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Rn对氡析出率测量的影响摘要:采用局部静态法测量介质表面的氡析出率时,受表面同时析出220Rn的影响,测量值可能偏高。
由于220Rn子体216Po 的半衰期T =0.15 s,在设计氡析出率测量装置时,合理选择采样器高度可有效减小甚至克服220Rn对氡析出率的测量影响。
用采样截面为φ188 mm、高125 mm、内加静电场(由直流电源或驻极体产生)的采样器,采样周期分别为1、2 和3 h,被测介质表面220Rn析出率比氡的高2个数量级条件下,研究了氡析出率受220Rn干扰的程度。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CR-39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的驻极体多功能快速测氡仪和电源式多功能快速测氡仪测量氡析出率时,测量结果受220Rn的干扰可能偏大35.5 %,而采用金硅面垒作探测器的PCMR-1 连续测氡仪测量,氡析出率受220Rn的干扰可忽略不计。
关键词:220Rn;氡;析出率;灵敏测量ABS塑料,内部镀铬,反扩散CH375在氡析出率仪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论述了USB接口芯片在氡析出率仪中的应用。
介绍了CH375的特点,给出了CH375与单片机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的设计思路,最终实现了氡析出率仪从U盘读写数据的功能。
REM-II型氡析出率仪的研制摘要: 介绍了一种可携式介质表面氡析出率仪,该仪器用静电收集探测室对氡衰变的218Po所释放的α粒子脉冲计数进行测量。
用φ50mm金硅面垒探测器,计数容量999 999,测量范围10-5~ 102Bq/(m2·s)。
仪器有两种工作方式以适应高低不同析出率范围的选择测量,可改变参数设置,计数自动显示,数据存储与结果打印等功能。
掺工业废渣新型墙体材料氡析出率的测量摘要:目的测量掺工业废渣新型墙体材料氡析出率。
方法利用活性炭累积吸附、能谱分析测定的方法对墙体材料进行氡析出率测量。
结果氡析出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9.70 ±2. 54、粉煤灰砖为5. 83 ±1. 85、煤矸石砖为4. 70 ±2. 45、粘土砖为2. 63 ±0. 56。
结论砌块和粉煤灰砖的氡析出率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粘土砖,砌块与粘土砖的氡析出率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1,粉煤灰砖与粘土砖的氡析出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煤矸石砖与粘土砖的氡析出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
煤矸石砖属于比较理想的低氡析出新型墙材。
地下工程典型实例氡浓度与防护对策的分析摘要:以某地下工程进行了从施工阶段到使用阶段建设全过程的氡浓度监测为典型实例,对氡浓度测量与氡析出率测量、通风空间测量与封闭空间测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地下工程的防氡对策。
关键词:地下工程;氡浓度;氡析出率;氡防护地下工程中的氡异常及其治理对策摘要:采用热释光(TL)累积α环境氡监测器先后两批在N市有代表性的地下人防工程布点2个~ 4个月,测量室内氡浓度,其结果与瞬时测氡仪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氡异常区域。
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地下工程中氡污染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说明地下工程中的氡异常主要不是来自建材,也不是来自于地基底层地质构造中的岩石放射性含量,而是来自地下新构造断裂带。
还探讨了成因机制,提出了综合的治理对策:即大区域的环境评价,了解环境氡的总体危害,划出潜在氡的高本底区域;小区域的氡污染的治理,圈定潜在氡危害地段, 避开隐伏的或揭露的新构造断裂带,规划出“安全岛”地带。
还对200~600Bq/m3的已建房屋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治理措施和补救方法。
关键词:地下工程;热释光;氡;治理对策对于那些已经建在断裂破碎带上异常的房屋,可以在底板下采用抽氡装置和开挖氡井。
抽气装置可降低底板下气压,把一两根管子穿到底板以下,另一端伸至户外,将氡气抽出,可以使氡水平降低80%;在地层透气好地区,也可开挖氡井,氡井距房屋10~60m 深4m,氡井作用半径约为60m,可使氡气减少92%。
对地下建筑物被覆盖层的裂隙要及时进行防氡堵漏性地密闭。
对氡异常地下建筑物地板可用高质量防蒸气防水封胶或聚乙烯膜喷涂防水阻隔氡。
聚乙烯膜可使氡气减少50%。
应注意沥青能防潮,但阻氡效率极低。
对于氡浓度异常地下工程,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高压静电过滤静化器,静电织物净化,电离式负离子发生器等净化技术,试验证明,高压静电及织物过滤,不但对地下工程环境中尘埃有净化作用,同时对氡子体也有明显净化效果。
地下建筑通风降氡效率研究摘要:用Model 1027 型连续测氡仪对中国呼和浩特市某地下建筑作通风降氡效率研究。
该地下室有4 种通风方式:进风(只开进风机,简称B)、排风(只开排风机,简称P)、进排同时(同时开启进风机和排风机,简称BSP)、进排轮流(轮流开启进风机和排风机,简称BRP)。
比较4 种通风方式的降氡效率,得出进排同时降氡效果最好。
用此方式分别每天通风1、2、3 h,观察24 h 氡浓度变化,得出每天早晨通风 2 h,足以满足氡浓度8 h 维持在国家限定标准以下。
关键词:氡;地下建筑;通风地下通风注意进风和排风;同时还要主要风机的工作时间,金牌同时是最佳的通风,但是还是没办法完全降低氡影响,除非理想情况。
地下建筑中氡的危害及防氡措施研究摘要:阐述了地下建筑中氡的危害,介绍了我国地下建筑中氡的检测与评价标准,提出了消除氡源、隔离氡气渗入途径、通风排氡等防氡措施,从而使地下建筑中氡污染控制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地下建筑;氡污染;防氡措施地下建筑由于受到土壤或岩石包围,空间狭小封闭,通风条件差与地面空气交换率低的特点,使得一些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问题并不能令人满意,一些污染物在密闭性高的地下空间中得以聚集,并能积累至较高浓度,难以通过自然风流有效降低和排除。
