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在工程造价风险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故本文
将从各个角度出发预测工程造价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针对不
同情形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经济学角度效益来看,利益最大化
是最终的追求目的,所以有必要尽量将可能出现的风险细化,从而
完善减少不可预见的损失。
关键词:风险;分析;防范;措施;利益最大化
前言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已知不确定状态服从某种概率分布。
所谓工程造价风险同样包括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
减少风险及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必要对工程造价风险进行研究,
这也是本文的分析重点。
1 工程造价风险概述
从宏观角度看造价风险包括:确定性造价、不确定性造价及完
全不确定性风险造价。各种不同性质的风险贯穿在整个工程中,最
终导致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它表现在成本要素构成的不确定性。
下面将结合风险分类对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分析,风险类型
可划分为:静态风险、动态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
财产风险和人身风险。
1.1 静态风险
指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的过失行为导致的风险。其在工
程造价中的具体表现是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或者是火
灾爆炸等人为因素。
1.2 动态风险
指社会、经济、科技或政治变动产生的风险。在工程造价中表
现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材料,或国家政策调整需要采用更先进
的材料或更先进的技术,投资方都需额外多支出费用。汇率变化,
项目投资按当时汇率估算,但支付时却外汇上涨需要给外商额外的
多出费用。
1.3 自然风险
指自然因素和物力现象所造成的风险。在工程造价中表现在像
如地震、泥石流、海啸、干旱、海岸线变化等自然变化这些突如其
来的灾难是不可预见,不可避免,无法抗拒的。虽然概率很低,但
是造成的危害还是相当大的。
1.4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指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上的行为导致的风险。在工程
造价中表现为:社会中团体组织的一些活动如少数恐怖分子活动,
或大型的游行活动等也会影响到工期等,但也是无法抗拒的。
1.5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指经济活动过程中,因市场因素影响或者管理经营
不善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在工程造价中表现为各种因为导致市场
价格材料各种费用的涨幅,或是管理者在投标中出现失误选择明显
亏损项目等。
1.6 财产风险
指各种财产损毁、灭失或者贬值的风险。在工程造价中表现为:
生产机器的损毁,遗失等。
1.7人身风险
指个人的疾病、意外伤害等造成残疾、死亡的风险。在工程造
价中表现在施工期间人员的伤亡问题。
除了以上风险,笔者认为还要针对自己的项目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首先要了解自己才可以更好的做出决策。所谓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
2 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措施的分析
笔者认为我们回归主题将问题简单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造价风险做出防范采取措施。
2.1招投标阶段,投标报价极具竞争性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环境下,招投标实施合理低价中标,即保证
报价不低于企业成本价的最低价中标,而成本价是承包商经过合理
组织、优化配置、科学管理等手段可能形成的个别成本。因此,在
招投标阶段,报价是否得当是影响投标成败的关键。报高了,就不
会占据市场;报低了,就会没有利润或有潜在的亏损。这就要求投
标报价具有较高的水准,切忌凭主观臆断、盲目报价。由于投标报
价和工程实施存在时间差,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就不确定,这使
投标报价同时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投标报价时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防范:
2.1.1 认真学习招标文件
了解评标方法和投标报价所包括的内容。招标文件是合同的重
要组成部分,要充分了解招标范围和报价内容。在仔细阅览图纸、
踏勘现场的基础上,认真领会答疑精神,不要丢项、漏项,因为这
种风险完全由施工单位来承担。
2.1.2 成本预测
这是投标报价的首要条件,为了保证报价既不低于个别成本,
又是最低价,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首先要进行成本预测。在成本预
测的基础上,将自身的经营优势转化为报价优势,以增强企业报价
的竞争力。投标前企业内部对工程所有材料和人工、机械等进行摸
底分析,以实际市场价格或企业内部劳务、周转材料、机械租赁价
格结合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最低成本价。以此为依据,再考虑招标
条件、环境及企业投标策略,做出有竞争力的报价。
2.1.3 建立适当、有效的企业询价管理体系
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行,最大特点
是把招标双方都推向市场,单价不可调整,任凭市场价格涨落、风
险自担。这就要求询价及时且可靠。
2.1.4识别风险因素
风险预测十分重要,运用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识别风险因素,通
过swot技术分析综合利用项目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各方面
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并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国家发展计划,
重视历史经验数据积累和分析,掌握适时信息,从而预测各种资源
价格变化趋势,对预期价格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投标报价中考虑价
格风险。
2.1.6 预留必要的风险费
这是控制风险损失的一种补偿措施,但需要政策支持,所有投
标单位都达成共识,否则报价将没有竞争力。如厦门市低价中标招
投标办法中明确规定“招标人编制工程预算控制价时,应根据工程
大小、技术复杂程度、施工难易程度、施工自然条件,按3—5%的
风险包干系数计入工程预算控制价。”
2.2 合同订立阶段是注意的事项
2.2.1 尽量采用示范文本
增强法律意识,对合同的严密性、规范性、合同条款的逻辑性
认真加以研究,中标后合同订立阶段要斟字酌句,认真研究专用条
款,注意各有关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
2.2.2 加强合同管理意识
凡是招标文件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如外部条件不足
产生的风险,应明确究竟应由谁来负责;双方违约责任的界定;业
主供应材料设备或指定分包商的计价方式要明确约定,在协商签约
阶段,通过修改,补充合同中有关规定条款来解决,力求按权利和
义务对等的原则与业主分清责任,从而达到降低合伺条款风险的目
的。
2.2.3 合同双方分担风险应明确约定
如果施工企业一方是无力承受这种风险的。而在投标过程中过
多地考虑风险系数就意味着不能中标。所以在合同中约定双方风险
承担范围是非常必要的。特别对于采用固定价合同,工期又比较长
的工程,必须定量地约定风险范围。这是施工质量和建筑企业健康
发展的必要保证。
3 合同履约阶段,以合同管理为主,搞好索赔工作
3.1 做好投标报价和合同的交底
让项目管理人员了解合同范围、报价策略等,在履约过程中制
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密切关注合同范围以外的一些分部分项工程价
格的签认和合同范围内工程量增减给企业带来的得利润变化。杜绝
大包大揽,而不过问经济效益。
3.2不能回避的风险
要及早采取措施将风险转嫁,也就是总包单位将一些工艺复杂、
不熟悉领域的或风险比较大的工程在投标阶段提出分包定向合作
意向,考虑一定的利润空间基础上报价,在工程中标后签订分包协
议,这部分风险转嫁给分包单位。
3.3 索赔的有效应用
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
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施工图变化、不利于自然条
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当然,在索
赔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性、资料完整性和技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