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校园无线网络项目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无线网络项目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无线网络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1章需求分析 (4)1.1. 总体要求 (4)1.2. 项目需求概述 (4)1.3. 技术需求分析 (4)第2章校园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 (7)2.1. 方案拓扑 (7)2.2. 整体方案描述 (7)第3章项目实施方案 (9)3.1. 概述 (9)3.1.1. 项目背景 (9)3.1.2. 项目目标 (9)3.2. 无线覆盖规划原则 (9)3.2.1. 频率规划 (9)3.2.2. 频率复用规划 (10)3.2.3. AP容量规划 (11)3.2.4. 覆盖效果理论计算 (12)3.2.5. 覆盖区域详细说明 (12)第4章设备到货验收方案 (14)4.1. 方案概述 (14)4.2. 验收设备范围 (15)4.3. 设备开箱准备 (15)4.3.1. 明确参加人员 (15)4.3.2. 开箱准备 (15)4.3.3. 注意事项 (16)4.4. 开箱验货 (16)4.4.1. 开箱方法 (16)4.4.2. 核对物料方法 (22)4.4.3. 货物加电验收 (23)4.4.4. 到货即损(DOA)问题处理方法 (23)4.4.5. 验货确认和货物移交 (28)4.4.6. 货物搬运和存放注意事项 (28)第1章需求分析1.1.总体要求无线网工程的总体原则如下:●侧重实际应用,覆盖学校的整体校园环境提供切实可用的、稳定的无线网络环境。

●采取先进通行的协议标准,即目前无线局域网普遍采用802.11系列标准,无线局域网提供802.11a、802.11b/g、802.11n、802.11ac标准的联网支持,提供可供实际应用的稳定网络通讯服务。

●实现室内无线网络的合理分布,考虑室内实现无线网络的不同情况和特点以及目前学生教室手提电脑用户数量日益增多的情况,应采取合理的布网方式满足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无线网系统必须实现与学校有线网现有认证系统对接,从而实现校园有线网与无线网的统一身份认证。

1.2.项目需求概述建设学校包括教学楼、办公楼等大楼的无线网络,采用802.11ac双频室内放装型和终结者型及室外型AP覆盖,保证无线网络覆盖的性能。

1.3.技术需求分析●为保证信号覆盖效果,室内无线AP输出点信号强度<20dbm,目标覆盖区域任意点信号强度>-73dbm;●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供电方式●为了满足大容量并且以备扩容和发展,室内无线AP要求必须支持两个射频模块,可以同时工作在2.4GHz和5.8GHz频段;●无线接入点(AP)必须至少支持IEEE802.11a、IEEE802.11b/g、IEEE802.11n、IEEE802.11ac五种无线传输协议,在保证高速无线接入的同时对老旧无线网卡的支持;●无线AP必须支持无线用户的隔离功能,以防止在公共区域无线用户间的信息泄露;●无线AP必须支持Multi SSID功能,AP自身具备为不同SSID无线用户接入有线网络或互联网络提供不同身份认证策略的功能;●无线AP自身应具备智能的、无需要辅助设备就可根据周围电磁波环境的变化,自动进行频道最优化设置,以达到最优化覆盖的目的;●无线AP之间可根据相互通告来获取对方连接的用户数量及流量,从而实现AP的负载均衡,并支持用户在不同AP间平滑漫游;●无线AP支持射频(RF)信号加密特性,支持802.11i安全标准,提供WPA2认证机制可同时提供TKIP以及AES加密方式,且AP具有自动识别客户端两种加密请求方式;●无线系统的用户认证页面需要能够支持个性化定制,并完成与校园网当前使用的认证系统对接,从而实现无线用户上网时的接入认证,以达到对校园网上网用户进行统一认证及管理的目的;●无线系统须支持WPA以及WPA2认证,支持WPA/WPA2安全规范,支持标准的802.1x认证流程,内嵌Radius Server,支持EAP-MD5,EAP-TLS,EAP-TTLS,PEAP 等多种认证协议;●系统须支持基于MAC地址的认证,以及用户账号与MAC地址的绑定认证;由于本次无线项目部署的AP数量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大容量控制器来简化管理。

第2章校园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2.1.方案拓扑本次设计拓扑图如下:2.2.整体方案描述基于网络的先进性考虑,本次学校无线网络设备项目采用目前主流的无线控制器+瘦AP的架构,在实现对校园进行无缝覆盖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对无线网络的灵活管理配置,提高网络维护效率。

由于本次项目所需室内型AP总数多,随着无线用户的增加,将来无线网络的对设备的压力势必非常大。

因此在本次无线校园网解决方案中采用2台S10508核心交换机+无线控制器插板做AC1+1冗余的形式,实现对于本期无线校园网中所有的AP的统一管理。

本次S10508核心交换机还配置了ACG网关控制模块能够对所有的无线流量进行审计和控制。

AP采用H3C WA4620i-ACN双频3流AP、WA4620E双频3流AP以及H3C WTU430Z 终结者AP,WA 4360i 、WA4620E都支持两个射频模块,可以同时工作在2.4GHz和5GHz,在设备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把网络的接入容量提高一倍,以满足WLAN用户快速增长的需求;WTU430Z终结者AP相比传统的瘦AP架构,增加了“终极者AP本体”这个角色,每个房间仍然有一个分体AP覆盖,分体AP通过网线连接到本体AP,本体AP为这些分体AP进行PoE 供电的同时,也能够进行管理和维护。

