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碾压砼施工
4.3.1施工程序
4.3.2施工方法
4.3.2.1仓位准备
( 1) 测量放线
根据图纸尺寸要求, 使用全站仪在现场测放出砼浇筑范围线和细部结构控制点, 用红色自喷漆标识。
( 2) 仓面处理
基岩面: 表面清洗干净, 无积水、无污染、无爆破松动、无风化岩石, 地质缺陷( 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 已处理。
基岩面清理主要使用高压水枪。
砼层面: 表面冲洗干净, 无乳皮、无积水、出露砂粒、小石, 无松动集料。
砼层面主要使用高压水枪冲毛清理。
4.3.2.2砼熟料拌制
砼熟料拌制使用HZS150型砼拌和楼拌制砼熟料。
4.3.2.3砼运输
砼碾压熟料运输主要使用8台10t~15t自卸汽车, 汽车从拌和机出口分两次接料, 先接一半, 向前稍移后, 再接剩余一半熟料。
每车装5~6m3左右砼熟料, 由拌和楼经下游临时道路和下基坑道路运输, 行驶过程中, 尽量减少急转弯和急刹车。
4.3.2.4入仓卸料
自卸汽车从施工道路直接进入仓面。
自卸汽车运输砼熟料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在主坝入仓前设置专用洗车平台, 使用高压水枪冲洗车轮。
自卸汽车进入仓面后, 先卸一半熟料, 先前稍微移动后, 卸下剩余熟料。
4.3.2.5摊铺
卸料采用退铺法, 摊铺采用斜层铺筑法, 从左右岸沿坝轴线摊铺。
按砼熟料生产能力、砼初凝时间和仓面的工程量, 分条带摊铺。
条带宽度为5~8 m, 并平行坝轴线。
大面积采用D315型平仓机平仓, 局部人工平仓, 平仓厚度为35cm左右。
4.3.2.6碾压
采用BW-200D型振动碾碾压, 行走速度控制在1-1.5km/h之内; 二级配: 碾压10遍, 其中先静碾2遍, 然后振碾8遍, 每一升程的最后一碾压层再静碾2遍, 三级配: 碾压8遍, 其中先静碾2遍, 然后振碾6遍, 每一升程的最后一碾压层再静碾2遍, 坝体3~5m范围内碾压方向应垂直于水流方向, 若为狭窄部位也可顺水流方向; 碾压作业采用搭接法, 条带间搭接20cm, 端头部位搭接100cm。
大型模板周边使用1.2~1.8T小型振动碾碾压, 先静碾2遍, 然后振碾16遍。
边角部位和廊道周围采用BW-75S 型手扶式振动碾碾压。
4.3.2.7检测
每个碾压条带作业结束后, 应及时按网格布点, 用核子密度仪检测砼的压实容重。
每铺筑100-200m2检测一个点。
若碾压砼出现弹簧区, 只要压实容重合格也为合格。
4.3.2.8 成缝
止水安装: 按设计安装铜止水和橡胶止水, 铜止水焊逢搭接长度3cm。
成缝: 横缝采用切缝机切制, 填塞聚乙烯闭孔塑料板。
4.3.2.9冲毛
使用高压水枪在砼初凝之后, 终凝之前进行, 主要清除砼表面的浮浆、污物和松动骨料, 增大砼表面的粗糙度, 以提高层面黏结能力。
4.3.2.10养护
在完成好的砼上铺盖麻袋片, 水泵抽水洒水使麻袋片湿润养护, 直至下一个循环结束。
4.3.3主要技术措施
4.3.3.1上下游模板
大坝碾压砼上下游面使用翻转模板, 分三层交替上升。
4.3.3.2预制砼廊道安装
预制砼廊道包括大坝灌浆廊道和交通廊道, 吊装时使用特制吊装工具, 保证砼构件不变形, 用全站仪校正位置。
渐变段廊道和集水泵房为现浇砼, 钢筋绑扎、焊接、里模板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施工。
斜坡段廊道安装, 采用型钢支撑, 预先把廊道按图纸位置用型钢支撑固定。
4.3.3.3施工期间排水
在下游设置一个集水坑, 使用潜水泵和离心泵排水到导流洞出口, 现场分散的少量集水用小型排污泵抽排到集水坑, 仓面少量集水, 人工用舀子舀入桶中, 提出仓面。
4.3.3.4变态砼施工
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在大坝底部设C20W8二级配的变态砼, 以提高砼结构的整体性。
