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设计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设计


和已有知识水平比较、分析
格特点。多媒体播放
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情绪热烈, 他们之间的不同风格特点。
《酒歌》
曲调热情、婉转、流畅。
老师特别指出其富有特色的
《大阪城的姑娘 》(维吾尔族): 切分音节奏型。引导学生双
《大阪城的姑娘 》
旋律明朗、热情、奔放,节奏具有 手拍击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富
维吾尔舞蹈的韵律,情绪饱满激越。 有特色的切分音节奏

并导入讲授蒙古民歌的体裁。

3、课堂练习:学生演唱自己熟

悉的具有蒙古族风格的歌曲。你能
说出几首具有蒙古族长调或短调风
格的歌曲?
知识拓展:
4、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唱熟
(1) 呼麦:鉴赏(课件展示什么 悉的《鸿雁》与《天堂》让学生感
是呼麦?)
受理解“短调”与“长调”。
(2) 蒙古族特色乐器 - 马头琴
打开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想象 空间。利用既有民族风格又 有时代感,贴近学生生活的 音乐、舞蹈、曲艺吸引学生 兴趣,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学生学跳几个典型蒙古舞动 作加深对蒙古人民的了解。 通过律动这一实践活动,使 学生由静到动,调动学生的 多种感官,主动参与体验音 乐。 以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 习,培养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加强对音乐风格的理解,提 升理性思考的能力。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 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希望》
《希望》(朝鲜族):
型: x x x x x
旋律清新质朴, 3/4 拍子,节奏富 ∣ 维吾尔族特色节奏型的
四、简介上述三首音乐作品。
有动感,情绪祥和。
出现与师生互动,能刺激学
五、少数民族音乐的分类(课件
生集中注意力。
展示)。
1、学生听《辽阔的草原》片段,辨
别是哪个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
由点到面。
六、教学重点: 1、从多方面,多角度聆听体验蒙古族音乐的民族风格。 2、能自如的跳几个蒙古族典型的舞蹈动作和深情并茂的演唱蒙古族歌曲。
七、教学难点: 同一民族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及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的不同。
八、教学方法: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演唱法、练习法、讨论法、即 兴学唱等。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 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 品较多,可选择《酒歌》、《希望》、《大阪城的姑娘》、《辽阔的草原》及蒙 古族舞、乐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纺织谣》、《牡丹汗》作浏览性欣赏。 五、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是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的, 但由于学生平时较少接 触少数民族的音乐,对少数民族的音乐兴趣不大, 而且我们又生活在内蒙古自 治区,首先应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所以, 本节课重点鉴赏蒙古族音乐来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 除了选教材规定鉴赏的曲目外, 还选择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 有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流行曲或舞蹈给学生欣赏。 因此,选择了蒙古族舞蹈安代 舞、马头琴曲《万马奔腾》、《大阪城的姑娘》、《酒歌》、《希望》等。
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以 蒙古族歌、舞、器乐、说唱等为例去多方面、多角度体验少数民族人民的 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 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 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 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 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从蒙古族歌、舞、 器乐、说唱中体验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激发学生对少数民 族音乐的兴趣,学唱民歌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民族自 尊心和自豪感。
九、课时安排: 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导入
学生听蒙古族民歌《祝酒歌》
进入课室。
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唱起来、动起来
《祝酒歌》在我国流传较广, 其热情豪放、富有动感的旋 律,能使学生带着一份好心
情走进音乐室

一、组织教学

1、师生行礼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师:知道刚才听的歌曲是我
梅林
1、要求学生课余搜集整理更多的我
? 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 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
汗、半个月亮爬上来、 花儿 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
为什么这样红
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
格。
《辽阔的草原》的节奏特点 与《黑缎子坎肩》的节奏特 点相反,通过鲜明的对比, 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 乐的风格特点。 让学生更深刻感受到生活在 内蒙古自治区的骄傲。
1、鉴赏歌曲 《辽阔的草原》 与《黑
听后说出本曲的风格特点及节 做为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
分 缎子坎肩》
奏特点。(要求学生注意与《黑缎 我们不得不深入了解我们生析源自子坎肩》的节奏进行对比。)
活地区的音乐。

2、学生说出本曲的风格特点及 以蒙古族音乐的歌、 舞、乐、

节奏特点后,老师出示课件归纳, 曲艺等讲述民族音乐的风
学生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导入,自

国哪个少数民族的吗?
然亲切。
2、老师小结:(出示课题)
三、比较鉴赏三首歌曲提示学生 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比较,并将答 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
注意听他们的节奏、 节拍、曲调 案写在学案上,归纳总结出:
惯,并根据其直接审美经验
以及情绪, 并比较它们不同的风 《酒歌》(藏族):
(3) 蒙古族舞蹈(课件展示):
老师教学生几个基本的舞

蹈动作。《安代舞》鉴赏
究 (4)蒙古曲艺《好来宝》


六、教师小结:
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讲一
学生感受体验:
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具
体体现。
拓 七、课堂练习:(见学案)

教师总结补充:

八、漫瀚调(课件展示)

九、课后练习:
十、补充欣赏:
? 呼伦贝尔草原、 天堂、 嘎达 师生对唱《九十九道湾》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设计
一、 教学年级: 高一年级
二、课型: 欣赏课
三、教学内容: 1、藏族歌曲《酒歌》 2、朝鲜族歌曲《希望》 3、新疆歌曲《大阪城的姑娘》 4、蒙古族音乐:歌、舞、乐等 四、教材分析: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 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在《音乐鉴赏》 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这节 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为切入点, 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 不但让高中学 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 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 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