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网关通讯协议

物联网网关通讯协议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

图中①(485接口)的接口协议如下

协议各字段解释如下:

起始位:取固定值0XDD;

地址位:温湿度传感器板的地址为0001,光照传感器板的地址为0002,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如温湿度传感器ADDR0=01 ADDR1=00

命令类型:取固定值0x01

数据长度:固定为09;

传感器类型:1温湿度传感器;2人体红外传感器;3火焰传感器;4可燃气体;5空气质量传感器;6光敏二极管;7声音传感模块;8红外传感模块;9心率传感器;10其他;传感数据:高位在前,低位在后;如空气质量=330,DATA0=01 , DATA1=4a;

校验位: 从START字节开始到CHK字节之前的累加和,该累加和与0Xff按位与运算(保留低8位),得到的接到的结果就是CHK的值了;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 1 物联网网关概述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体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的接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广域的、短距离的等,物联网网关设备是将多种接入手段整合起来,统一互联到接入网络的关键设备。它可满足局部区域短距离通信的接入需求,实现与公共网络的连接,同时完成转发、控制、信令交换和编解码等功能,而终端管理、安全认证等功能保证了物联网业务的质量和安全。物联网网关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实现感知延伸网络与接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数字医院、智能交通等各行各业。 物联网组网采用分层的通信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延伸系统、传输系统、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和各种应用,在不同的层次上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感知延伸系统包括感知和控制技术,由感知延伸层设备以及网关组成,支持包括、、等通信协议在内的多种感知延伸网络。感知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技术连接到核心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业务运营管理系统面向物联网范围内的耗能设施,包括了应用系统和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应用系统为最终用户提供计量统计、远程测控、智能联动以及其他的扩展类型业务。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实现用户管理、安全、认证、授权、计费等功能。 2 物联网网关功能 物联网网关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将成为连接感知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的纽带。物联网网关可以实现感知网络和基础网络以及不同类型的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物联网网关具备如下几个功能。 (1)广泛的接入能力 目前用于近程通信的技术标准很多,仅常见的技术就包括、、6、等。各类技术主要针对某一应用展开,缺乏兼容性和体系规划,如主要应用于楼宇自动化,适用于恶意环境。如何实现协议的兼容性、接口和体系规划,目前在国内外已经有多个组织在开展物联网网关的标准化工作,如3、传感器工作组,以实现各种通信技术标准的互联互通。 (2)协议转换能力 从不同的感知网络到接入网络的协议转换,将下层的标准格式的数据统一封装,保证不同的感知网络的协议能够变成统一的数据和信令;将上层下发的数据包解析成感知层协议可以识别的信令和控制指令。 (3)可管理能力 强大的管理能力,对于任何大型网络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对网关进行管理,如注册管理、权限管理、状态监管等。网关实现子网内节点的管理,如获取节点的标识、状态、属性、能量等以及远程唤醒、控制、诊断、升级和维护等。由于子网的技术标准不同,协议的复杂性不同,所以网关具有的管理能力不同。本文提出基于模块化物联网网关方式来管理不同的感知网络、不同的应用,保证能够使用统一的管理接口技术对末梢网络节点进行统一管理。 3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 物联网网关可以实现感知网络和基础网络以及不同类型的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本物联网网关设计面向感知网络的异构数据感知环

物联网中的通信协议类型

物联网中的通信协议类型 物联网中设备、网关、云以及服务之间的相互通信是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进行的。大多数的IP协议应用都使用了TCP或UDP进行传输。而在许多物联网应用中,有几种消息分发功能是常见的,希望这些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应用以可互操作的标准方式来实现。本文盘点整理下目前比较常用到的一些物联网中的“会话层”协议。认准中盈智能品牌。 MQTT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最初在1999年由IBM 推出,2013年OASIS对其进行了标准化,使其成为了一种开放标准。这是一个发布/订阅,非常简单和轻量级的消息协议,专为受限设备和低带宽、高延迟或不可靠的网络而设计。设计原则是尽量减少网络带宽和设备资源需求,同时也要确保可靠性和一定程度的传送保证。这些原则也使得协议成为连接设备中新兴的“机器对机器”(M2M)或“物联网”行业以及带宽和电池电量非常重要的移动应用的理想选择。 另外,还有针对物联网安全扩展的SMQTT(Secure MQTT)和针对传感网络的MQTT-SN(for sensor networks)。 AMQP AMQP (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高级消息队列协议) 是用于业务消息的开放互联网协议。AMQP由几层组成。最低层定义了用于在网络上的两个进程之间传输消息的高效的二进制对等协议。在此之上,消息传递层使用具体的标准编码来定义抽象消息格式。每个合规的AMQP进程必须能够以这种标准编码发送和接收消息。AMQP连接系统,为业务流程提供所需的信息,并可靠地传输实现其目标的指令。 CoAP CoAP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受限应用协议)是一个专门的网络传输协议,用于受限的节点和网络。节点通常具有少量ROM和RAM的单片机。该协议专为机器对机器(M2M)应用而设计,如智能能源和楼宇自动化。 XMPP XMPP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l,可扩展通讯和表示协议)是一种用于实时通信的开放式XML技术、支持即时消息、在线状态和协作等广泛的应用。 DDS DDS (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数据分发服务)是来自对象管理组(OMG)的以数据为中心

