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印度尼西亚政府与政治
第三章 印度尼西亚政府与政治
• (3)来自议会的监督与制衡。 • 法律上总统向人民协商会议负责,接受其监督, 受到议会的制衡。但实际政治过程中总统与人 民协商会议的关系并非如此。苏哈托时期苏哈 托控制了议会成员的任命,从而控制了人民协 商会议。不过,1998年后议会独立性日益增强, 总统开始受到议会更多的制衡。瓦希德下台就 是一例。
• 2、军人干政的基础 • (1)历史基础:独立战争时期军队发动游击战争,在 控制区担负起地方政权职能;军队抗荷战争中积累了 直接干预政治的资本 • (2)政治基础:印尼是一个在1万3千多个岛屿上分布 着366个种族的“分散式”国家,经济水平较低,社会 动荡始终是困扰政府的一个大问题。 • (3)经济基础:军队控制了大量国有企业和经济部门, 许多军管成为厂长、经理。军队不仅经济上自给,而 且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西方国家曾有记者报道说:“群岛之上没有一个村子 不是由中士或上士领导,全国没有一个国有企业不是 由上校或将军担任经理的。”
• 1959年苏加诺进一步提出“纳沙贡”概念来解 释潘查希拉。“纳沙贡”包括:民族主义、宗 教、共产主义,它不仅意味着三大意识形态的 融合,还意味着三大政治势力的合作,其实质 则是以苏加诺为核心的“有指导的民主”。 • 苏哈托时期重新解释潘查希拉,废弃苏加诺将 含有三大政治势力合作的“互助合作”作为潘 查希拉核心的思想,强调协调、平衡、团结, 实际上是实行“新秩序”的威权统治 • (参见张锡镇《东南亚政治》)
印度尼西亚政府与政治
一、印度尼西亚:群岛、种族、 宗教、历史、建国
• 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人口与陆地面积 • 与中国曾有一段蜜月期的交往(中国印 尼外交史) • 东南亚影响最大的国家:第一次亚非会 议的举办国,不结盟运动的重要国家, 对缅甸政治发展产生影响
(一)群岛国家
• 13000多个岛屿, “千岛之国” • /v_show/id_XNDc4Nz U1MzI=.html • 地震、火山、海啸 • /video/VIDE128 8193340357883
• (二)潘查希拉 • 印尼的国家意识形态,印尼建国五原则,音译 为潘查希拉,内容为:信仰神道、人道主义、 国家统一、协商一致的民主、社会公正 • 1945年苏加诺提出:民族主义、人道主义、协 商一致、社会繁荣、神道,写入1945年宪法序 言。 • 1950年印尼临时宪法修改为:信仰神道、人道 主义、民族主义、协商一致的民主、社会正义
• 苏哈托言行一致 • 印尼第二任总统苏哈托同苏加诺的性格恰恰相 反,是一个谨慎细心、思想缜密的人。他性格 内敛,纵有滔滔辩才,勋章无数, 也从未以此 哗众取宠,四处炫耀。虽然态度谦卑友善,却 有顽强不屈的意志,决定要做的事,就不容任 何人反对。李光耀眼中的苏哈托是一个言出必 行的人,不轻易 作出承诺,但说过的话一定履 行。李光耀说,若不是苏哈托的子女们对每一 个有利可图的合同和垄断行业都插上一脚,苏 哈托不会落得今天这样的悲剧下场。
• 4、苏哈托“军人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 组建一个代表军方利益的政党[专业集团],使 其成为有效的选举机器,控制立法机构和政府 • 通过立法规定军人在立法机构的比例(1/3以 上) • 任命大量军官在各级政府任职:部长、省长、 县长、乡长 • 通过军队监督政府:军区级别从省到县
• ——军队是苏哈托政权统治的工具,在 这意义上被称为“军人政权”、“军人 统治”。
• 3.总统(及副总统)产生方式的变化 • 独立以来印尼总统、副总统都由间接选举产生, 即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产生,并且总统与副总 统分开选举,并非联合竞选。如1990年瓦希德 和梅加瓦蒂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分属于不 同的政党。 • 2002年8月印尼国会修改宪法,将总统和副总 统的选举方式改为由人民直接选举,因此自 2004年7月起总统选举实行新的制度,印尼人 民先直接选举产生国会议员,再由得票超过门 槛(得票率超过5%)的政党提名总统和副总 统候选人,最后再由人民直接投票选出总统和 副总统。
• 对政治的影响: • 交通不便给国家统一的压力 • “自由亚齐运动”。已签和平协定, 《亚齐自治法》
谷歌地图:印度尼西亚版图
(二)多种族国家
• 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马来人、 华人、巴厘人、亚齐人等 • 存在严重的种族问题:(1)爪哇人主导。 (2)华人问题。印尼独立以来多次大规 模排华、屠杀华人,华人长期被歧视。 • 多元种族对国家统一和团结的压力
(三)立法机构
• 1、组成 • “人协”:人民协商 会议 • 国会:人民代表会议 • 国会内的议会党团
人民协商会议
其他人员: 人民代表会议 各省议会、 495人 国家选举委员会 挑选的200人
• 2、分享权力: • 人民协商会议:(1)选举总统[已无], (2)制定“国家政策指针” ,(3)修 改宪法,(4)每年一次例会评估总统的 表现,(5)弹劾总统权 • 国会:一般立法权、财政权、提名最高 顾问权、弹劾总统权等
• 哈比比口无遮拦 • 李光耀认为,虽然印尼第三任总统哈比比是误 打误撞地坐到总统的位置上,但他却命中注定 会统治印尼。李光耀说,哈比比极 富智慧,但 性情善变,且口无遮拦。1998年5月21日哈比 比就任印尼总统后,许多国家第二天就纷纷发 去贺电,但新加坡一直到将近6月份时才发贺 电,哈比 比对此表示了不满。李光耀还引述新 加坡教育部长张志贤的话说,张志贤访问印尼 时,哈比比曾对他“训话”80分钟。
(五)司法(略)
(六)军队