其中,氡的危害尤为严重,不可避免产生氡及其子体导致的辐射污染问题。
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规定,已建住房平衡当量氡浓度年平均值不超过200Bq/m3,新建住房平衡当量氡浓度年平均值不超过100 Bq/m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Ⅰ类民用建筑工程氡浓度限量不得超过200 Bq/m3,Ⅱ类民用建筑工程氡浓度限量不得超过400 Bq/m3。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规定,已建地下建筑平衡当量氡浓度行动水平为400 Bq/m3,待建地下建筑平衡当量氡浓度设计水平为200 Bq/m3。
消除氡源:远离高放射性地质背景地区;地下建筑在设计建造选址时,首先要对该区域进行有关的氡污染的论证和评价,应尽量避开土壤或岩石中镭含量高的地区。
在岩石、土壤中含放射性物质不高的地段,也要查明隐伏的或被揭露的地下断裂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滑坡体缝隙、岩溶系列的洞穴和破碎带等氡气污染状况,尽量避开断裂带中可能含放射性物质较高的地区。
选用符合放射性要求的建筑材料;在地下建筑开工前,应对建材进行放射性含量的检测,使选用建材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
隔离氡气渗入途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对城市地下工程的底板和混凝土墙体在施工中应尽量选择高密度的建筑材料,合适的水灰比,外加剂及加强振捣施工方法等,使混凝土更加致密,切实防止出现空隙和裂缝,减少氡进入室内的渗透路径。
堵塞或密封空隙和裂缝;空隙和裂缝是氡从地基和周围土壤进入地下建筑的主要途径,可以采取多种工程形式堵塞或密封进入地下建筑的所有通路、孔隙,并防止富氡地下水的渗入等。
采用高密度材料细心密封所有混凝土施工缝、管道开口、裂缝及其他孔隙;采用有机或无机涂料、聚合物薄膜等化学膜材覆盖地下建筑的所有外表面,可以有效防止氡从墙壁细小裂隙中渗入室内。
通风排氡:通风是降低室内氡浓度、提高空气质量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城市地下工程四周被土壤和岩体包围,氡从工程的墙壁,顶部和地面析出,向外扩散,其扩散需要一定时间,通风能加速其均匀化,从而使氡浓度降低。
通风方式最好选择由室外向室内鼓风的方法,这样可增加室内的空气压力,从而减少周围土壤和建材中的氡向空气中析出,如果选择抽气方式,则增加氡的对流,加速氡进入地下工程中。
地下建筑中氡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护提要:室内氡气及其短寿命子体产生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造就了人类认识氡危害的历史,同时世界范围氡研究热逐步形成。
地下建筑物渗漏水在氡的传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控制室内氡污染的方法和RG- YD 型抑氡防水剂作为高效防水抑氡密封材料的抑氡效果。
降低现有住宅内氡气浓度方法主要有三:第一,采用土壤减压法。
可在地板下面安装抽气泵抽走地基下土壤中的氡气,以减少氡气向室内扩散的机会。
第二,将抽气式通风改为压入式通风。
抽气式通风降低室内氡浓度的效果不大,有时还会增加室内氡浓度。
第三,涂覆防水防氡密封涂料。
前面两种降氡方法技术比较复杂,成本高,对于要求大面积降氡的地下建筑物,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涂覆防水防氡密封涂料成本低,简单易行。
地下建筑物防氡涂料应具备防水和防氡双重功能。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于1989 年研制的RG强力堵漏防水剂,就是这种既适合地下防水,又具有很好抑氡效果的密封材料。
RG强力堵漏防水剂是经过大量工程使用并由北京市建委认证的优秀防水材料。
该材料分G型和R 型两种,G型属刚性,能带水堵漏,大面积止渗。
R 型属柔性,具有很强的耐龟裂能力,抗老化性能好,能在潮湿的基面上施工。
该防水剂由于涂膜致密,表现出较好的屏蔽氡气析出能力,于1990 年在我院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制造的“自然γ能谱测井仪标准刻度装置”俗称模型井中,用作抑氡隔离层(涂层厚3mm),使氡的射气系数由1.63 降到0.55,有效地防止了不同层位之间氡气互相穿透扩散,保证了模型长期稳定工作。
此项技术于1991年获得了核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此后,我们对RG堵漏防水剂进行了进一步改进,改进后材料RG-YD 型抑氡防水剂,除保持原有防水堵漏特点外,抑氡能力大大加强。
1994 年经北京市放射卫生防护林莲卿教授正式测量,其抑氡效率涂层厚2mm 达到85 %以上,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1994 年卫生部工业卫生研究所建立低本底放射性测量实验室时,曾采用RG- YD 型抑氡防水剂做地板、墙壁和天花板的抑氡隔离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今年该材料又在江汉油田模型井中应用,同样取得了很好效果。
当前我们正积极准备在氡浓度高的地下建筑进行防水抑氡施工。
氡面析出率的测量及相关因素的考虑摘要:本文总结了氡析出率的测量原理,分析了影响不同射气介质(建筑材料、土壤、铀矿山尾矿坝等)氡面析出率的因素。
文中提出测量氡面析出率时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并推荐了氡面析出率测量装置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氡面析出率;射气介质;扩散;扩散泄漏;气象因子氡面析出率的测量方法一般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