物联网智能网关适合哪些应用场景

物联网智能网关适合哪些应用场景 工业物联网网关在整个网络监控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占据了“半边天”,是因为只要搭建无线监控,就离不开它。它弥补了有线监控的弊端:布线受限、组网不灵活、成本太高等。那么有哪些场所比较适合使用物联网智能网关呢? 1、危险地区及监管人员不容易接近的场所 如: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疾病传染区、其他微生物危险区等。 这些地方比较危险,监管人员无法接近,采用远程无线监控可以有效地保障监管人员的监控需求和人身健康及安全。 2、有线网络无法到达或布线成本较高的场所 如:高速公路、环境监测、森林防火、路灯、石油开采、石油输油管线、电力高压线线路、防洪抢险等。 这些场所,有线网络无法到达或者布线成本过高,而无线监控的布点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施工和后期维护成本相对有线监控方式要低很多。 3、监控地点零散分布的场所 如:智能变电站、水库河流监控、无人值守机房监控等。 这些地方的监控点比较分散,且较为偏僻,有线监控不好部署。而无线网桥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能够实现对多点的集中监控,有效地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4、临时搭建及可移动的场所 如:临时建筑工地、临时活动场所、会展中心、公安侦查临时布防、部队野战训练等。 这些地方相对不固定,需要随搭随拆,有线网络的成本太高,且非常麻烦,而采用无线网桥来传输视频监控数据大大地减少施工周期,避免成本浪费。 5、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的监控场所 如:电梯、码头、分布散落的乡镇等。 这些地方偏远,且有线布线非常不便,使用无线监控,有效节省了施工以及后期维护成本,后期改造和升级十分简单。

总而言之,在随时可移动、不方便布线、布线困难、监控点分散、有线维护成本较高、场所不固定的情况下、无线监控方案成为首选,自然需要用到智能网关。有人生产的物联网无线网关,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帮助用户快速接入高速互联网,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方案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方案.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方案 物联网网关概述 1 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扫描器感应器、GPS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激光

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体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 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物联网网关设备是将多种 Z-Wave 等,物联网的接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广域的 PSTN、短距离的实现接入手段整合起来,统一互联到接入网络的关键设备。它可满足局部区域短距离通信的接入需求,与公共网络的连接,同时完成转发、控制、信令交换和编解码等功能,而终端管理、安全认证等功能保证可以实现感了物联网业务的质量和安全。物联网网关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知延伸网络与接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数字医院、智能交通等各行各业。传输系统、物联网组网采用分层的通信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延伸系统、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和各种应用, 在不同的层次上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如图1 所示。感知延伸系统包括感知和控制技术,由感知延伸层设备以及网关组成,支持包括Lonworks、UPnP、ZigBee 等通信协议在内的多种感知延伸网络。感知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技术连接到核心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业务运营管理系统面向物联网范围内的耗能设施,包括了应用系统和业务管理支撑系

基于Arduino和ZigBee的物联网智能网关设计与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biz.doczj.com/doc/a018096402.html, 基于Arduino和ZigBee的物联网智能网关设计与实现 作者:方中纯李海荣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02期 摘要:给出了一种能够在ZigBee网络和传统网络进行透明协议高效转换的物联网智能网关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利用MQTT服务器作为数据进入传统网络的中转站,ZigBee网络的数据通过网关上的路由功能接收数据,然后通过串口把数据转发给NodeMCU,最后数据通过MQTT协议发送到数据中转站。经过智能蔬菜大棚的实际应用证明,本文设计的网关造价低廉,实用性好,效率高。关键词:物联网;网关;ZigBee;NodeMCU DOI:10.16640/http://biz.doczj.com/doc/a018096402.html,ki.37-1222/t.2018.02.087 0引言 物联网(Internet 0f things,简称IoT)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要实现物物相连,工程真正的意义上的物联网,就需要把各种网络互联在一起,那么网关功能的设备在物联网应用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联网涉及到多种网络的互联,因此设计一个能够互联所有网络的物联网网关是不现实的,更没有必要,这样不仅成本高而且研发周期长。因此,在实际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中,针对涉及到的网络,研究特定功能的物联网网关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也会缩短研发周期。而在当前的物联网中,由于ZigBee广泛应用,那么数据在ZigBee网络和传统以太网之间的相互转发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ZigBee网络和以太网之间的数据转发,同时为了方便用户二次开发,也提供数据获取和控制数据传送WebAPI。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基于MQTT的数据收发、ZigBee网络的实现、基于MongoDB的数据持久化服务的开发以及提供二次开发的WebAPI接口。 1相关技术和理论 (1)MQTr(Message Queuing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是IBM开发的一个即时通讯协议。该协议支持所有平台,几乎可以把所有联网物品和外部连接起来,被用来当做传感器和制动器的通信协议。(2)NodeMCU是一个开源的物联网平台,它自身就可以作 为物联网终端节点使用,可以应用于某些物联网中。像Arduino一样,它是简单的开源可编程固件。本文通过MQTT协议,实现网关与数据中转站相互传输数据。(3)CC2530是用于 2.4-GHz IEEE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4)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

