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草甘膦废水处理技术

浅谈草甘膦废水处理技术

生态与环境工程 
2Q! Q: (王)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浅谈草甘膦废水处理技术 
刘明浩t 林剑 张朋朋 周勇 
(1.浙江卓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4;2.温岭市环境保护局,浙江温岭317500) 

摘要:草甘膦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对生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论证,提出改造工艺方案,主要采用微电解技术、臭 
氧一生物活性炭技术,保证废水稳定达标。 
关键词:草甘膦废水;微电解;臭氧一生物炭 
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1现有系统及工程分析 
1.1现有工艺流程 
现有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厌氧+好氧工 艺。 流程说明: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均 匀水质水量;调节池废水经提升泵进人 UASB系统,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 UASB出水进入接触氧化系统,彻底去除 有机污染物;生化出水经过滤池排放。 1.2现有系统运行情况及分析 1.2.1由于草甘膦废水盐份过高,水 质不稳定,导致现有系统无法满足生产要 求。总结现有系统工艺流程,存在以下问 题: (1)高盐份母液废水没有经过脱盐预 处理,直接混合综合废水,导致生化系统 崩溃,微生物无法存活、增殖。 (2)综合废水没有经过有效的物化预 处理,系统负荷高,生化能力有限,无法满 足达标排放要求。 (3)综合废水生化处理系统末端没有 强化物化、生化处理措施,不能保证系统 稳定达标,没有保证措施。 1.2.2通过我单位技术人员现场调 查,现有系统还存在工程设计和设备上的 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有些设备年久失修,已经不能满 足生产要求,需要更换,比如部分生物填 料、阀门、部分管道等。(2)板框压滤机的 安装尚未完成,出水装置未安装完毕,另 外,考虑到操作工人操作方便,板框压滤 机需要增加基础抬高,并设置排水系统。 (3)需要设置专门的药剂、污泥堆放场地, 并设置防雨、排水措施。(4)风机的安装缺 少出口消音器,噪声无法满足相关标准要 求。(5)管道及部分设备防腐措施不够完 善,比如进水管、UASB出水槽等。(6)沉淀 池没有相应的污泥、污水消能装置(导流 筒)以及出水堰等,会导致污泥沉淀不完 全,出水携带大量悬浮物或者生化污泥。 1_3改造工程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废水处理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 多种学科技术,受各种影响因素制约。本 研究小组在企业生产工艺以及废水排放 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总结该废水处 理改造工程重点、难点如下: (1)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达标处理 难度较大。(2)废水中过高浓度的盐分对 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废水中的氯 根离子超过3000m ̄L时,一些未经驯化 的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制,COD去除率 会明显下降;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 8000m ̄L时,会造成污泥体积膨胀水面泛 
起大量泡沫,微生物相继死亡。(3)高浓度 
有机物浓度对生化系统中微生物具有一 
定的抑制性甚至毒性,严重影响生化效 率。(4)现有处理设施常年不使用,有些设 备陈旧、不完善,需要更换或者新增。(5) 建设工期短,企业环保压力大,要求短时 间内完成工程建设。 针对本工程重点难点分析,本小组结 合大量工程实践经验,采用先进的废水处 理技术,将微电解技术、催化氧化技术与 生物技术结合,优化控制参数,主要从以 下几方面着手满足工程需要: (1)进行清污分流、浓淡分流,严格控 制进水污染物浓度,特别是COD浓度不 高于6000mg/L。 (2)将高含盐废水单独收集,单独处 理,避免混合后对综合废水造成不良影 响。 (3)采用先进的微电解技术,对综合 废水进行预处理;后续催化氧化技术与生 物活性炭技术作为废水处理保障措施,保 证处理出水稳定达标;采用新型生物工 艺,密切结合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引进高 效菌种,提高生化效率,特别是脱氮效果。 (4)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对部分设备 进行维修,更换部分设备。 (5)充分利用现在构筑物,不新建土 建工程;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保质保 量完成废水处理改造工程。 2工艺选择 生物技术是精细化T废水处理的主 要手段,传统的生物技术对有机物的脱除 效率在60%~80%之间,还有相当一部分 处理不能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其主 要原因是微生物收到这些有机污染物的 毒害和抑制作用。 物化法成为精细化工废水必选的处 理方法,正在精细化工行业环境保护中起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新方法也在不 断地涌现,他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精细 化工行业发展起到了都很大的促进作用。 母液废水含盐量较高,约在 200000mg/L左右,考虑到废水的达标处 理,并且结合废水中具有较大的氯化钠回 收价值,故该废水需要进行脱盐处理。母 液的蒸发处理保证冷凝水盐份低于 1000m#L。 微电解反应器技术主要作用机理为: (1)络合、混凝作用,微电解反应连续释放 的Fe 成为络合剂和高效混凝剂;(2)还原 作用,微电解产生的新生态氢使某些染料 的显色基团脱色;(3)氧化作用,微电解产 生一定量的新生态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可氧化一部分无机物和有机物。 
臭氧生物活性炭采取先臭氧化后活 
性炭吸附,在活性炭吸附中又继续氧化, 
充分发挥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的作用。 
3工程设计 
3.1 lT艺流程说明 
综合废水进入废水调节池,池内设置 
穿孔曝气管,鼓风曝气,改善废水生化特 
性。调节池废水经提升进入微电解池,池 
内保持酸性,利用铁碳微电池的作用去除 
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微电解出水中和、混 
凝反应,经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综合废 
水经提升进入A2/O生化处理系统,利用 
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厌 
氧_T艺采用UASB形式,池底设置循环泵 
布水装置,池顶设置三相分离器,兼氧生 
化池、好氧生化池内设置高效生物填料, 
兼氧池内设置穿孔曝气管,好氧池设置风 
机等。生化反应泥水混合物在二沉池中分 
离,上清液进入后续混凝沉淀处理,底部 
污泥经污泥回流泵输送至前端生化系统, 
剩余污泥至污泥浓缩池。生化反应出水进 
入混凝沉淀池,彻底去除废水中胶体污染 
物及生物污泥碎片,确保达标排放。 
3.2技术特点 
微电解技术作为预处理,能除部分有 
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B/C比可提高 
O.2~0.3左右;采用A2/O工艺,具有脱氮除 
磷效果,利用缺氧微生物能耗低,提高废 
水生化性的特点,引入高效菌种,培养优 
势菌群;采用高效生物填料,利用生物固 
定化技术;引入高效脱氮菌,氨氮负荷达 
到O.2kg/m3od;采用催化氧化技术,氧化难 
生化降解有机物,提高生化性;采用生物 
活性炭技术,利用活性炭吸附和生物再生 
的双重作用,确保废水达标排放;设置高 
效滤池一吸附池结合技术,为达标排放提 
供保障。 
参考文献 
I1]蔡腾龙.开广水处理【G].台北:正文书局, 
1989. 
【2]韩洪军,刘彦忠,杜冰.铁屑一炭粒法处理 
纺织印染废水[J】.工业水处理,1997,17 
(6):15—17.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2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