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会计信息是一个公司或者企业对自己过去和现在工作的汇总和预测,主要是按照公司的需求和相关规定依靠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和整合功能对收集的信息和数据加以分析和整理,最终提供给企业有效地、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以帮助上层决策者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在现代科技时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有利益性,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正确、不准确;这样的情况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这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给企业和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
本文在简单论述会计信息重要性的同时着重强调了信息不正确带来的损失以及相应的对策,希望为以后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标签:经济发展;会计信息;信息不准确;问题;对策
前言
从1978年开始,我们在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外国先进的技术、经验和设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在很多领域赶上甚至是超过国际标准,我国的企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会计工作的不断更新和改善使得我们的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但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困扰和麻烦,例如:中小企业为了应对每年一度的会计审查工作,会做假账,制造出来的账本的利润比实际利润低得多,以减少纳税的数量和金额;在银行贷款方面又会故意提高自己的利润空间,争取更多的款项保证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转。
但是这样长期来看不仅会损害企业自身的信誉,资金和产品的运转发生问题,还会给银行和国家带来麻烦和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详细分析相关假账问题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来防止类似事情的持续发生,减少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各方面的损失。
1 会计信息不准确的具体体现
1.1 利用企业的自有资产作假
一般来说,我们在会计审查中会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基本公式来进行第一轮的检查,但是企业为了应对各方面的压力往往会动手脚,为了容易从银行借款会增加自己的自由资产和提高自己的利润空间,制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减少纳税的金额,获得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会减少实际的销售数额,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增加自己的负债数额,获得政府的额外扶持。
1.2 根据实际考察擅自变动自己的负债和利润
负债是一个企业外借资金的具体表现与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密切相关。
但是大多数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公开自己真正的负债数量,为了应对政府和公众的监测为减少自己坏账的数量,为了给银行光明的预期会提高自己的利润空间,减少自己的库存数量这就使得我们普通大众的监督很苍白无力,尤其是上市公司虽然对外公开自己的资产,但是我们投资者很难判断其中的真假,影响国内投资环境的健康发展。
1.3 故意压缩或者扩大自己的利润空间
利润的计算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指具体的销售数量以及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会根据检查机构的差异来改动自己的销售数量和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具体的收入记入时间,把收入提前或者延后是企业应对税收和突击检查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把未来收入提前到当季或者把本期的利润拖延到下半年都会影响实际的会计信息。
1.4 产品成本和其它费用之间的界限模糊,影响信息的准确性
一个企业产品的成本又狭义和广义之分。
我们通常会计记账参照的是狭义的内容,其主要包括原材料的价格、中间材料的价格以及产成品的价格三大部分;但是企业在具体的记录过程中往往会把人员出差费用、产品进场费用等容易混淆的费用掺杂在其中,导致企业的会计账簿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内容。
2 会计信息不准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会计信息和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危机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未来发展空间,更是严重影响了广大股东、当地政府、银行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整体利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所有的行业连接成一个共同体,一旦其中一环发生问题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
2.1 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不对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2.2 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
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
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
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
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3 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
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在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是该项资金直接
进行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奖金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一是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整措施的执行;二是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的生产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三是会计失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是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3 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3.1 健全法制,严厉的查处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对于虚假的会计信息,一是有关的法律法规中要明确;二是要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把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同制售其他假冒商品一样,严惩不怠;三是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政府和社会监督体系,使虚假的信息一产生便受到严厉的查处。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需要通过财政、税务、工商、审计、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加大监督和监管力度,严厉的查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另一方面中介机构要提供工作质量,加强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社会监督体系,促进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不让会计信息失真有存在市场。
3.2 提高认识,不断提高法律观念和业务水平
要加强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观念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遵守财经法规的自觉性,从根本上保证成本信息及其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3 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财务会计监督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相互制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成本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4 结束语
所以,我们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正确性,相关的外部监督也要有效完善,保证整个会计行业的廉洁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葛志兴.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财务与会计,2000
(4).
[3]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调查研究会计研究[Z].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