物联网业务服务协议协议1.0

****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分公司物联网业务服务协议 年月

法定代表人: 地址: 乙方: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分公司 负责人: 地址: 鉴于: 1.甲方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成立的【】,主要从事【】。 2.乙方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主要从事通信服务业务。 3. 务。 为此,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定义 1、在本协议中,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词语和简称的含义见附件2。 2、本协议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其他相关词语,按照中国法律法规、政府部门的规定、或有权部门的政策性规定解释,没有以上文件明确解释的,参考行业惯例解释。 第二条合同内容 乙方提供的物联网业务服务包括平台服务与通信服务。 1、平台服务:是指提供物联网平台的访问权限、标准文档、在线和电话支持,以及创建和管理账户的访问权限等,帮助甲方进行物联网连接管理。

2、通信服务: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网络与设施覆盖范围内的电信服务,包括数据、短信、语音。(具体业务详见附件3《账户配置单》) 第三条甲方权利义务 1、甲方有权享受本协议约定的通信服务并在乙方提供的通信服务项目中选择和变更自己所需要的服务,有权对乙方的通信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申诉。甲方作为乙方的大客户,有权享受乙方提供的相应的大客户服务。 2、甲方不得利用乙方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犯罪、妨碍社会治安的活动。并且,甲方不得以任何名义及方式将其使用的乙方业务以任何名义及方式(包括赠与、转租、转借、转售等)提供给第三方。 3、甲方自行负责其运行设备和应用程序的维护和管理,并遵守乙方安全、注册、访问和使用规则,对于任何非因乙方平台服务问题引起的故障,甲方应自行负责处理和解决。 4、甲方应尽力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或使用服务。如发现任何未经授权使用甲方账户登录平台或其他可能导致甲方账户遭窃、遗失的情况,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 5、如乙方有合理理由怀疑甲方存在异常的设备使用,乙方有权停止对甲方的服务。异常的设备使用是指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频繁重试、重新连接或重新启动。这种行为会致使乙方的电信系统超载,乙方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预防措施防止异常的设备使用。 6、甲方应履行工信部、公安部及工商总局关于实名制登记义务,配合乙方对物联网SIM卡实际使用人的身份证件进行验证并登记身份信息,做到物联网SIM卡与实际使用人一一对应;甲方办理涉及行业应用的物联网SIM卡业务时,应配合乙方登记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信息。甲方作为统一办理物联网SIM卡的责任单位,明确对应责任人:姓名:身份证件号码:。甲方确保其向乙方提供资料真实、准确、有效,并保证在发生变更后【】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7、甲方使用乙方提供服务对外发布的信息所产生的纠纷,完全由甲方负责解释并承担责任。如给乙方造成损失,由甲方负责赔偿。

物联网七大协议

七大技术之争 较受关注的是采用授权频谱的和,主要由3主导的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商投入;以及采用非授权频谱的、、、、( )等技术,其大部分投入为非电信领域。 ,,抓住两个关键词:低功耗和广域覆盖,简单的说,就是在特省电的情况下,实现长距离通信的无线技术。 这种技术的共同点就是,远距离通信能力可支持大规模物联网部署,低功耗可避免经常更换电池,降低维护成本。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智慧城市,城市路灯、智能电表、下水道水位探测、智能交通等等,远距离无线通信可避免铺设有线管道,低功耗可保证几年不用更换电池,省事省成本,这对于规模浩大的智慧城市建设简直是不二选择。 1 . ,市场碎片化? 颇有后来居上的势头。2016年3惊觉商机已来,火速在6月推出R13 标准。 尽管来得稍晚,却备受瞩目。3主导,几大电信设备商支持,全球300多家运营商的已完成全球90%覆盖的移动网络,无以伦比的生态系统让其他技术直呼狼来了。

