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护士职业防护PPT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护士职业防护PPT教学讲义PPT课件

15
强化和推进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3个基本内容: 1.隔离对象: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污染 的物品等都具有传染性。 2.防护:强调双向防护,防治疾病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疾病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接 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隔离),重点是洗手和洗手时机。
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和面罩 等,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减少感染机会。
二、护士职业的 防护措施
加强教 育培训 健全管 理制度 具体防 护措施
加强教育培训
1.对护士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和规范化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 的主要措施。在国际上被很多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 主要措施。据研究表明,定期进行职业防护教育,严格执 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可有效预防职业危险事件的发生。
2.职业安全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岗前培训和定期在职培训 与考核。
3.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
14
健全管理制度
1.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与具体 措施以及发生职业暴露的上报制度及补救措施。如2004年卫生部 颁布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 行),使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预防既暴露后的 处理有了依据。 2.使用必备的防护用具,制定预防对策,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的预 防标准。 3.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分类 收集、存放和处理,正确使用锐器盒,设置医疗危险品的警示标 识(黄色)。 4.医院应确保提供手套、口罩、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一次性 擦手纸等物品的供应。在洗手池旁张贴七步洗手法,制定医疗垃 圾处理流程、针刺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
21
Hale Waihona Puke 如何预 防锐器伤3.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1)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2)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 等锐器; 3)禁止用手掰弯或弄直针头;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5)禁止用手直接传递锐器; 6)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22
如何预 防锐器

4.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1)配备足够的锐器回收器; 2)封存好的锐器回收器要有清晰的标志; 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标准,锐器不应 与其他医疗费物混放;
—授课内容
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熟悉护士职业的防护措施。 掌握常见护理职业损伤及预防措施。 掌握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一、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一、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 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2 物理因素
4 心理、社会因素
6
1 生物因素
主要指微生物因素,包括八大类病原微
生物,其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等途径。
19
如何预 防锐器

1. 建立锐器伤防护制度 1)强化完善制度; 2)戴手套与洗手; 3)规范操作; 4)正确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20
如何预 防针刺

2.规范锐器使用时的防护
1)抽吸药液时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静脉用药时最好采用三通给药 3)使用安瓿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后垫棉球 或纱布掰开; 4)规范器械护士的基本操作;
3
化学因素
日常工作中,护士长期接触多种消毒剂 、抗肿瘤化疗药、麻醉废气及汞等,造 成身体不同程度损伤。
常用的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戊二 醛及含氯消毒剂等,它可刺激皮肤、眼 睛、呼吸道引起皮肤过敏、流泪、气喘 等症状。
常用化疗药:如环磷酰胺、氮芥、阿霉 素、丝裂霉素长期接触化疗药,防护不 当可通过皮肤接触、吸入等途径带来潜 在危害
护士职业防护PPT
——前言
职业防护安全是近年来医务人员越来越关注 的话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病 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危险很大,在 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职业感染机会。
只有增强职业安全防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 才能减少职业伤害。
—授课目的
通过此次学习让大家了解职业伤害的因 素,具备职业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的基本 知识和能力,减少职业伤害,保护自身 安全。
16
1.如何预防锐器伤 2.锐器伤后的处理 3.生物性损伤的原因和预防 4.化疗药物损伤和预防 5.负重伤的原因和预防 6.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
具体防 护措施
17
如何预 防锐器 伤伤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 操作环境,规范的操 作能有效减少护士锐 器刺伤的次数;小心
弃置。
18
引起锐 器伤的 原因
1.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技术不熟练和操作不规范 3.意外损伤; 4.患者因素; 5.身心疲劳; 6.教育培训不够,防护用品 不到位
1
医院——病人聚集的场所,也是各 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
3
病人呼出的空气、分泌物、排泄
物、血液等,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疾病。
2
4
艾滋病、乙肝、丙肝、肺结核是
医务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 种类。
2
物理性因素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常见的有受辐射、 触电、烫伤、碰伤、噪音等损害的危 险。 1.锐器伤:是最常见的有害因素之一, 感染的针刺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 最主要因素。 2.负重伤:用力不当或弯腰姿势不正 确,造成腰椎间盘突出,长期站立引 起下肢静脉曲张 3.放射性损伤:紫外线、激光 4.温度性损伤:烫伤、烧伤各种电器 的使用
麻醉废气:短时吸入可引起头痛、注意 力不集中烦躁等。
其他:体温计、血压计常用品露出的汞 处理不当,可对人体产生神经毒性和肾
4
心理、 社会因素
护士需要经常倒班,护理工作一直处 于紧张状态,而长期面对病患、意外 伤害及死亡等悲伤的情绪会影响他们 的精神生活;
加之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增高, 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酗酒、吸毒、 医闹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士的工作 紧张感和职业风险。
生物性损 伤原因及 与预防
原因:接触血液与体液的操作
1.处理工作台面、地面、墙面的血液、体 液时未进行消毒,而是直接擦洗;进行接 触血液体液操作时未戴手套 2.抢救患者时,护士的手特别是有破损的 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未采取防护措施。 或患者血液体液溅入护士眼睛口鼻中; 3.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时,徒手清理口腔 分泌物及血液、口对口人工呼吸
23
如何预 防锐器

5.加强健康管理; 6.与患者沟通配合; 7.调整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8.使用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
24
针刺伤后的处理
1
当被一般病人针刺伤后,应立即从近心 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
2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水下冲洗 受伤部位5分钟。
3
用0.5%碘伏、75%乙醇消毒伤口。
锐器伤后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