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aper.edu.cn - 1 - 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1 ——以电力企业为例 黄健柏,扶缚龙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E-mail:fufulong001@163.com 摘 要:政府对规制政策严格程度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在早期进行的投资,因此,受规制的企业能够通过策略性的投资来影响政府的这种行为。为减少排污税的支出,企业因此而减少排放使其低于社会最优水平。相比较而言,受数量规制的企业希望降低规制政策的严格程度。以发电企业的排污为例,探讨了政府规制制度,如政府的排污税等政策实施方式(通过税收方式或数量方式)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一个企业能够采取不投资的策略来降低减少排放的边际社会成本,同时也能够诱使政府减弱对企业的规制。 关键词:环境规制政策,发电厂商,投资行为,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407.2
1.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大面积缺电现象依然存在。电力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后的有效实施,使得我国电力市场的争夺空前激烈。随着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火电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其在市场争夺中成本负担越来越重。因此创造性的减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已成为中国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根据我国电力规划和我国环保政策要求,电力环保投资也将会不断加大,特别是对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要求新建燃煤电厂,必须安装脱硫设施;已建的燃煤电厂要分期分批完成减排措施。根据国家政策要求,于2003年7月1日起在火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明确各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允许排污总量和削减量,强制安装在线监测装置,严格监督管理。对超证排污的企业责其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限产限排,仍不达标的,由当地政府责令停产。今后,企业为了控制污染,要么在环保治理方面进行巨额投资,要么缴纳巨额的排污费用。 通常情况下,许多政府计划只有在企业进行成本高昂的投资时才具有效率。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案例,例如电力部门安装除硫装置、汽车制造商实施降低汽车废气排放或增加燃料效率的R&D,或石油公司建立精练厂生长无铅汽油等等。但是,政府要求企业投资的规制计划可能面临企业战略行为所引起的时间不一致问题(time-inconsistency problem)。因为企业可能通过选择不投资的方式来减少自身的成本,企业的这种行为同时也削弱政府规制的。换句话说,受潜在规制控制的企业认识到通过不投资,从而使政府规制政策的无效。政府通常在把纳税当作唯一的政策工具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在数量规制情况下,政府调整排放的水平;在税收规制的情况下调整单位排放的税收。 当企业企图通过改变他们的行为来规避规制政策时,则可信度问题就出现了。可信度问题的基本的观点是指在贸易保护等重要工作和公共部门的规制方面出现的政府威胁和承诺可能缺乏可信度。这些分析涉及投资的敲竹杠(hold up)问题——一个面对单一购买者的企业可能不会进行投资,由于它担心进行投资后购买者只愿意支付边际成本。对两个签订合约的公司和政府来说,这个问题对后者显得更加严重些,两个公司所签订的合约能够由法庭强
1本课题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厂网分离”条件下输电服务定价机制的经济分析与系统动力学模拟,
06BJY00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电力市场价格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应用研究,20030533040)的资助。 http://www.paper.edu.cn - 2 - 制实施,但是通常我们难以能够控告政府选择某种水平的税率和排放标准。 Damania(2001)对与我们所研究的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企图为较低的排放税进行游说的企业,如果达到预期的目的话,是如何导致投资不足的。Biglaiser、Horowitz和Quiggin(1995)在考虑了承诺的问题的情况下,对可交易的排污税许可证的情况进行考察。但是,他们假设污染的边际需求为常数。该假设得到税赋是时间一致性的结论(由于税赋等于不变的边际需求),但是在许可证制系统状况下企业可能投资不足(由于增加投资可能导致政府减少投放许可证的数量)。Janaba(2000)也对政府在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方面是如何的无能为力的状况进行了考察。Janaba发现容量的增加降低了政府税收的边际收益,导致企业过度投资。 因此本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政府规制制度,如政府的排污税等政策实施方式(通过税收方式或数量方式)对投资行为的影响。