?支持现网升级,可在最短时间内抢占市场。 ?运营商级的安全和质量保证。 ?标准不断演进和完善。在3 R14标准里,还将会增加定位、、增强型非锚定、移动性和服务连续性、新的功率等级、降低功耗与时延等等,让技术更具竞争优势。 因为采用授权频谱,可避免无线干扰,且具备运营商级的安全和质量保证,所以,与其他技术比起来,似乎更高逼格。 但是,这是有代价的,如果算上频谱拍卖价格,的部署成本其实是高于一些其他的技术的。根据一份研报,的部署成本高于(如下图)。

这就像寄快递一样,一些小快递公司价格便宜,但是不能保障速度,没准还把你的充气娃娃搞丢了,而就有点像快递中的顺丰。 所以,对一些对可靠性、包括时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不可替代。 自R13标准冻结后,正以惊人的速度占领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已经宣布计划商用。 ?中国电信计划于2017年6月商用第一张全覆盖的网络。 ?德国电信计划于2017年第二季度商用网络,采用800和900频段,首先应用于智能电表、智能停车和资产追踪管理等。 ?荷兰计划于2017年前完成国家级的网络建设。 ?在西班牙,首先在巴伦西亚和马德里部署了,并在3月底将城市扩展到巴萨罗拉、毕尔巴鄂、马拉加等地,已有1000个以上的基站支持。 … 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3的另一股力量——。2017伊始,也在迅速蔓延扩张。

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的功能及应用方案

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的功能及应用方案 无线通讯网关,亦称数据采集网关,数据采集、协议转换网关,工业采集网关,可采用GPRS,433,2.4G,,wifi及以太网等多种通讯方式,快速实现近距离、中远程数据采集传输,适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环保、医疗、运输等领域。目前,比较常用的工业智能网关主要包括XL91智能网关和XL90智能网关。 一、XL91智能网关,也叫无线网关,工业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通信网关,无线传感管理主机等,集通讯管理、数据接收、协议转换、数据处理转发等功能,支持手机WiFi现场调试的,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 XL91智能网关,可同时接收多个 无线传感器数据,支持1路以太 网口(Ethernet)、1路RS485 串口、无线传输等上行方式,可 选GPRS,433MHZ,2.4GHZ,WI-FI 等无线传输方式。

特点: 1、XL91 适用于构建小容量的传感网络; 2、读取、处理、转发传感节点的数据:通讯管理、协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转发; 3、提供用户要求的协议; 4、1路2.4GHz或490MHz,组成星型或MESH型的网络; 5、可提供用户要求的协议; 构建小型智能传感网络; 协调、管理传感网络节点通讯; 智能传感网络和外部网络枢纽和桥梁:通讯网络转换、通信协议转换;拓扑图如下↓ XL91 物联网智能网关应用领域: 1、油田、油井、气田监测; 2、蒸汽管道、供暖管道监测;

3、水泵房的监测; 4、冷藏、仓储环境监测; 5、农业、养殖环境监测。 XL91 物联网智能网关应用方案一:拓扑图如下↓ 1、构建小型智能传感网络; 2、传感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网络转换和协议转换设备。 3、通过433MHz、2.4GHz无线方式读取传感节点的数据; 4、通过GPRS方式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 5、可在现场加装触摸屏,用于现场监视; 6、能源管理系统(EMS):采集局部传感接点的数据上传。

工业物联网网关

工业物联网 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简单的说就是将机器、人连接。 工业物联网充分融合传感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分析处理等现代化技术,以低成本、低投资及高度适用性等优势,实现对工业生产流程的“泛在感知”,以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式获取传统工业生产线上难以获取的重要过程参数,优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典型的物联网系统架构共有3个层次。一是感知层,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网络层,通过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应用层,把感知层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实际应用。●工业物联网关键技术: 无线网关 无线网关广义上理解为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接口,具体是指集成有简单路由功能的无线AP,即无线网关通过不同设置可完成无线网桥和无线路由器的功能,也可以直接连接外部网络(如WAN),同时实现AP功能。 一种无线网关功能分析: (1)无线网络管理 由网关来启动一个新的无线网络,允许其他无线节点设备加入形成的网络:进行无线网络信息的维护,管理无线节点的网络加入及离开;与无线节点进行数据通信。 (2)协议转换 网关的功能主要体现在Zigbee无线通信协议与以太网通信协议的转换。将无线节点的信息转化为以太网通信数据传送给上层服务器设备;将服务器下达给无线节点的控制信息通过网关传送给指定节点。 (3)支持Web访问 网关支持在没有上层服务器的情况下使用浏览器对节点进行在线访问和监控,平台兼容性强,便于实时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做是互联网的升级与扩展,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与物品(Human to Thing,H2T),人与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简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中连接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技术即物联网网关。在物联网时代中,物联网网关将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物联网七大协议

