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
题 目: 《你好,我的朋友(中班)》 学 院: 通识教育学院 年 级: 2015级 专 业: 应用英语(幼儿教育) 学 号: 201532083002 学生姓名: Xx 专业指导教师: 技术指导教师:
2017年12月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第 1 页 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书 题目 《你好,我的朋友》 学生姓名 Xx 学号 201532083002 专业 应用英语(双语幼教) 班级 三班 学生承诺 我承诺在毕业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毕业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如果有违规行为和毕业设计抄袭率达到30%以上,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xx 2017年12月 15日 指导教师承诺 我承诺在毕业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核查,该生毕业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专业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授人以渔 能力为本 第 2 页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适龄幼儿的入园机会不断扩大,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逐步提高。面对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重任,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人际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人际交往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而礼貌用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人际交往能力开展活动,幼儿知识的获得来自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在交往中逐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参与中感受自己的主体性。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组织共同活动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朋友;交往能力;礼貌用语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第 3 页 目 录
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书 .................................................. 1 第一章 设计目的及意义 .................................................. 4 1.1设计目的 ........................................................ 4 1.2设计意义 ........................................................ 4 第二章 设计根据 ........................................................ 5 2.1根据实践经验 .................................................... 5 2.2根据理论知识 .................................................... 6 第三章 设计方案 ....................................................... 7 3.1活动题目 ........................................................ 7 3.2活动背景 ........................................................ 7 3.3活动目标 ........................................................ 7 3.4活动准备 ........................................................ 7 3.5活动的重难点 .................................................... 7 3.6活动过程 ........................................................ 7 第四章 设计过程 ...................................................... 11 4.1确定题目 ....................................................... 11 4.2活动的准备 ..................................................... 11 4.3活动的实施及评价 ............................................... 11 第五章 设计结果 ...................................................... 12 结 论 ................................................................. 14 致 谢 ................................................................. 15 参考文献 .............................................................. 16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授人以渔 能力为本 第 4 页
第一章 设计目的及意义 1.1设计目的 每个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构成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构成了其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社交能力,开展适合幼儿的社交活动。而我选用的是社会领域的活动——《你好,我的朋友》,通过我的朋友引发孩子对社交的兴趣,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与同伴和老师之间的交往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幼儿的人际关系。
1.2设计意义 礼貌用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对于幼儿而言也不例外。幼儿期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逐渐发展出的个性品质和行为风格,不仅直接影响其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感,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知识、能力与智慧的形成,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真正反映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幼儿阶段是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别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怎样礼貌用语。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对所在群体以及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第 5 页 第二章 设计根据 2.1根据实践经验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通过专门的社会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及幼儿自发游戏中的社会教育、其他领域教学活中渗透的社会教育、家园共育以及环境渗透等途径来实施的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途径: 2.1.1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从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和原则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组织实施,以完成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的专门教学形式。 2.1.2渗透的社会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随时随地捕捉社会教育因素,并随机进行渗透学习的一种机动教学形式。 a、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渗透学习。 日常生活环节蕴含了许多社会教育的有利因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因素对幼儿进长期教育,以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b、区角活动和角色游戏中渗透学习 区角活动有利于幼儿获得的有益社会经验: 在活动中有更多自由交往的机会; 有利于幼儿互助合作; 培养幼儿耐性倾听的行为习惯; 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获得的有益经验: 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中不同的社会角色身份和人际关系的认识; 学习与人有好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 学习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愿望和看法,并能以适当的语言和方式与别的小朋友进行交流; 学习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能逐渐主动地了解别人的情绪,能自我控制,并经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授人以渔 能力为本 第 6 页
常调整与小朋友的相互行为和关系。 c、各个领域活动中的渗透学习 幼儿园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教育契机,教师应注意将社会教育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之中。教师善于发掘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社会教育因素,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机地渗透社会教育内容与要求,使幼儿于无形中受到教育,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如:“动物”这一主题,常被人们视作科学课题,其实在“动物”这一主题中,能帮助幼儿认识动物与人的关系,引发他们对动物的感情,让幼儿学习照顾小动物,激发幼儿的爱心,并能让他们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等内容,都属于社会教育范畴。
2.2根据理论知识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教师按照国家的教育目标和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有意识的活动,不断地向幼儿施加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使他们逐渐成长为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健康个体的教育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一种做人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养成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品德教育。品德教育只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包含在社会性之中,又是在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