• 1、军队的崛起: • (1)独立战争时期建立了一支力量强大的军 队 • (2)军事管制时期,军队掌握政治经济权力。 1957年苏加诺被迫宣布实行军事管制,军队大 量进入立法机构和政府。1/3的内阁部长来自 军队,24个省中12个省长为军人,大批军人成 为中央和省议会的成员。 军队开始接管外国和 国有企业。 • (3)9.30事件中,军队镇压印尼共产党,攫 取最高权力
(三)多宗教国家
• 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 • 伊斯兰教徒占88%以上,是世界上穆斯 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 世俗国家,温和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 未对政治造成重要影响。 • 较少宗教冲突。
(四)历史
• 1.、古代王国:室利佛逝帝国、满者伯 夷帝国,以爪哇岛为政治中心 • 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爪哇的主导地位 • 2、荷兰殖民统治:确定印尼疆界 • 1975年占领伊里安(巴布亚) • 1976年印尼占领东帝汶
(五)武力建国
• 20世纪初,印尼民主主义政党、印尼共 产党先后成立并兴起民族独立运动 • 1945年日本投降,苏加诺等宣布印尼独 立,遭到荷兰武力干涉 • 1950年8月15日,印尼经过军事斗争从 荷兰获得独立 • 在独立过程中兴起的政党和陆军成为最 有影响的两大政治势力
(六)经济
• 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2006年国内生产 总值达3338.2万亿盾,约合3641.5亿美 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约1663美元。 • 独立之前经济落后,意味着发展经济是 独立后国家的基本任务。
案例:人协(国会)与瓦希德总 统的斗争
• /view/399457.htm
• /GB/paper49/ 3852/464514.html
(四)行政(略)
• 苏哈托时代内阁成员的构成:军人、受 过西方教育的经济专家、专业集团成员
• 瓦希德幽默十足 • 在李光耀的印象中,瓦希德是演讲高手,他的 英语流利,阿拉伯文修养高,头脑很聪明,不 仅幽默,而且对自己有非常实在的 评价。他曾 说,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为女人疯狂; 第二任总统(苏哈托)为金钱疯狂;第三任总 统(哈比比)纯粹就是疯狂。当他女儿问他第 四任总统呢?他 想也不想地回答说:做戏,一 言概括了他在印尼所充当的角色。
• (三)政治制度 • 1.政体形式: • 1945年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1950年宪 法规定实行议会内阁制,1958年苏加诺 在军方支持下恢复1945年宪法,恢复总 统制 • 中央政府机构:总统、国会、最高顾问 委员会、国家审计委员会、最高法院 • 2.国家结构:单一制
(二)国家元首
• • • • • • • 1、总统、副总统 总统既是礼仪上的,又是实权的元首。 副总统协助总统,适当时候继承总统职位。 2、总统职权 总统的礼仪职能与实际职权,实际职权包括: (1)行政权,参见p.81 (2)立法权,参见p.81
• 实况。 3个小时过后李光耀的车抵达马 六甲,而收音机里苏加诺还在滔滔不绝 地演讲,声音还是那么悦耳,那么富有 激情,听众也和他一起高呼狂叫。自此, 李光耀一直渴 望与苏加诺见面。1960年 8月李光耀率团访问印尼,见到了苏加诺 总统,双方举行了20分钟的会晤,然而 那次会晤却空洞无物让李光耀十分失望。
2009年总统选举:印尼大选委员会宣 布总统选举候选人
习近平同印尼副总统布迪奥诺会谈
• (4)总统任期 • 1999年(教材:1998年?)1月宪法修 正案规定,总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
印尼历任总统:来自维基百科
李光耀眼中的印尼总统
•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撰写的一本回忆录即将 于本月16日他77岁生日那天在新加坡举行首发 仪式。李光耀在这本新作中回忆了他与印尼历 任总统的交往。 • 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极具领袖魅力,是一个 了不起的演说家,其号召民众的本事叫人佩服 得五体投地。李光耀在书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故 事:1959年2月某一 天,他从新加坡驾车外出, 由于旅途全程有7个小时,于是他在上午8点半 时打开了收音机,这时电台正在播发苏加诺向 爪哇中部数十万名印尼人发表演讲的
• (4)军人干政的理论基础: • 纳苏蒂安的“中间道路”理论:参与 (政治与社会事务)但不取代 • 苏哈托的“双重职能”理论:不能中立, 不仅要发挥军事作用,还有发挥经济与 政治作用
• 3、1965年9· 30事件直接导致苏哈托军人 政权的建立 • 印尼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 原因:(1)印尼民族革命的需要;(2) 苏加诺的支持
二、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制度
• 政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0-1956年的议会制民主 • 1957-1966年总统制民主,即苏加诺实行 “有领导的民主” • 1967-1998年苏哈托建立“新秩序” • 1998年后苏哈托时代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