NB-IoT/LTE-M/Sigfox/LoRa/RPMA/W eightless/HaLow七大LPWAN技术之争 较受关注的是采用授权频谱的NB-IoT和LTE-M,主要由3GPP 主导的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商投入;以及采用非授权频谱的LoRaWAN、Sigfox、Weightless、HaLow、RPMA(Random Phase Multiple Access)等技术,其大部分投入为非电信领域。 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抓住两个关键词:低功耗和广域覆盖,简单的说,就是在特省电的情况下,实现长距离通信的无线技术。 这种技术的共同点就是,远距离通信能力可支持大规模物联网部署,低功耗可避免经常更换电池,降低维护成本。 LPWAN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智慧城市,城市路灯、智能电表、下水道水位探测、智能交通等等,远距离无线通信可避免铺设有线管道,低功耗可保证几年不用更换电池,省事省成本,这对于规模浩大的智慧城市建设简直是不二选择。 1 NB-IoT vs. LTE-M,市场碎片化? NB-IoT颇有后来居上的势头。2016年3GPP惊觉LPWAN商机已来,火速在6月推出R13 NB-IoT标准。

尽管来得稍晚,却备受瞩目。3GPP主导,几大电信设备商支持,全球300多家运营商的已完成全球90%覆盖的移动网络,无以伦比的生态系统让其他LPWAN技术直呼狼来了。 ?支持现网升级,可在最短时间内抢占市场。 ?运营商级的安全和质量保证。 ?标准不断演进和完善。在3GPP R14标准里,NB-IoT还将会增加定位、Multicast、增强型非锚定PRB、移动性和服务连续性、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方案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方案 1 物联网网关概述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体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的接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广域的PSTN、短距离的Z-Wave 等,物联网网关设备是将多种接入手段整合起来,统一互联到接入网络的关键设备。它可满足局部区域短距离通信的接入需求,实现与公共网络的连接,同时完成转发、控制、信令交换和编解码等功能,而终端管理、安全认证等功能保证了物联网业务的质量和安全。物联网网关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实现感知延伸网络与接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数字医院、智能交通等各行各业。 物联网组网采用分层的通信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延伸系统、传输系统、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和各种应用,在不同的层次上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如图1 所示。感知延伸系统包括感知和控制技术,由感知延伸层设备以及网关组成,支持包括Lonworks、UPnP、ZigBee 等通信协议在内的多种感知延伸网络。感知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技术连接到核心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业务运营管理系统面向物联网范围内的耗能设施,包括了应用系统和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应用系统为最终用户提供计量统计、远程测控、智能联动以及其他的扩展类型业务。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实现用户管理、安全、认证、授权、计费等功能。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

多功能融合型通信网关项目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解决的问题 1.提供一种多功能融合产品,部署在企业客户端或物联网关位置,降低运营商 和用户投资; 2.提供一种网络管理和业务部署系统,协助运营商实现远程网络维护管理、业 务部署,降低运营商网络维护成本; 3.解决路由、交换、安全、无线、物联网网关、三网融合通信中音/视频通信等 技术有机集成,各种业务流识别、区分服务等问题。 项目实施内容 1.研发系列多功能融合型通信网关; a)包括结构、电源、主板、通信接口模块、物联网感知层信号收集模块、 音/视频信号处理模块等硬件研发; b)包括路由、交换、无线、安全等基础通信系统的功能软件开发; c)包括物联网网关协议、三网融合应用中音/视频控制和媒体处理等功能软 件研发。 2.研发配套的网络管理和业务部署系统; a)包括设备端的SNMP、TR069客户端协议/功能软件开发; b)包括服务器端网络管理系统和业务部署系统软件开发; 项目特点:多功能融合,通过一台设备可提供如下功能 1.互联网接入功能:通过2个WAN可以使企业接入互联网,并实现负载均衡。 2.3G网络接入功能:通过TD-SCDMA、CDMA2000、WCDMA 3G网络接入 互联网,利用无线技术,能实现快速部署。 3.VPN(虚拟专网)功能,帮助运营商给企业提供VPN业务: a)通过IPsecVPN协议以及DES、3DES、AES等加密模块实现VPN业务, b)通过MPLS L2/L3VPN功能实现VPN业务, 4.无线接入功能:通过IEEE802.11b/g无线接入点功能,实现运营商无线热点

