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课题国产手机现状分析发展策略一、课题论文提纲 1.我国手机市场发展概述 1.1我国手机市场发展历程 1.2我国手机市场发展特点 2.国产手机的发展优势 2.1本土优势 2.2成本优势 2.3国家政策的支持 2.4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和手机产业群 2.5新进企业优势 2.6G时代的到来 3.国产手机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未掌握核心技术缺乏开发能力 3.2手机质量没有保障 3.3国内手机市场产能过剩 3.4缺乏市场营销能力 3.4.1营销渠道单一 3.4.2虚假宣传信誉不佳 3.5缺乏品牌意识 3.6“洋品牌”调整竞争策略---国产低端市场失守 3.7国内市场“黑手机”猖獗 4.解决国产手机存在问题的方法和实现发展壮大的策略 4.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4.2打造高质量产品 4.3差异化路线 4.3.1产品差异化4.3.2.营销方式差异化 2 4.4准确市场定位实施品牌经营战略 4.5改进服务提升竞争力 4.6实施合作联盟战略实现资源共享 5.结论二、内容摘要中国的手机市场经过20年来的发展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从98年我国正式投入手机生产至今凭借本土化的优势国产手机历经了飞速的发展夺得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但是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国产手机自主研发力弱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大幅度下滑难敌掌握芯片技术的诺基亚、索爱、摩托罗拉等跨国通信巨头。
因此对国产手机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本文根据国产手机的现状分析重点提出了国产手机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增强技术含量实施品牌化经营顺应消费者需求强化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发展战略。
特别是应顺应现今3G时代的潮流抓住机遇扭转市场格局。
三、参考文献 1李憬辉.探索国产手机发展之路: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06 2李曼.国产手机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2008 3牛静.国产手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及发展战略: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8 4尚韬.中国手机市场渠道模式分析通信市场2005年6月2日 5董毅.手机业进入后寡头时代:淘汰步伐正加快.新快报「N.2006 年10月 6林紫玉.扶持本土手机产业5号文件将继续执行.通信产业报.2004年7月8 日 7杨志伟.我国手机市场营销渠道模式比较.中国知网2005年8月 3 8张巍张红玉.手机品牌崇信度影响因素.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 1: 76-78 9陈如明.对移动通信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国电子报N./t/2007-11-13/11241849300. shtml.2007年12月 10纪明.中国本土手机遭遇洋品牌阻击.广告主.2006 9 : 36-40通信产业网:3G时代的制胜之道 .2009年1月17日国产手机现状分析发展策略00000000 摘要中国的手机市场经过20年来的发展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从98年我国正式投入手机生产至今凭借本土化的优势国产手机历经了飞速的发展夺得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但是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国产手机自主研发力弱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大幅度下滑难敌掌握芯片技术的诺基亚、索爱、摩托罗拉等跨国通信巨头。
因此对国产手机的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根据国产手机的现状分析重点提出了国产手机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增强技术含量实施品牌化经营顺应消费者需求强化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发展策略。
特别是应顺应现今3G时代的潮流抓住机遇扭转市场格局。
关键词国产手机竞争力发展策略核心技术 3G 1.我国手机市场发展概述 1.1我国手机市场发展历程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市场上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工 4 具已日益普及。
然而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在短短十几年间演绎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①1987年一1997年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的93被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这些国外大品牌共同占有而国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几近为零。
1998年一1999年期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手机生产必须获得信息产业部的牌照许可大大提高了该行业的进入壁垒。
一批有远见有胆识的国内企业如科健、中兴等开始进军手机行业国产手机实现零的突破。
2000年一2004年国内手机行业迅猛发展用户量显著上升。
凭借着差异化产品、低价和渠道变革等措施波导、TCL、科健、康佳、夏新等国产品牌迅速崛起。
截至 2004年底整体市场份额超过了55.28国产手机的发展进入辉煌时期。
然而在2005年一2006两年间国产手机企业遭遇重大挫折。
一方面国外品牌转行“高端图为低端下潜”策略对国产品牌强力反击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2月19日颁布了《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将手机生产的牌照改为了核准制手机行业的进入壁垒大大降低众多厂商加入手机生产的领域竞争进一步加剧。
2006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跌至28许多曾被誉为民族英雄的国产手机品牌纷纷落马。
