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作业指导书
克拉玛依科力新手技术实业开发公司
2005年2月
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选井、室内评价、现场施工、应急
措施及效果监测等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
本作业书适用于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厂或作业区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
2 引用标准
Q/XJ 0444-91 井下作业安全施工规定
Q/XJ 0492-1995 油水井水力压裂施工规程
3 微生物防蜡选井条件
⑴ 热洗周期: 小于50天,热洗周期越短则效果对比越明显;
⑵ 含蜡量: 大于3%,最佳范围:8%~25%;
⑶ 含水量: 小于90%,最佳范围:小于50%;
⑷ 日产量: 2~40吨/天;
⑸ 井温: 25~100℃,最佳范围:30~70℃
⑹ 原油密度: 大于0.80,最佳范围:0.83~0.93
⑺ H2S含量: 小于2%
⑻ 矿化度: 小于8%
⑼ 沉没度: 大于100m,200~500m时投入产出比较经济
⑽气油比:小于300,最好小于100
⑾油井环空畅通,无杀菌剂等化学物质.
4 室内微生物清防蜡评价
具备大量的基本菌量是基础,正确的性能评价是关键,在对每个区块进行微
生物入井前,应先取代表性油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微生物适应性室内评
价:
①微生物生长特性分析: 将菌量加入用 NH4H2PO4或(NH4)2HPO4或 NH4NO
3
和NH4CL或(NH4)2SO4各0.5%的培养液中,配成浓度为10%的菌液,在油层中
部温度至井口处温度之间选取一定的间隔温度,在恒温箱中(或回旋振荡摇床)
培养24~72h,在显微镜下用血小板计数器对比前后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判断
出微生物适应的最佳温度及繁殖时间。有条件时还可进行微生物耐盐性试验
②微生物在原油中生长特性分析:将菌量加入油样中,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
佳温度及时间,在恒温箱中(或回旋振荡摇床)培养48h后,进行原油物性变化分
析。根据原油特性变化可基本判断出微生物对原油的适应性。
③原油特性变化:对比加入微生物前后,油样中蜡、胶质、沥青质、20~70℃
原油粘温曲线、凝固点、界面张力等的变化。
④ 对油样加入微生物后进行动、静态防蜡率的测定。
⑤室内静态防蜡率试验方法:在100ml广口瓶中先加入30g原油,取2ml室
内培养的菌液,再加入30g原油,盖紧瓶盖,在45±1℃的恒温水浴中恒温30min,
用手振荡200次,使药剂在油中混合均匀,再放回45±1℃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
后取出,放入35±1℃的恒温箱中恒温10h。在恒温箱中把广口瓶倒扣入一接收
器中,恒温60min使广口瓶不再滴油,然后取出结蜡广口瓶,称取油蜡粘壁的总
重量,计算防蜡率(%)。
5 单井基础资料收集及水质稳定性试验
在进行微生物注入前,必须对该区块的地层资料进行了解,掌握该区块地层
水水质资料(主要是钙离子等成垢阳离子含量),根据水质资料数据对微生物注
入液进行配方调整。在必要时必须选取有代表性单井样进行水质稳定性试验。试
验方法为:采用自来水配制微生物营养液与单井采出液水样按比例混合中,充分
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泵挂处大致温度)恒温12小时后,观察试验状况,根据
试验结果最终确定微生物注入液配方。
6 微生物现场施工
根据每口井的具体生产状况,完成单井微生物防蜡施工方案,一式三份(甲
方一份、施工人员一份、存档一份),建立单井施工档案及生产参数数据库,及
时进行防蜡效果分析。
(1) 洗井:在注入微生物前一定周期内必须对该井进行洗井作业,将井筒及油
井环空内的蜡沉积物及有害于目的菌生长的杀菌剂等化学物质洗尽,常规热洗作
业即可。对于井底压力低的油井,由于热洗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应用微生物清
防蜡时要慎重。
用热水或热油洗井,必须做到井筒无蜡沉积,无有害化学剂。否则,会由于
热洗不彻底,日积月累的“死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脱落,但又来不及降解分散,