覆盖。 5.物联网网关功能:多功能融合网关能提供统一数据格式转换与传输,轻松实现物联 网数据的收集/下发与传输。物联网网关支持感知层设备的多种通信协议和数据类型,通过将多种感知层信息进行统一格式的转换处理,并借助融合型网关丰富的网络通信功能,简化物联网数据收集和传输系统的设计,并提供良好的可维护性。 6.融合通信:多功能融合网关能面向企业用户提供语音、视频通信功能,方便企业客 户快速部署低成本的企业融合通信方案,并提供方便的维护能力。 7.安全防护功能:通过状态防火墙、入侵检测、用户连接控制等功能帮助运营 商给企业客户提供网络安全服务,也可以提高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提高融合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立项理由 1.通过多功能融合型通信网关,降低电信运营商投资 2008年5月17日中国电信新一轮的电信重组和改革,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大型综合电信业务运营商,同时拉开了中国电信市场全面竞争的局面。各家电信运营商为了提高ARPU值,纷纷推出了针对集团客户(例如政府、企业等)的综合电信服务,来争夺集团客户资源,例如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品牌;中国联通的“宽带商务”品牌;中国移动的“商务宝”品牌。 为了争夺集团客户资源,电信运营商需要首先自己提供接入设备把客户接入到自己的网络,后续才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单一用户的ARPU值,以往的解决方案(图1):普通路由器实现用户网络接入,网络安全设备实现IPSec VPN 以及FW等功能、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客户PC接入、无线AP实现无线终端设备接入,这样电信运营商需要给用户投资4台网络设备,不仅投资高,并且网络维护成本高、设备功耗高。 多功能融合型通信网关通过ALL-IN-ONE的解决方案,用一台网络设备替代原来的四台网络设备(图2),并且实现了原来四台设备的所有功能,不仅节约了电信运营商投资,并且通过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的远程维护和业务部署,降低电信运营商网络维护费用。原来电信运营商发展一个集团客户需要投资7500元以上,采用多功能融合型通信网关后,投资额为:每用户4000元,每用

物联网四大协议

物联网四大协议物联网协议

协议一:物联网协议XMPP XMPP是一种基于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XML的协议,它继承了在XML环境中灵活的发展性。因此,基于XMPP的应用具有超强的可扩展性。经过扩展以后的XMPP可以通过发送扩展的信息来处理用户的需求,以及在XMPP的顶端建立如内容发布系统和基于地址的服务等应用程序。而且,XMPP包含了针对服务器端的软件协议,使之能与另一个进行通话,这使得开发者更容易建立客户应用程序或给一个配好系统添加功能。 基本网络结构 XMPP中定义了三个角色,客户端,服务器,网关。通信能够在这三者的任意两个之间双向发生。服务器同时承担了客户端信息记录,连接管理和信息的路由功能。网关承担着与异构即时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异构系统可以包括SMS(短信),MSN,ICQ等。基本的网络形式是单客户端通过TCP/IP连接到单服务器,然后在之上传输XML。 工作原理 XMPP核心协议通信的基本模式就是先建立一个stream,然后协商一堆安全之类的东西,中间通信过程就是客户端发送XML Stanza,一个接一个的。服务器根据客户端发送的信息以及程序的逻辑,发送XML Stanza给客户端。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问一答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从一方发信给另外一方。通信的最后阶段是关闭流,关闭TCP/IP 连接。

功能 传输的是与即时通讯相关的指令。在以前这些命令要么用2进制的形式发送(比如QQ),要么用纯文本指令加空格加参数加换行符的方式发送(比如MSN)。而XMPP传输的即时通讯指令的逻辑与以往相仿,只是协议的形式变成了XML格式的纯文本。 优点 XMPP协议是自由、开放、公开的,并且易于了解。而且在客户端、服务器、组件、源码库等方面,都已经各自有多种实现。 缺点 网络通信过程中数据冗余率非常高,网络流量中70% 都消耗在 XMPP 协议层了。对于物联网来说,大量计算能力有限且工作在低带宽、不可靠网络的远程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省电、省流量是所有底层服务的一个关键技术指标,XMPP协议看起来已经落后了。

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的功能及应用方案

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的功能及应用方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的功能及应用方案 无线通讯网关,亦称数据采集网关,数据采集、协议转换网关,工业采集网关,可采用GPRS,433,,,wifi及以太网等多种通讯方式,快速实现近距离、中远程数据采集传输,适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环保、医疗、运输等领域。目前,比较常用的工业智能网关主要包括XL91智能网关和XL90智能网关。 一、XL91智能网关,也叫无线网关,工业物联网智能网关,,无线传感管理主机等,集通讯管理、数据接收、协议转换、数据处理转发等功能,支持手机现场调试的,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 XL91智能网关,可同时接收多个无线传感器数据,支持1路以太网口(Ethernet)、1路RS485串口、无线传输等上行方式,可选GPRS,433MHZ,,WI-FI等无线传输方式。 特点: 1、XL91适用于构建小容量的传感网络; 2、读取、处理、转发传感节点的数据:通讯管理、协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转发; 3、提供用户要求的协议; 4、1路或490MHz,组成星型或MESH型的网络; 5、可提供用户要求的协议; 构建小型智能传感网络; 协调、管理传感网络节点通讯;