2007年中国手机行业面临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①数据来源: 通信世界慧典市场报告网 5 国家发改委执行了“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等生产项目核准”手机市场的进入壁垒初步拆除。
同时第三次换机高潮的到来及国产品牌在3G技术上的领先又让国产手机看到了新的希望。
2007年中国产手机企业的境况也逐渐分为好坏两派。
传统的老品牌联想、波导、厦新等相继深陷巨亏境地甚至创维、长虹等在2006年还取得优异成绩的国产新军也陷入了销售量不断下滑的困境。
但另一方面一度游击作战的部分三、四线品牌如天宇、金立等凭借差异化营销方式等优势却获得极大的发展在与国际品牌艰难周旋的斗争中展现了新生派顽强的生命力。
国产手机在2008年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毛利率大幅下滑与外资品牌在研发技术方面的差距未见缩小。
特别爆发经济危机后消费者节省开支使手机销售业绩一落千丈。
但与此同时08年手机市场也将是热闹非常的一年3G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内厂商终于有了与外资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商机以及“家电下乡”工程的实施使国内手机厂商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09年中国3G手机增长跨过了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
①《3G发展报告系列——全球3G业务与运营市场发展报告2009》预计在2009年全球3G用户规模将增加1.9亿达到9.88亿并且WCDMA用户增长率将高于CDMA2000用户TD-SCDMA用户规模在中国的推动下将快速发展到2011年全球3G用户将达到17.25亿到时WCDMA用①数据来源: 通信产业网 6 户规模将超过CDMA2000用户并且TD-SCDMA用户将超过1亿全球3G用户将占所有移动电话用户40以上.。
国产手机有望在3G市场上崛起。
1.2我国手机市场发展特点 1.2. 1手机平均价格继续下降手机平均价格持续下降也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一大重要特征。
这一方面是由于国产手机研发、资金和技术实力不足创新力度小往往只能模仿生产出国外品牌己有产品因而成本低只能参与低端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洋品牌”近年来强力反扑采取“高端突围低端下潜”的策略也打入手机低端市场从而加大了低端手机市场份额造成手机平均价格持续下降。
1.2.2整个市场呈现出垄断竞争的结构我国手机市场结构基本属于垄断竞争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是:市场上存在为数众多的企业还存在一些潜在竞争者包括替代品生产者和潜在进入者市场是可竞争市场不存在严重的进入障碍且产品有一定差异一定程度上存在对细分市场的垄断。
1.2.3市场规模巨大并存在充分潜力我国手机市场规模巨大。
①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09年7月份我国通信业运行情况显示截至7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7.03亿户。
而赛诺最新的调查数据也显示中国每年有1.5亿左右的移动电话购买需求其中每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在6000万-8000 ①数据来源: 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 7 万之间而每年更换手机的人数也达到8000万。
但是我国手机用户普及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且从地域上看虽然我国东部地区手机市场接近饱和但中、西部地区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因此整体而言我国手机市场还存在相当大的潜力。
2. 国产手机的发展优势 2.1本土优势中国手机产业经历成长和成熟期后国产手机在规模、产业配套、研发和设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
随着手机生产技术的扩散和手机产业各环节融合趋势加剧手机生产本地化程度也逐步加深。
目前中国己形成全球最大的手机产业集群在手机芯片、关键模块、主要零部件等方面基本不会再出现短缺现象各主要配件均可实现本地化供应。
本地化的实现有利于企业缩减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市场价格以满足用户需求。
另一方面相对于“洋品牌”而言扎根于国内的国产手机对国内市场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消费者需求方面还是地区文化差异方面国产手机都能更方便快捷地搜集到相关信息。
此外中国人民历来就有浓厚的爱国情绪对国产品牌素有特别的偏爱这些都构成了国产手机的本土优势。
2.2成本优势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国产手机企业相对于“洋品牌”而言有着较为显著的成本优势。
这首先是因为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较低价格的原材料资源。
其次国产手机企业中很多都是以 8 IT行业或家电行业起家有着丰富的销售经验和强大的渠道脉络其产品在某些有形、无形资源方面可以实现共享。
例如2002年刚刚成立的联想移动发展到2007年已是国产手机的“老大”最主要原因是联想集团建立了一套体系把在电脑业务方面的运营管理经验迅速复制到新手机业务上来。
这些都为国产手机企业带来了更低的制造、销售成本构成了生产成本竞争优势。
2.3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的扶持政策带来了国产手机的春天。
① 1999年我国开始确定大力扶持国产手机市场的政策主要包括从国债中拿出4亿元扶持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的手机生产企业信息产业部从手机入网费中拨出14亿元支持国产手机业务的发展而国家连续5年从固定电话初装费中提取5作为支持国产手机和产业化的专项经费。
与此相配套的在当时颁发的“五号文件”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主导国内手机生产的“牌照”制度。
在2005年3月之前国内手机市场有49张牌照只有一张发给了外资摩托罗拉。
除了严格控制外国移动通信产品的进口外信息产业部还规定目前外资企业的手机出口至少要占总产能60。
2007年国务院宣布取消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的牌照核准发放制度手机牌照完全放开只要能生产出合格手机产品的企业都能享受到平等进入市场的机会企业介入手机生产领域的门槛初步拆除。
①资料来源: 通信产业报林紫玉.扶持本土手机产业5号文件将继续执行 9 2.4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和手机产业群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底手机用户已突破6.4亿大关截至今年7月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6140.6万户首次突破7亿大关达到了70265.1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