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与地下空间利用愿景
二、全球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大趋势
综合化 网络化 深层化 集约化 法制化 科学化
•主要体现在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多项设施规划建设的统一性、同步性、共用性,及空间组合与利用的合 理性等方面。日本的地下街、法国的巴黎德芳斯新城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主要体现在以地下公共步行系统和地下道路系统将多个地下空间设施连通,并与地铁车站或大型地下综 合体连接,形成更大完整的地下空间网络系统,从而逐步形成类似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的模式或者日 本地下街连通的模式,已被世界公认是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的理想化网络发展模式。
一、中国城市规划创新发展新背景
(一)全面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
1、“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使命:
(1)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维护国土空间开发市场秩序; (2)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国土空间规划要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公共利 益,必须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重大历史使命。 (3)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国土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 全域国土均衡发展,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要使命。 (4)推进空间治理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整体利益。推进“多规合 一”,加快规划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维护空间开发利用的社会整体利益 。
一、中国城市规划创新发展新背景
(一)全面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
2、 “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功能:
(1)战略引领,统筹陆海、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 发格局;
(2)开发布局,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合理的城镇、农 业和生态空间;
(3)底线管控,划定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乡开发边界 并严格管理;
(4)资源利用,统筹配置各类自然资源,控制开发强度; (5)公益保障,合理配置基础和公益设施空间; (6)国土整治,科学安排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一、中国城市规划创新发展新背景
3、五大城市群撑起未来中国
真正从人口、经济 等各方面比较,能撑起
中国未来城市群框架的 只有这五个:
1.长三角城市群、 (上海临港自贸区) 2.珠三角城市群、 (深圳示范区) 3.京津冀城市群、 4.成渝城市群、 5.长江中游城市群
“创新规划设计、提升城市活力 ”
交流要点 一、中国城市规划创新发展新背景 二、全球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大趋势 三、未来城市与地下空间利用愿景
•主要体现在“地下空间功能设施的集约化和空间资源配置的集约化”,从规划阶段开始尽可能将一些功 能性设施进行有机组合,并在竖向空间范围进行优化整合,在开发建设模式上统一规划设计和同步实施。
•主要体现采用“问题导向性策略”,针对现时和近未来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有计划地研究创建包含政 策、法律法规等涉及政治体制、管理机制,以及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多个层次的法制化体系及相 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一、中国城市规划创新发展新背景
(一)全面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
2019.05.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 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 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 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一、中国城市规划创新发展新背景
(二)正在进入“城市群规划建设”新时期
1、“城市群”的概念正在全国迅速普及 2018.08.09一部叫《辉煌中国》的纪录片火了。在其第
三集《协调发展》中,特意提到了这样一个变化:中国的传 统省域经济,正在向中心城市群转变。
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时提出: “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安全经济、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离不开科技进步。尤其是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工程 建设、运营维护与防灾技术,智能化、网络化、远程化、监控技术,地层修复与环境治理技术,废弃物 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等,能为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门立足目前、聚焦长远的规划。未来的空间发展可 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不能沿用传统的简单线性法则和趋势外推等方 法来谋划10多年、乃至数十年以后的国土空间;从简单线性思维走向复杂 非线性思维,是处理好确定和不确定性的最有效的办法。对于未来,规划 不是给出精准的判断,而是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乡发 展规律,多讲科学精神,给不确定的未来做好空间准备。
“城市群”的概念正在中国迅速普及,并作为区 域经济的代名词被广泛接受。
一、中国城市规划创新发展新背景
(二)正在进入“城市群规划建设”新时期 2、“城市群”的基本格局
“十三五”规划中对城市群的格局, 基本定了调,进入国家视野的城市 群共19个:
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 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哈长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 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 呼包鄂榆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 关中平原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 兰西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
• 主要体现在以城市公共用地(道路/广场等)的地下空间资源在地表以下50m范围内已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而大量私有土地 的地下空间资源尚未开发,具有巨大可开发利用潜力。通过法例途径限定私有土地空间使用权限,将离地表40~60m以下的城 市深层空间资源无偿提供给国家或公益事业团体,为规划建设公共公益事业设施所使用。这种深层化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新 模式已经在日本、瑞典、瑞士、芬兰等国家市活力 ”
未来城市与地下空间利用愿景
Vision of future city and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未来城市论坛-
“创新规划设计、提升城市活力 ”
交流要点 一、中国城市规划创新发展新背景 二、全球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新趋势 三、未来城市与地下空间利用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