智能传感网络和外部网络枢纽和桥梁:通讯网络转换、通信协议转换;拓扑图如下↓ XL91物联网智能网关应用领域: 1、油田、油井、气田监测; 2、蒸汽管道、供暖管道监测; 3、水泵房的监测; 4、冷藏、仓储环境监测; 5、农业、养殖环境监测。 XL91物联网智能网关应用方案一:拓扑图如下↓ 1、构建小型智能传感网络; 2、传感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网络转换和协议转换设备。 3、通过433MHz、无线方式读取传感节点的数据; 4、通过GPRS方式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 5、可在现场加装触摸屏,用于现场监视; 6、能源管理系统(EMS):采集局部传感接点的数据上传。 XL91物联网智能网关应用方案二:拓扑图如下↓ 1、构建小型智能传感网络; 2、传感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网络转换和协议转换设备。 3、通过433MHz、无线方式读取传感节点的数据; 4、通过Ethernet将数据上传至监控计算机; 5、DCS系统:采集压力、温度、气体等节点数据,通过Ethernet、RS485上传至DCS;

物联网通信协议解析大集合

本文将对常用的通信协议进行剖析,重点面向市场上使用率较高的,且又不是诸如TCP/IP之类老生常谈的。 2 近距离通信协议 2.1 RFID RFID的空中接口通信协议规范基本决定了RFID的工作类型,RFID读写器和相应类型RFID标签之间的通讯规则,包括:频率、调制、位编码及命令集。ISO/IEC制定五种频段的空中接口协议。(1)ISO/IEC18000-1《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1部分:参考结构和标准化的参数定义》。它规范空中接口通信协议中共同遵守的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参数表、知识产权基本规则等内容。这样每一个频段对应的标准不需要对相同内容进行重复规定。 (2)ISO/IEC18000-2《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2部分:135KHz以下的空中接口通信用参数》。它规定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信的物理接口,读写器应具有与Type A(FDX)和Type B(HDX)标签通信的能力;规定协议和指令再加上多标签通信的防碰撞方法。 (3)ISO/IEC18000-3《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3部分:参数空中接口通信在13.56MHz》。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关于防碰撞协议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而模式1又分为基本型与两种扩展型协议(无时隙无终止多应答器协议和时隙终止自适应轮询多应答器读取协议)。模式2采用时频复用FTDMA协议,共有8个信道,适用于标签数量较多的情形。 (4)ISO/IEC18000-4《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4部分:2.45 GHz空中接口通信用参数》。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该标准包括两种模式,模式1是无源标签工作方式是读写器先讲;模式2是有源标签,工作方式是标签先讲。(5)ISO/IEC18000-6《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6部分:860 MHz - 960 MHz 空中接口通信参数》。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它包含TypeA、TypeB和TypeC三种无源标签的接口协议,通信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m。其中TypeC 是由EPCglobal起草的,并于2006年7月获得批准,它在识别速度、读写速度、数据容量、防碰撞、信息安全、频段适应能力、抗干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2006年递交V4.0草案,它针对带辅助电源和传感器电子标签的特点进行扩展,包括标签数据存储方式和交互命令。带电池的主动式标签可以提供较大范围的读取能力和更强的通信可靠性,不过其尺寸较大,价格也更贵一些。(6)ISO/IEC18000-7《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7部分:433 MHz有源空中接口通信参数》。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有源标签识读范围大,适用于大型固定资产的跟踪。属于有源电子标签。 此外,还有3个常用的RFID协议: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 1 物联网网关概述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体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 个领域。 物联网的接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广域的PSTN、短距离的Z-Wave 等,物联网网关 设备是将多种接入手段整合起来,统一互联到接入网络的关键设备。它可满足局部区域短距离通信的接入需求,实现与公共网络的连接,同时完成转发、控制、信令交换和编解码等功能,而终端管理、安全认证等功能保证了物联网业务的质量和安全。物联网网关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实现感知延伸网络与接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 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数字医院、智能交通等各行各业。 物联网组网采用分层的通信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延伸系统、传输系统、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和各种应用,在不同的层次上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感知延伸系统包括感知和控制技术, 由感知延伸层设备以及网关组成,支持包括Lonworks、UPnP、ZigBee 等通信协议在内的 多种感知延伸网络。感知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技术连接到核心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业务运营管理系统面向物联网范围内的耗能设施,包括了应用系统和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应用系统为最终用户提供计量统计、远程测控、智能联动以及其他的扩展类型业务。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实现用户管理、安全、认证、授权、计费等功能。 2 物联网网关功能 物联网网关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将成为连接感知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的纽带。物联网网关可以实现感知网络和基础网络以及不同类型的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物联网网关具备如下几个功能。 (1)广泛的接入能力 目前用于近程通信的技术标准很多,仅常见的WSN技术就包括Lonworks、ZigBee、 6LowPAN、RUBEE 等。各类技术主要针对某一应用展开,缺乏兼容性和体系规划,如Lonworks 主要应用于楼宇自动化,RUBEE 适用于恶意环境。如何实现协议的兼容性、接口

