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山自燃的影响因素及治理方案
煤矸石的堆放地点主要为荒沟。
随着时间的推移,堆积成为煤矸石山。
煤矿常见的排矸方式主要是在沟壑地带自然倾倒堆积,这种最原始的排矸方法时常发生矸石自燃,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严重污染了周边大气环境、地表环境以及水资源环境等。
矸石山在自燃情况下火区温度高达300~400℃,导致煤矸石山周边的农林作物多半被烟气熏死,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此外,矸石山自燃发出的有毒气体随风飘荡,导致整个周边空气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煤矸石山自燃的影响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首先从煤矸石自身性质来讲,矸石的吸氧量虽然不太大,但吸氧速度较快具备自燃特性。
煤炭中的硫含量大约占1%~2%,矸石中的黄铁矿含量非常多,尤其是在洗煤排出的矸石中含量多达5%以上。
经洗煤排出的矸石具有粒度小,较潮湿的特征,可加大黄铁矿的氧化速度。
黄铁矿在氧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热能,促进洗中的煤炭进行低温氧化。
煤的性质以及高含量的黄铁矿是诱发煤矸石自燃的内在因素。
在堆积过程中矸石山比较疏松,具有较大的间隙率,这样给矸石提供了很好的吸氧条件。
煤矸石的自燃都有一个自然发火期,常见的堆积排矸方式,矸石从表面裸露到被其他矸石掩埋,在这一过程中石经历了不自燃带、可能自燃带、再到窒息带的变化过程。
由于采取的堆积排矸方式会增大排矸面积,降低排矸速度,因此煤矸石会长时间停留在可能自燃带。
不合理的堆积排矸方式是造成矸石山自燃的外在因素。
徐州吉安研发的普瑞特防灭火新技术非常适合煤矸石山自燃的预防和治理,普瑞特防灭火新技术集氮气、凝胶、三相泡沫、阻化剂等防灭火技术优点于一体,生成的凝胶以泡沫为载体向火区的中、高位火点堆积扩散,所到之处凝胶均能有效覆盖黏附浮煤裂隙,对火区煤体吸热降温并持久保持煤体湿润冷却,同时有效封堵漏风通道;材料添加剂中含有的阻化剂能长久对煤体阻化,防治煤体氧化升温;泡沫中的水固结在凝胶体内,避免泡沫易溃浆的缺点;泡沫中的氮气缓慢释放,避免了单独注氮时氮气容易散失的缺点,持久保持火区的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