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城县红色生态旅游情况汇报

商城县红色生态旅游情况汇报

商城县红色生态旅游情况汇报商城县红色生态旅游情况汇报一、商城县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一)商城县红色旅游资源基本情况商城县位于河南东南,与安徽金寨、湖北麻城等市县相邻,巍巍大别山横贯全境,其中大别山河南境内最高峰就在我县。

商城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境内有国家级4A级景区黄柏山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金刚台,国家水利风景区鲇鱼山水库、国家3A级景区汤泉池,国家3A级景区观音山,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军洞群”。

商城红色革命史迹遍布全县19个乡镇、八十多处。

商城是块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作为豫南革命老区,这里曾是商、潢、固、光土地革命的指挥中心。

1929年5月成功地举行了震惊全国的“商城起义”,组建了河南省第一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同年12月红三十二师首克商城(司令部驻地就在今商城城关中学院内),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今城关张家花园,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创了河南省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在中国革命史中有着重要地位的鄂豫皖边区中的“豫”,即是指商城及周边区域。

商城是驰名中外的革命历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

1929年5月,商城人陈士鸿、王霁初在商城城关,根据商城民歌《小小鲤鱼压红鳃》(《八段锦》曲调),改编出著名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并从商城唱遍全中国。

商城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军地。

1931年1月中旬,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商城县长竹园南河湾会师,奉中央命令在此合编为红四军。

商城是红25军长征出发地。

1934年4月16日,红二十八军与红二十五军在商城豹子岩会师,会编为红二十五军。

11月6日,红二十五军从商城葛藤山出发,冲破层层封锁线,与程子华和鄂东北道委会合于光山花山寨。

红二十五军在商城吹响了北上抗日的号角。

商城是著名革命史迹“金刚台三年红旗不倒”所在地。

1935年至1937年,中共商(城)南县委领导的游击队、妇女排,配合高敬亭领导的红二十八军在商城金刚台地区开展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赢得了“金刚台红旗不倒”的赞誉。

商城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立足地。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为了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实施战略再展开,1947年12月13日,刘邓大军分为“前方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刘伯承司令员率“后指”挺进淮西,邓小平政委率“前指”坚守大别山。

12月27日,邓政委率“前指”由麻城进驻商城长竹园乡五里山,与国民党部队展开周旋,最终,重建了大别山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商城是鄂豫区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

1948年12月1日,商城最终解放后,段君毅、刘子厚、王树声率鄂豫区党、政、军首脑机关驻扎商城,继之,鄂豫公学(为党南下开辟新区培养干部)在城关开办,商城一度成为我军逐鹿中原的重要基地和鄂豫边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许多重大事件在商城发生,1925年至1948年,仅有36万人口的商城有10余万英雄儿女投身革命,其中8万多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商城的党组织和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二)商城县重点红色革命遗址1、赤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位于商城县城关镇程巷张家花园,既是鄂豫皖苏区重要的革命旧址,又是典型的淮南明清园林庭院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86年公布为省保单位。

2、抗日忠烈祠。

位于商城县城郊半个店村,是集葬陆军第八十四军从1937年至1943年历次抗日战场殉国万余名将士忠骸的纪念性建筑。

2000年公布为省保单位。

3、峡口抗战忠烈墓。

位于商城县李集乡峡口村,是1938年抗日战争中殉国烈士1976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

规划将其建设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商城人文景观。

4、鄂豫区党政军机关旧址。

鄂豫区党政军机关旧址位于县城南关今城关第三小学。

1947年秋,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的军事斗争不断胜利。

为重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组织,鄂豫区党委、行署、军区于当年11月中旬成立,辖鄂豫皖边区20余县,段君毅任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刘子厚任行署主任、王树声任军区司令员。

同时出版《鄂豫日报》,创办鄂豫公学,为解放区和新区培养了近千名干部。

鄂豫区党政军首脑机关和公学驻设于此。

商城一度成为我军逐鹿中原的重要基地和鄂豫皖边区的首府。

现存5间当年首长办公室,为硬山宽廊式砖瓦建筑。

2006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金刚台红军洞群。

位于商城县城东南部20公里的大别山主峰国家级地质公园金刚台境内。

著名的革命胜地遗址“红军洞”就位于金刚台主峰西南山腰海拔1145米处。

红军洞深16米、宽12米、高5米,能容纳数百人。

洞口草木藤蔓掩蔽,洞前仅一径可攀。

该洞曾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皖西道委、中共商(城)南县委、金刚台妇女排和游击队的驻地。

其背后的“女人洞”曾是当年的红军医院,不远处的水帘洞、观音洞等也都是红军许多政治、军事活动的发生地,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