物联网中通信协议的优缺点

物联网中的通信协议优缺点 物联网设备在不同层使用不同的通信和消息传递协议。在开发IoT设备时,设备要执行的类型,层和功能往往决定了最终的选择。MQTT,XMPP,DDS,AMQP和CoAP是IoT应用层中广泛使用的一些通信协议。今天,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云里物里科技带大家了解这几个通信协议的优缺点。 MQTT MQTT是一种机器对机器(M2M)协议。它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传输协议,用于将设备数据传送到服务器。MQTT的主要目的是远程管理物联网设备。它主要用于需要通过互联网监控或管理庞大的小型设备网络,即停车传感器,水下线路,能源网络等。 MQTT工作原理 优点 适用于受限网络的轻量级 灵活选择具有给定功能的服务质量 由OASIS技术委员会标准化 实施简单快捷 缺点 由于基于TCP的连接,功耗很高 缺乏加密 常见应用场景:

在大型地下停车场安装了许多停车传感器,以识别空的或空置的停车位的数量和位置。 XMPP XMPP使用XML格式进行消息传递。该协议的主要特征是其寻址机制。它使用称为Jabber ID(JID)的地址识别物联网网络中的设备/节点。JID遵循标准--name@http://biz.doczj.com/doc/a018096402.html,。无论节点在网络中的距离如何,这种寻址机制都可以使两个节点交换信息。 XMPP消息通常通过底层TCP连接传输。它使用轮询机制来标识消息的目标。XMPP使用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客户端通过发送开始标记来启动XML流。然后,服务器使用XML流回复客户端。由于XMPP是一种开放协议,任何人都可以在其网络中拥有自己的XMPP 服务器,而无需连接到Internet。 XMPP工作原理 优点 寻址方案以识别网络上的设备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缺点 基于文本的消息传递,没有端到端的加密配置 没有服务质量规定 常见应用场景:

物联网业务服务协议协议

****公司 物联网业务服务协议

年月 法定代表人: 地址: 负责人: 地址: 鉴于: 1.甲方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成立的【】,主要从事【】。

2.乙方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主要从事通信服务业务。 3. 业务服务。 为此,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定义 1、在本协议中,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词语和简称的含义见附件2。 2、本协议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其他相关词语,按照中国法律法规、政府部门的规定、或有权部门的政策性规定解释,没有以上文件明确解释的,参考行业惯例解释。 第二条合同内容 乙方提供的物联网业务服务包括平台服务与通信服务。 1、平台服务:是指提供物联网平台的访问权限、标准文档、在线和电话支持,以及创建和管理账户的访问权限等,帮助甲方进行物联网连接管理。 2、通信服务: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网络与设施覆盖范围内的电信服务,包括数据、短信、语音。(具体业务详见附件3《账户配置单》) 第三条甲方权利义务

1、甲方有权享受本协议约定的通信服务并在乙方提供的通信服务项目中选择和变更自己所需要的服务,有权对乙方的通信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申诉。甲方作为乙方的大客户,有权享受乙方提供的相应的大客户服务。 2、甲方不得利用乙方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犯罪、妨碍社会治安的活动。并且,甲方不得以任何名义及方式将其使用的乙方业务以任何名义及方式(包括赠与、转租、转借、转售等)提供给第三方。 3、甲方自行负责其运行设备和应用程序的维护和管理,并遵守乙方安全、注册、访问和使用规则,对于任何非因乙方平台服务问题引起的故障,甲方应自行负责处理和解决。 4、甲方应尽力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或使用服务。如发现任何未经授权使用甲方账户登录平台或其他可能导致甲方账户遭窃、遗失的情况,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 5、如乙方有合理理由怀疑甲方存在异常的设备使用,乙方有权停止对甲方的服务。异常的设备使用是指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频繁重试、重新连接或重新启动。这种行为会致使乙方的电信系统超载,乙方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预防措施防止异常的设备使用。 6、甲方应履行工信部、公安部及工商总局关于实名制登记义务,配合乙方对物联网SIM卡实际使用人的身份证件进行验证并登记身份信息,做到物联网SIM卡与实际使用人一一对应;甲方办理涉及行业应用的物联网SIM卡业务时,应配合乙方登记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信息。甲方作 为统一办理物联网SIM 。甲方确保其向乙方提供资料真实、准确、有效,并保证在发生变更后【】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