鉴于Janaba把纳税当作政府当作唯一的政策工具,我们考虑通过数量来进行规制,对两种规制制度(税收或数量规制)进行比较,考察电厂决策时机问题,从而选择更加有效的政府规制制度。 本章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为了对两种规制制度(税收规制或数量规制)进行比较,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首先提出了我们分析的假设和构建我们分析的基本模型;文章主要分析两种规制制度——税收规制或数量规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因此,在第三部分,分析政府(规制者)采用庇古税政策对企业行为影响;第四部分则分析了政府(规制者)采用数量规制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在第三、四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对数量规制与价格规制两种规制政策效率比较,作为文章的第五部分;最后一部分为结论。
2.基本假设和模型构建 这里我们主要对两种规制制度——税收规制或数量规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与前面所讨论的模型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假设企业在政府设定税率和数量之前和之后都能够降低排放量。为了强调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首先考虑单一企业受规制的影响。实际上,当超过一家企业受同样规制的影响时,每个企业基本上卷入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博弈问题——任何一家企业的投资都将对施加在其上的规制产生影响,同时(如果规制是完全没有差异的话)也对施加到其他企业的规制产生影响。众所周知,从企业的角度看,纳什均衡结果表明了公共物品的投资不足,但是当企业数量众多且分散(atomistic)的情况时这种影响消失。 为了强调减税,我们假设减少排放的费用不会影响企业作为产量的函数的边际成本。烟窗式除尘器的建设和维持可以很好的接近这种假设。因此政府关于烟尘排放的政策能够影响企业的退出或进入的决策,并不是企业希望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我们进一步假设企业租金是充分的大以致于排放政策不会影响其进入或退出。当然,如果规制导致产量减少,我们的结果是不相同的。具体而言,排放税政策带给企业的成本要比等价的数量限制政策高,因此它更可能导致企业的退出。 在这些假设下,我们现在来考察下面的决策时机问题。在时期0政府实施某种形式的规制,或是税收或是数量。在时期1,企业进行减少排放不可逆投资。在时期2政府调整政策:在数量规制情况下,政府调整排放的水平;在税收规制的情况下调整单位排放的税收。在时期3,在税率规制的情况下企业选择超过在时期1投资时的排放减少水平。在数量规制情况下,企业在时期3不进行投资决策。我们寻求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2.1企业减少排放量的成本分析 http://www.paper.edu.cn - 3 - 我们假定发电厂商的排放量以两种方式减少。 第一种是要求进行不可逆投资。例如,发电厂安装高烟窗或带除尘器的烟窗。这项投资在时期1进行,在随后的任何阶段减少fq单位的排放量。在时期1的成本为)(f
qF,且
0'>F和0''≥F。
第二种减少排放量的方式不要求进行投资,但只是在时期3支付一笔费用。例如,可以通过燃烧低硫煤来减少硫的排放。在时期3可变排放减少水平为v
q;因此,在时期3总的
排放减少水平为vf
qqq+=。这种可变减少水平的成本为)(vqV,且0'>V和0''≥V。
在企业只关心它自身的利润的情况下,排放量是一个外生变量。我们假设企业进行产量的决策和减少排放量的决策是分离的。因此,我们主要关注排放减少量的决策。为了简化,假定瞬时贴现率为0,排放量的减少只发生在时期3。企业的私人成本包括其支付的排放税加上它排放量减少的成本:
⎩⎨⎧−−++
=
数量限制情况下税收机制情况下0)1()()(
),(
vfvf
vfqqtqVqF
qqPC (1)
式中t是在税收机制情况下每单位排放量的税率。企业能够完全可预测,并完全了解在时期1它对fq的选择是如何影响时期2的规制政策的。
2.2政府(规制者)的目标函数分析 政府(规制者)的目标函数是企业的利润与政府的税收之和减去污染造成的损失。由于产量和减少排污的决策是分离的以及任何税收的支付纯粹是一种分配,因而该目标可以简化。所以政府(规制者)的目标函数为企业减少排污的成本与在时期3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之和最小。水平为e的排放量所造成的社会损失为)(eD,且0'>D和0''≥D。当排污减少量
为0是排污量为1。那么排污减少量q所造成)1(qD−的社会损失。政府(规制者)的最小
社会成本为 )1()()(),(vfvffvqqDqVqFqqSC−−++= (2)
政府(规制者)所采用的政策工具为价格规制情况下的税率t,以及数量规制情况下的可变排污减少量vq。在政府(规制者)设定税率和数量时,企业已经进行了数量固定排污设备的投资,所以政府(规制者)所要考虑的仅仅是可变成本和污染损失。 在求解上面所提到的博弈的子博弈完美均衡之前,对有效结果进行描述是很有用的,也就是社会规划者问题的解,即使方程(2)最小化的fq和vq的集合。在的文章后面各部分,我们通过假设三个函数F、V和D中至少有两个严格为凸来保证内解的存在。最有解要求排放减少量所产生的边际成本与排放所造成的边际损失相等,即 )1()()(**'*'*1vfvfqqDqVqF−−== (3)
其中社会最优值用上标*表示。由于三个函数F、V和D中至少有两个严格为凸,二阶条件满足。0>vq和0>fq有效的充分条件是)0()0(FV=,这里0'>F并且0'>V。我们
假设有效时fq和v
q一定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