终结者AP具备上行接口,在部署过程当中可以发挥接入交换机的作用,与上行汇聚或者核心连接。

当分体AP失去关联或者故障的时候可以再本体AP上发现。

本次终结者AP部署方案提出采用86面板盒的安装模式可基于面板盒的形式安装,除了美观外,更使得能够灵活的快速安装。

同样终极者分体AP部署在房间内,独立工作。

相比传统的室分和放装方案,每个房间内的用户可独享单AP的提供的带宽。

H3C全系列的终结者方案都支持802.11ac千兆无线接入。

可以充分的满足客户对高带宽的需求。

分体AP采用PoE供电。

第3章项目实施方案3.1.概述3.1.1.项目背景学校无线网络设备项目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不仅体现在网络建设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方面。

无线校园网将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体制、统一路由策略、统一组织实施”的方针,进行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

3.1.2.项目目标本次网络建设目标是:在统筹考虑本项目业务需求和发展的基础上,兼顾远期发展目标,建设高效稳定的网络,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的平台,为各项业务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服务。

3.2.无线覆盖规划原则3.2.1.频率规划目前针对WLAN来讲,2.4G具有3具不重叠的信道,针对5.8G具有5个不重叠信道,但由于网络用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故网络覆盖时所需要的WLAN网络空间都要进行2.4G 与5.8G的频率覆盖,从网络规划的角度出发,主要考虑2.4G与5.8G二个频率的覆盖设计,针对2.4G的频率的信号衰减模型主要采用如下:PathLoss(dB) = 46 +10* n*Log D(m),而对于5.8G的信号衰减模型:PathLoss(dB) = 32.4+20*lg f[MHz]+ 20*lgd[KM] +a * d[KM],以上二信号衰减模型进行网络的设计,到具体网络实施时要进行工勘与优化,而对于信道主要采用1、6、11三个信道交错使用,具体的面覆盖逻辑示意图如下:图4-1 WLAN 2.4G信道规划示意图3.2.2.频率复用规划图4-2无线覆盖示意图针对频率复用的设计与实现主要侧重于重叠区域,考虑到802.11技术中目前业界主要采用DCF的仲裁,这样会导致从网络实施的角度出发,没有办法做到像GSM、3G网络的控制力度,从技术原理的角度出发,没有办法实现很好的频率复用,只能被动做些负载均衡的功能。

每个AP具有54Mbps、48Mbps、36Mbps、18Mbps等的覆盖范围,对于54Mbps的覆盖范围不重叠,对于54Mbps与18Mbps就可能进行重叠,可以根据网络侧的负载功能进行实现一定程度的频率复用功能,从网络规划的角度出发,WLAN基本上、下行无线链路复用的处理问题,因为目前都是DCF方式,而从只能结合业务目标实现网络覆盖效果,具体网络使用效果使用负载均衡功能进行实现。

负载均衡的功能实现具体原理如下:1.根据负载均衡的配置确定负载均衡的模式、SSID、其他参与负载均衡的AP的标识、用户数或流量的阀值等进行一定的初始化;2.确定本AP的2个射频模块连接的STA用户数量和流量;3.通过UDP协议以私有方式定时进行AP间通讯。

先进行握手,成功后才进行数据的交换,获取参与负载均衡的AP的负载信息。

4.当有STA要接入时,根据其工作频率,比较本AP上该射频下的负载和其他AP的指定SSID下的用户数或流量,以及负载均衡的SSID绑定接口的速率集,决定STA能否接入。

同时要注意到若用户数已达到AP某个SSID的最大用户数,则该AP的SSID不允许再接入STA;3.2.3.AP容量规划从业界实现的DCF方式来看,没有一个最大用户数的限制,但业界各个厂商进行实现时都基于一定理解的前提下进行默认限制,H3C目前每个AP单射频最大的用户默认限制为64个用户,从网络规划的角度出发,按每个AP支持40个用户进行网络规划,尤其针对高密集区域。

3.2.4.覆盖效果理论计算信号强度和传输距离的换算公式AP加卡的信号总强度公式:Gt-Gr+AP天线增益+终端天线增益=L信号总强度(dB)Gt(AP或终端功率,单位dB),Gr(终端或AP灵敏度,单位dB)距离产生的信号衰减公式:40+20lgd=L1(dB)d(距离,单位m)工程中最大传输距离以45m计算,所以L1=72dB工程中实际的障碍物的最大衰减是临窗墙的衰减3dB加上房间墙的衰减12dB等于15dB,各种物体的衰减参数如上表。

3.2.5.覆盖区域详细说明图4-3 简单同轴分布式天线系统原理图本示意模型是业界采用WLAN频率规划技术对校园覆盖的标准示意模型,首先说明采用WLAN技术可以按客户的需求结合WLAN现场勘探与频率规划可以实现最终用户的随时随地接入。

(图1以11g进行描述的,对于11g的模型一致)其次采用2.4G频段的IEEE802.11g 技术在国家无委规定的2.4~2.4835MHz频段共计有13个载频,互不干扰频段有3个如1、6、11#(由于802.11g技术采用直序扩频技术,1个中心频点的载频对前后临频、隔频都有一定的干扰),也就是采用互不干扰频段结合功率控制、覆盖方向以及蜂窝规划,可以实现用户需要的带宽以及覆盖,单点可提供的接入带宽有33Mbp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