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心理学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教师和其他群体中体现出来了,但解决这些问题,还仅仅才开始。

一、关于心理健康
(一)健康新概念
1.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重新定义,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能够做到客观刺激与主观反映保持一个平衡的、恰当的状态,能够做到内外协调统一,并且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二)全球心理健康比例
最新的统计表明,全球完全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6%,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9.5%,有84.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心理治疗针对那些不正常的6%,而心理咨询关注的是那些84.5%的有小问题的正常人。

(三)心理问题(障碍)程度划分
心理问题也象我们平时感冒一样分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的可能通过自我调整一下(喝点姜汤出点汗)就好了;(自我调整、找朋友倾诉等—)中度的可能需要吃点药调理一下才能好;(业咨询人员咨询)
重度的就需要心理医师的治疗了。

专业人员少,素质差、参差不齐。

过强的商业取向,鱼龙混杂,提供服务质量无保障。

小品-心理诊室。

欧洲著名医学中心海德堡人口仅13万,精神卫生人员多达600余人。

美国心理学家队伍势力很强,多数综合大学设有心理学系,其中40%左右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

每100人中有1个心理医生。

除了与医学临床较直接的领域,心理学家散布全社会各种行业,成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什么是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一词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过去一般都称之为心理疾病、心理病态或病态心理。

都是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发生某种障碍所造成的。

这些心理障碍一旦出现,如不及时排除或疏解,就会酿成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

这种心理障碍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从人的思想、行为
中反映出来,并且影响着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与人际交往等等。

“心理障”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一种比喻。

有人把人的心理活动比作源头活水,日夜不停地在流动,从不间断。

事实上,人的心理活动也确实象流水一样不停地“流动”,只要人活着,这种“流动”是不会间断的。

甚至做梦也是一种心理“流动”状态(潜意识心理流),只有人体死亡,心理“流动”才告终止。

(“植物人”属于例外。

)人的心理“流动”如果遇到阻塞,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失调,或心理失去
平衡。

三、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一般心理障碍,是指比较典型的,不是偶尔的。

主要有:
1.狭隘。

(一般的狭隘只是性格弱点,但严重的狭隘则是一种心理病态)。

心胸狭窄,表现在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得失耗费大量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甚至耿耿于怀,不能自解。

不能承受任何刺激,稍不顺心就闷闷不乐,陷于苦恼之中。

遇事好猜疑,整天疑神疑鬼,并且无根据地牵强附会,好钻牛角尖。

2.抑郁。

表现为郁郁寡欢、沉默、孤独,这在一般情况下属性格弱点。

但严重时常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动作迟缓,思想呆板,对人冷
漠无情,常悲观失望,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几乎没有一点信心。

3.怯懦。

如果一般的胆小是不属于心理障碍,这里所指的是非常害怕在人前行动做事,特别在公开场合更是畏首畏尾,心情紧张,手足无措,唯恐别人笑话自己、伤害自己。

几乎完全没有自信,精神萎靡不振、软弱、犹豫,对前途有一种渺茫失望感。

4.虚狂。

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一触即发,性情暴躁,常常头脑发热,忘乎所以。

同时蛮横任性,目空一切,好冒险逞强,追求刺激,常与人争吵好斗,极好表现自己,行动不计后果,严重的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5.恐惧。

由于多次的失败或挫折,心灵上受到刺激较深,产生一种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