
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我们要强化岗前培训机制建设,完善考评制度、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自我约束力、加大执法力度,适当提高老师的待遇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心理。
不断完善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完成教育和学校的使命。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对策;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一)教师职业道德调查本次调查所有数据来源于从 2010 年的 12 月到 2011 年的 6 月,再从 2012 年的 9 月到2013 年的 1 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课题组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了调研,第一阶段调查范围为安徽等中部六省,第二阶段调查范围为太原等山西八个地市,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对中小学教师以及学校领导深入访谈,课题组获得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1 中小学教师对待教学的师德状况及问题分析在所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中,共有 1433 人选择了 A 选项"工作很投入、很负责",占有效调查问卷比例的 89.1%,这意味着有高达 89.1%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对工作很投入、很负责任".这个比例一方面可以说明教师有对于职业的尊敬感和完成工作的使命感,也说明教师在努力要求自身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另一方面说明了教师对于自身的状况比较满意,他们已经从尽力做好工作的阶段发展了自认为已经达到了已经将工作做好的阶段,这也标志着教师对于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很好。
有 175 人选择了 B 选项"工作投入状况和责任心状况一般",占到 10.9%的比例。
这个比例虽占全体的少数,但从具体人数来说也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这说明在职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着不能全心于工作,责任心也不是很高的现象。
在访谈过程中,大量教师反映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社会地位比较低,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使一部分老师无法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中获得满足感,还有些原因可能是有些教师自身没有做好职业心理准备,对从事教师工作没有正确的心理认识,从内驱力来讲也就不充足,另外还有可能是,一部分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暂时遭受到了某些挫折,或者是在短时间内遇到了事业瓶颈,进而产生了职业倦怠,导致工作投入状况和责任心不高。
调查中没有任何一位教师选择 C 选项"工作不投入、不负责".从客观存在的角度来讲,对于这个选项不应该存在这种无人选择的极端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原因如下:1、教师在填写问卷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许来选择选项,即使自己真的工作不投入、不负责任,也会因为感到修辞而故意掩盖事实的真想,认为自己只是工作投入状况和责任心一般,而不是那么绝对的不投入和不负责;2、被调查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是通过校长委派工作比较负责的老师来填写的问卷,所以我们不能排除样本的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当上级或者是第三方前来调查的时候,校长一般都会倾向指派平时表现优秀的老师来参与调查,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笔者认为,参与调查的教师中确实存在"工作不投入、不负责"的老师。
在调研过程当中,有绝大部分的老师都认为认真地备课、认真地批改作业、认真地辅导学生是身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如果就连这最基本的职责都无法做到的话,那么就只能说这名教师是不合格的了。
2 中小学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状况及问题分析(1)关于教师品质有高达 85.8%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做到 B 选项"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有 66.4%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做到 C 选项"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有 61.0%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做到 D 选项"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另外,认为自己能够做到 A 选项"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学生"的教师则有明显的下降,占比例的 45.2% ,而仅仅只有 1.5% 的教师选择了 E 选项"只关心学生学习,不太关心学生的其他方面"."关爱学生"、"人格尊重"、"公平对待"都已经成为大部分教师熟悉并能够接受的教育理念词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我们也发现,大部分教师基本上都能够做到这些要求,只有很少部分教师会对学生漠不关心,但是对一些老师来说,要求他们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则不免有些勉为其难。
(2)关于体罚占比例 62.3%的教师认为自己能能够恪守职责,从来都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体罚,有36.2%的教师认为自己偶尔会对学生体罚,仍然有 1.5%的教师表示这样的行为不止一次两次发生。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在目前的中小学中,教师体罚的现象并不严重,但是仍然存在个别老师经常体罚学生的行为。
(3)关于送礼有 29.1%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做到 C 选项,即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老师都不能接受学生的礼物",我们便认为选择此选项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会自觉自愿地不收受任何送礼行为。
有 25.1%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做到 D 选项,即认为"教师不准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其他财物",我们便认为这部分教师对《规范》非常了解,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他们是否会按照《规范》里的"不准"来做呢?我们认为,这部分教师是有可能会收受礼物的。
有 10.5%的老师认为自己能够做到 E 选项,即认为"教师不得向学生索要或暗示索要财物",这其中也暗含着一个可能性,即如果不是自己向学生"索要"而是学生"主动"给自己送礼,那么这部分教师是倾向于收受的礼物。
有 11.2%的老师认为自己能够做到 A 选项,即"是人之常情,体现老师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良好关系",有24.1% 的老师认为自己能够做到B 选项,即"只要不超过一定限度,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认为这部分是接受礼物的教师。
根据此问卷调查结果,目前教师的收礼行为并不严重,但是排除有些教师并没有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来选择,再加上平日的了解,我们认为,实际上,教师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物的现状比问卷中体现得更为严重。
(4)关于有偿家教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当中,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有 86.8%的老师不赞成有偿家教,只有 13.2%的教师赞成有偿家教。
但是,在实际的访谈过程当中,在学校领导反映出来的师德问题当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提到了"有偿家教"的问题。
甚至有校长明确说:确实存在教师课堂上该讲的不讲,留一手或者多手,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交钱参加他办的辅导班。
可见,针对这一问题,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是有相当大出入的。
在有些地区"有偿家教"的问题其实是相当严重的,不管是教育局出台规定明令禁止,还是学校对教师进行监督限制,有偿家教的现象却都屡禁不止,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师工资难以保障或者工资水平跟不上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二章对策(一)强化岗前培训机制建设,完善考评制度岗前培训是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对于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技能培训,有助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对教师工作有正确的认知。
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可通过一些优秀教师案例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并列入教师的日常考核中,成为教师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考核的标准应该能够反映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体现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
(二)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自我约束力俗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为人师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形象。
这里所谓的自身修养应该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专业素质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获得的,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内容,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文化素养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品位,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道德修养是教师师德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于确保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针对部分教师还存在与学生关系紧张、惩罚学生、不公正对待学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有关青少年保护权益和有关学生方面的主题讲座,让教师逐渐走近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有关权益,从而避免出现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四)适当提高老师的待遇禁止教师从事第二职业而对教育工作敷衍塞责许多教师之所以会放弃自己的跳槽或是从事教师职业之外的第二职业,主要原因是教师这门职业的工资太低或是不能满足自己对于理想工资的一个标准,所以适当的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可能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物价不断上涨,教师工资的提高也是必要的。
(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提高,基本上都转嫁到对教师的要求上来,不免会加重教师的负担,加之学校事务性工作繁多,学生难管理和教育、工作竞争和升学压力等方面的原因,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参考文献.[1]郭玉梅《中小学师德现状及问题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4:47-49.[2]杨星剑,土金洛《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报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