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概要: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逐渐将作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起来,
真正实现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能在朴实无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广泛吸取营养;
在接触美丽的大自然及社会风情中陶冶情操,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激发了学生写
作兴趣与写作动机,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现象,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流露出真
情实感。
现在的学生不缺少生活,生活可以说是多姿多彩,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平时的“练笔”中让学生放开来写,让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选文体,不
要求他们长篇大论,力求作文内容生活化,倡导个性化作文,鼓励自主性作文。在
作文教学的课堂中,我经常以“谈谈心”“聊聊天”“说说话”“分享见闻”等来
表述作文的要求。在谈论未来生活话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和谐平等的对
话氛围。这种氛围使学生愿意把自己真实的见闻和想法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形成了
“我手写我心”的习惯。这样以来学生作文就变得轻松、随意、纯真、自愿,就象
山涧的小溪,一边流一边唱,无拘无束。
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带领学生参加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建立丰富的习
作素材仓库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歇。”可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广泛接触学生,全面观察学生,了解学
生的喜怒哀乐,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亲历体验、角色体验、换位体验等
机会,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如,去
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欣赏鸟儿的歌喉……参与墙报、办手抄报,举行写字比赛、画
画比赛、文娱表演活动……从身边找素材,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找灵感,并及时做
好记录,为写作而积累,帮助学生解决“无米可炊”的问题,牢固地建立了丰富的
习作素材仓库。只要学会积累素材,写好文章就不再是难事!那习作素材的积累该
如何去开展呢?
1.注重平时渗透,帮助学生建立起习作素材仓库
我们农村地区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较弱,辅导能力更小,学生学习习
惯也很不尽如人意,能够自觉主动去写作的就更少了,别提什么积累写作素材了。
这就更要求我们有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起习作素材
仓库,能解决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
重渗透,指导学生捕捉写作素材,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观
察到的景物,所思所想,随时随地地让学生及时写写随笔或日记,引发学生的寫作
灵感。
在一次“课室文化评比”活动中,同学们同心协力,精心布置教室,终获得了
学校的一等奖,同学们欢呼雀跃,眉开眼笑,热闹非凡,很多学生围在讲台上看奖
状,这个摸摸,那个摸摸的,连上课铃响了,老师到了教室门口了也不知道。这时
我就灵机一动,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根据获奖前、获奖时、获奖后,你是怎样做的?
同学们又是怎样做的?当时心情怎样?说了些什么?……来写一篇作文或日记。又
进一步丰富了写作素材库存。
2.抓住契机,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向生活要习作素材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在昼夜不息。”“作
文来源于生活。”写东西是需要灵感的,学生写作文也一样,让他凭空写是写不出
好文章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激发写作灵感,而激发灵感有效的办法就是创设特
定的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受到启发,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
就的文章,才是有感而作的文章。如写传统中的文化时,我就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
景——过新年。上课伊始,放贺年歌曲和鞭炮声。“此时此刻,你想到什么
了?”“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话音刚落,同学们已兴
致勃勃地谈起来了,有的甚至津津乐道地表演起过年的情形,学生们都沉浸在过年
的情景中,趁着学生热情高涨之时,我提出了这节课的习作要求。课后,全班48
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交上来了,就连平常写作最差的学生也能用上“过年时,我
非常高兴,可以大鱼大肉,又可以收红包”等词句。这些不是靠老师“满堂讲”所
能达到的效果,是创设的情境让学生懂得了向生活要习作素材。激发写作灵感,关
键是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书籍,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增长知识,为写作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增加课外阅读量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也是学
生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学校的学习资源少,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不广,就
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我在班中设立阅读角,提供《小学生拼音报》《肇
庆教育报》《第二课堂》等优秀的报刊、书刊,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交流读书体会。
并提议每个学生拿一本课外书回来,交换来看,使课外阅读的资源共享,拓宽学生
素材积累的渠道。同时引导学生准备一个“好词、好句”积累本,养成勤阅读,勤
交流,多积累的好习惯。并推荐学生看有益的电视节目和收听有益的电台节目,互
相交流所见所闻等。为今后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作文的评讲和批改,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背着学生精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只看看
自己得了几分,根本不看老师的批改评语,自己哪里写到好,哪里写得不好,则一
概不知、不理;传统的评讲形式往往是老师“一统天下”满堂评讲,学生参与
少……我们农村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学生的综合能力欠佳。因此,作文能力
的提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我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进行评讲和批改:有自我批
改、同学互改、小组批改、老师面批面改等相结合。这样做到了及时点评、讲解,
及时表扬好的,并鼓励其积极向有关优秀报刊投稿;教育做得不够好的,引进竞争
机制,因材施教,使各层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逐渐将作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起来,真正
实现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能在朴实无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广泛吸取营养;在接
触美丽的大自然及社会风情中陶冶情操,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激发了学生写作兴
趣与写作动机,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现象,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流露出真情实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