变态砼是在碾压砼中掺加水泥净浆, 采取大功率强力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在碾压砼摊铺平仓完成后, 按确定的水泥浆掺加比例, 人工掺加, 大功率强力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并插入下层5cm左右。
振捣完成后, 再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在变态砼结合部进行补压, 以提高结合部整体结合质量。
4.3.3.5温控措施
( 1) 掺用高效缓凝减水剂: 经过掺用高效缓凝减水剂, 保证砼初凝时间达到6~8h。
( 2) 砼拌制: 砼拌制时, 夏季时采用地下水, 在砼骨料中入仓口处设冷风机。
冬季时采用温水。
( 3) 砼运输: 在运输汽车上设置遮阳布, 避免运输过程中太阳直射。
( 4) 仓面喷雾: 在仓面上安装喷雾机, 在施工期间不间断喷雾, 达到保湿、降温效果。
( 5) 摊铺: 采取薄层斜层法铺筑。
4.3.3.6层间结合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碾压砼水平层间结合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大坝建成后的正常运行, 层间结合的质量保证是本工程最关键的质量保证, 因此把层间结合作为本工程质量控制的中心任务。
( 1) 碾压砼配合比设计试配阶段: 砼配合比设计阶段决定层间结合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碾压砼VC值和初凝时间。
VC值是碾压砼的稠度, 是反映砼的可碾压密实性, 直接影响碾压表面浮浆程度和弹塑性, 以及层间上下”犬牙交错”的结合程度。
初凝时间是保证层间结合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碾压砼施工条件确定的情况下, 初凝时间越长, 施工间隔时间越
有保证, 不易造成施工冷缝, 层间结合质量保证性越强。
因此在砼配合比设计阶段, 应把这两项指标作为重点试验指标。
确保VC值控制在5~10S 范围。
初凝时间, 经过加掺缓凝减水剂, 应保证初凝时间在高温季节为6~8个小时。
( 2) 碾压砼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影响层间结合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层间施工间隔时间超过初凝时间, 不处理继续施工, 形成层间施工冷缝; 碾压砼升程间层面施工缝处理不严格, 形成层间结合性差。
因此施工阶段, 必须加强施工各个环节的保证性、连续性, 提高施工单位时间强度, 最大限度缩短施工层间作业时间, 在碾压砼初凝时间范围内完成各项施工作业内容, 而且碾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但在施工过程中, 因故造成层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 应严格按施工冷缝处理办法处理, 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碾压砼升程间施工缝处理, 应严格按要求冲毛, 清除表面浮浆和松动骨料, 清除一切可能影响层间的质量杂物、污染物, 并按要求在摊铺碾压砼前摊铺1.5~2.0cm厚水泥砂浆。
4.3.3.7横缝、排水孔施工
( 1) 横缝施工
根据设计大坝分缝情况, 按照设计要求, 在碾压砼施工过程中大坝横缝随坝体施工同步进行。
按设计横缝造缝施工, 坝体仓内的横缝采用切缝机切缝形成, 缝宽2cm, 缝内填塞2cm厚聚乙烯鼻孔塑料板。
( 2) 排水孔施工
根据本工程排水孔设计情况, 为避免施工中交叉干扰, 本工程采取一次钻孔法, 即碾压砼完成后, 采用液压钻, 一次钻孔到廊道顶部设计位置。
廊道内坝基排水孔在帷幕灌浆结束后7~15天进行, 排水孔采用SGZ-Ⅰ型回旋钻机钻孔。
4.3.3.8碾压砼夏季、雨季施工措施
( 1) 碾压砼夏季高温施工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