而造成卡泵。
(2)配制微生物注入液: 菌液配制用水为不含杀菌剂和其它化学剂的回注污
水或清水。培养基如下:
NH4H2PO4或(NH4)2HPO4(农用化肥名称为一铵或二铵) 0.5~5%
NH4NO3或NH4CL或(NH4)2SO4 0.5~5%
(3)微生物注入液入井:待油井产出液含水恢复正常后(一般为热洗一到两天
以后),将配置好的菌液从环空加入即可,加入方法有:
a 压力较高时,高于套管压力用泵车注入。
b套管压力很低时,注入前将套管气放空,然后灌入。
c 无套管压力,直接灌入即可。
(4)加入量和加入周期
加入量除了与油井的产量温度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沉没度以及环空中液体
总水量有关。一般,沉没度愈大,环空中液体总水量愈多,需要加入的量也愈
大,加入周期亦愈长;反之,沉没度愈小,环空中液体总水量愈少,需要加入
的量也愈少,加入周期亦愈短。通常加入菌量量为50~200公斤,配置成0.5~
2%的菌液1~3m3。
在加入菌液后的2~8小时,关井数小时,效果会更好。有自洗流程的油
井加入后循环数小时效果会更好。
微生物在油井生产过程中自然衰退或随液流带出油井将数量的减少,生产一
定时期后需补加,补加次数及日期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补加物料数量与第一
次加入时的量基本相等。
(5)施工注意事项
a 对罐车进行清洗,以保证对菌量无害,并保证培养基在水中的充分溶化,
作业完成后对罐车及泵车进行清洗,以防结晶卡泵。
b 每次作业间隔根据油井电流及负荷确定
c 作业均从油井套管注入;
d 将菌液用泵车(套管有压力)平稳注入套管或用人工方法注入(套管无压
力)。
e施工中如管线刺漏应及时停泵,井口放压后进行处理;
f 微生物注入液不得乱排放;
g 施工时不采取关井等措施,但为保证微生物在井筒内的繁殖数量,最好能
关井数小时。
(6) 防蜡效果监测
定期向采油厂索取附表2中所列参数,对新区块原则上每隔2~3天测一次
功图, 30天测定一次电流,根据功图.电流.载荷和油井产量变化,随时分析调
整,探索出不同油井的最经济有效的加入周期以及加入量。试验初期可暂定为一
个月左右。
7 微生物注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热洗不彻底或地层结蜡,当微生物注入后,由于微生物对积蜡的洗脱作用会
造成部分油井在注入微生物一周内出现蜡堵塞筛管或抽油泵的事故,解决的方法
有:①将微生物少量多次注入,以防止过快的洗脱速度;②热洗复抽一周后再注
入微生物;③出现上述事故后,油井静止几天,依靠地层温度化解积蜡。④用热
洗等方法解堵。当液量、电流、功图等分析结果出现异常时,就需采取应急措施,
主要是热洗及清蜡剂洗井。
7. 微生物清防蜡施工组织及计划
7.1施工组织:
7.1.1由油田作业区提供符合施工条件的油井井号,科力公司的技术人员根据所
提供的油井井号,及时反馈给油田。同时确定工程量,并及时备料;
7.1.2同油田作业区的负责人确定施工时间。
7.1.3注入时需泵车及20m3罐车各一辆;保证培液罐干净,无不利于微生物生长
的物质。车辆先由生产单位落实并签单。年底结帐时,由科力公司返还油田发生
的车辆费用或直接从结帐单里扣除;
7.1.4 施工前准备:提前数小时将微生物培养液配制工作完成,主要方法有长时
间浸泡或用泵车将培养液打循环,使培养基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微生物施工;
7.1.5 油田指定专人带路,现场施工由甲方及科力公司技术人员共同指挥,施工
人员应遵守油田作业区现场施工的有关安全规定,不得吸烟和动用明火,严禁乱
排乱放施工废弃物;
7.1.6 施工按照方案第5条确定的注入方式进行施工。
7.2 施工计划
微生物清防蜡工艺现场施工作业简单便捷安全,一套泵车一天最少可施工
10井次,具体施工日期由油田作业区和科力公司协商确定。
油田 井微生物防蜡施工记录表
附表1
序号 井号 站号 区块 第一次施工(Kg) 第二次施工(Kg) 第三次施工(Kg) 第四次施工(Kg) 备注
时间 液量 菌量 培养基 时间 液量 菌量 培养基 时间 液量 菌量 培养基 时间 液量 菌量 培养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油田 井微生物防蜡生产参数跟踪监测表
附表2
序号 井号 上次检泵日期 上次热洗日期 现防蜡有效期 监测日期 液量 m3/d 油量m3/d 含水 % 气油比 油压 MPa 套压 MPa 电流(A) 沉没度 m 泵挂 m 负荷(KN) 功图 解释 油层中部深度 m 油层中部
温度
℃
上行 下行 最大 最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