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摘要: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广泛的作用力与影响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明显,但是如何发挥体育社团的优势,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学校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去实现的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体育社团;校园文化;高校;建设College sports associations o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Abstract:As the college sports associations of a unique landscape, its extensive force and influ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the effect is obvious, but how to play the advantages of sports association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mpus culture, is the school many departments efforts to achieve the goals and tasks.Keywords: Sports Associations;Campus culture;College;Construction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当代大学生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社团之一,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载体,对活跃、促进、传播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发挥高校体育社团应有的作用,以此促进校园文化健康良好的发展与建设,是体育工作者以及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一、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的内涵体育社团是一种非正式团体,是校园内由具有共同或相近志趣、爱好的学生,基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塑造、自主创造、自我娱乐为目的,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章程,自愿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自发性的学生体育组织。
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平等性、开放性和渗透性等特征。
体育社团的活动内容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体育社团的活动既能训练又能教育,既是运动又是娱乐,既能参与又可观赏,它以其普遍的教育性、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强的感染力,在校园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中形成的一种特定区域内的社会亚文化,是社会义精神文明在学校内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学生综合素质、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即教学、科研、实验、生活等物质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建设等;校园精神文化,包括高校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以及精神风貌等;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集体活动和行为模式;校园体育文化,指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高校文化形态;校园制度文化,指师生员工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
二、体育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高校体育社团日益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体育社团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优势,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有着非常解决、健康的作用和意义。
(一)构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校园是由多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包含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利益关系等等。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校园和谐的核心内容。
高校学生一般来自全国各地,家庭背景、民族地区、生活阅历、个性特征都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通过有效的平台增进相互了解,和睦彼此关系,促进校园和谐。
体育社团的运行和发展基于参加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关注方向,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内部成员的情感交流和升华,形成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
体育社团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和校园内外组织进行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学生在参与和组织体育社团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与相应的组织和个人进行交流接触,需要他们具备良好地沟通协调能力。
通过社团的管理和活动的组织,能够使学生更加客观地认知社会和服务社会,增强自身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助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身心健康的劳动者。
、高校体育社团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平台,能够为学生走上社会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积极参与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动,能够使他们获得身心愉悦和巨大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社团组织的体育运动训练、竞赛交流和观赏活动等,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体育文化现象,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同时可以借助体育活动舒缓紧张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组织体育社团活动,还能能使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建立创造性思维,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满足学生日益丰富的体育需要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两个方面。
传统体育教学集中统一、按班授课的方式并不为大多数学生所喜爱,有限的体育选修课也不能满足学生多层次和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高校体育社团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满足其个性化体育需要的载体,各种体育社团活动更是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校园文化氛围。
通学校专业教师以及体育社团中运动精英的专业化指导,体育社团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高校的体育潜力,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由于兴趣驱动,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能够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上的作用。
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卫生习惯,逐步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使学生对“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生活理念有进一步的题解,更好地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能够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并促使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
良好的体育社团活动能够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
在体育竞赛和活动中,顽强拼搏、充满活力的运动状态能够最自然地展现出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直观展示。
在校际体育社团活动交流中,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状态能够使学生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体育社团作为校园内一支最为活跃、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学生团体, 它形成的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中最具特色、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通过体育社团开展的各类活动,使参与者的才能得到施展、能量得到释放,某些情感获得宣泄,某些情感得到升华。
丰富、健康向上的情境氛围,能清除个体心理上的种种不和谐,促进身体和精神以及诸心理功能之间的和谐发展。
体育社团是大学生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展现才华、陶冶情操的组织群体,是一种充分运用体育知识传播、创造和谐校园文化的实践平台,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组织群体。
它的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又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六)体育社团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体育社团是学生通过体育这种文化活动形式来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组织群体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除具有强身健体、培养人才之功效, 也通过与社会的接触, 走出校园, 深入社会。
通过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技术及社会道德规范等, 也具有继承、传播、发扬人类优秀文化的社会作用。
这些活动的开展正是在传承着社团文化、校园文化,而这些社团文化、校园文化经过长时期积淀后就形成了高校特有的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也正是通过这种传承方式才会愈显辉煌,尽管体育社团的组成人员一届一届的更换,但社团本身、社团文化却在学生中不断传承。
(七)促进校园和谐稳定体育运动是高校稳定和谐的“安全阀”。
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可以有意识的、带责任感的并在种种规范的控制下发泄自己的攻击性和侵略行为。
高校体育社团利用课余时间将成员召集起来开展活动,既使学生有了归属感又有利于学生力量的整合,使参与者及时排解紧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琐事带来的心理压力,舒缓情绪,有效减少偏激和破坏性行为,是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良好的润滑剂和减压阀,有助于减少学校的管理压力,调整和化解校园人际冲突,促进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
三、影响体育社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一)社团组织机构不稳定由于体育社团本身具有自发性、自主性等特点,有些社团在成立时成员积极性较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后。
一些成员因活动内容、时间和自己主观原因等情况,就退出体育社团,影响了学校体育社团正常、持续的发展。
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组织观念不强,随意性较大,凡自己喜欢的活动就参加,不喜欢的就缺席,参加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少,使一部分社团出现生存危机。
(二)社团组织活动不规范,少数骨干成员追求个人利益有些学校体育社团活动不够规范,部分社团活动内容没有一个整体的计划,直接影响了体育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有些学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健身不足,娱乐成分过高,没有长远计划,缺乏管理,松散或呈现出“无政府”状态。
少数社团成员学习不追求上进,生活中酗酒打架甚至有更为严重的行为,给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和负面效应。
另外,体育社团在组织活动时,部分骨干还有操控比赛的现象,使很多参与者都有意见,影响了社团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人为制造不和谐因素,使大家失去了参加体育社团的兴趣。
(三)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社团管理制度是体育社团保持长远发展的关键,确保了社团日常工作与活动的有序开展。
虽然有的社团建立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但下属机构设置过于简单,或者形同虚设,一切事务全由会长说了算,有的光凭社团成员一腔热情在维持,社团活动呈现无序不规范状态。
高校体育社团的主要干部对于本社团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体育社团是自发性的群众组织,干部的选用主要由社团内部确定。
团委并不真正干预其日常活动,因此,只要符合基本要求都可担当社团干部,虽然大多数社长或社团主要干部具有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但部分学生是从老乡或朋友那里接过来的社长或干部职务,目的是使自己头上多一个光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由于这些社团干部服务意识差,心里存有小团体意识,导致形成“家庭”式体育社团。
(四)缺乏场地器材经费保障社团的发展壮大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目前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着财力不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