朝阳洞、女人洞、水帘洞、观音洞是红军洞群的核心组成部分。

1935年至1937年,中共皖西道委书记刘明榜(著名红军将领“刘拐子”)、中共商(城)南县委领导金刚台妇女排和游击队,配合红二十八军,以“红军洞”为据点,面对百倍于己的敌人和饥寒病痛,前仆后继,坚持了长达三年艰苦卓绝、宁死不屈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的火种,赢得了在中国革命史上被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称之为“金刚台三年红旗不倒”的崇高赞誉,它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事迹。

著名革命文艺作品《风雪大别山》就是其真实写照。

6、刘邓大军前方指挥所旧址。

刘邓大军前方指挥所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五里山村。

1947年12月13日,刘邓大军将野战军总部和直属部队分为前后两个指挥所,邓小平政委、李先念副司令员率精干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区,指挥第二、三、六纵队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反围剿斗争。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前指”辗转于商城南部山区,邓小平政委先后以刘邓名义向中央军委作出《关于和华野、陈谢兵团协同粉碎敌人围攻的作战意见的报告》,签发了《关于粉碎敌人对大别山“清剿”的指示》和以中原局、中原军区联合颁发的《部队在新区筹粮办法要点》等一系列决策与指示。

此间,“前指”曾于1947年12月27日和1948年1月5日,两度进驻五里山。

2006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军纪念地。

位于长竹园街市南侧大河湾,灌河至此形成一大湾滩,长约2000多米,最宽处约1000米,两岸重山林莽,进可攻、退可守,历为藏兵蓄锐之所。

1931年1月3日,许继慎、徐向前率红一军由皖西移师豫南,在四顾墩重创吉鸿昌部三十师一个旅,粉碎了国民党对鄂豫皖边区的第一次“围剿”,红一军随即转移商城南乡。

1月中旬,在长竹园与原战斗在蕲春、黄梅、广济地区的红十五军会师,遵照中共中央决定,红一军和红十五军于15日在长竹园大河湾正式合编为红四军,全军12500人。

红四军是红四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巩固和发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97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上将(曾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回商城考察,亲题“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军纪念地”碑文,以缅怀先烈,昭示后人。

该遗址现保存有邓小平政委当年办公的桌椅、休息的床和存放文件的资料柜及其他一些生活用品,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二、商城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全县旅游工作本着“着眼长远,立足现实,从基础做起,先干起来,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旅游工作有了较快推进。

我县旅游业平均每年以30%以上速度快速增长。

近年来,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开发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全县已创建有国家4A级景区1家,国家3A级景区3家,红色旅游景点22个,农家宾馆200余家,国内旅行社3家,三星级宾馆1家,大型旅游购物场所1家,旅游从业人员近5000人,国家IC卡注册导游员35人,景区讲解员170人。

吃、住、行、游、购、娱基本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一)开展资源普查,摸清家底。

通过组织历史、地理、文化、文物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队伍,对全县各乡镇开展了旅游资源普查工作。

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河南省旅游资源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全县范围内的旅游资源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共完成全县旅游资源单体调查8主类、22亚类、64个基本类型,共计105个旅游资源单体调查工作,其中,红色旅游单体25个,重点红色旅游资源单体10个。

并形成《商城县SCX调查区实际资料表》、《商城县旅游资源单体名录》、《商城县旅游资源分布图》、《商城县主要旅游景观及线路图》和《商城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等多项成果资料,对我县红色旅游资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编制规划,勾画蓝图。

坚持规划先行,积极做好我县的旅游发展规划,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全县旅游业发展,是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此,我们累计投入五百多万元,开展并完成了《商城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实现了商城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规划。

为加快景区建设,合理规划景区项目,金刚台景区开展了《金刚台区域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金刚台红军洞群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完成了《商城县金刚台西河生态景区大门景点和服务设施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通过了《商城县金刚台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评审;完成了《汤泉池旅游区规划》,其包括汤泉池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控制性详规和核心区域修建性详规等;完成了《黄柏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对黄柏山景区的法眼寺、天池、大门入口、滴水人家、二窑驿站、古经茶阁等区域进行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此外,随着“美丽乡村、幸福商城”建设的快速推进,全县红色旅游乡村规划也逐步完善,各级旅游规划的编制实施为我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为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的高水平规划为商城旅游业的发展勾画出一幅美好的蓝图,指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下一步就是要抓好规划内容的落实。

(三)积极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

为开发和利用好商城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我县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挖掘工作,以便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革命教育功能。

截止目前已出版了以《历史在这里闪光》、《商城红色旅游》、《踏歌商城》为代表的著作10本,商城革命故事集1套,编排出专门讴歌商城革命志士及革命史迹的大型歌舞剧《商城风情》,在《大河报》、《信阳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以《王霁初和他的革命民歌》、《金刚台红旗不倒》为代表的专门介绍我县红色旅游资源的文章25篇。

县政协还专门成立了以宣传推介我县红色旅游资源为主要任务的革命史料征编委员会,计划三年出三本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