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dTheor&PracVol.24,No.5,Mar2011 2011年第24卷第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不良反应
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李纪伟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 301900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11)05-0518-02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系自猪脑中提取制
得的对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具有作用的物质。其分子
式为:C73H130N3NaO31或C75H134N3NaO31,分子量:
1568.84或1597.18。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血管
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及帕金森氏病。作
用机制可能是阻抑氧自由基产生过多的损害,减少
脑出血的发生;减少脑出血对Na-K-ATPase的抑
制作用,增强HSP70和TGF-β的表达;降低谷氨酸
含量和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等[1]。
1 不良反应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不良反应主要是用
后出现皮疹反应。邝俊健等[2]报道单唾液酸四己糖
神经节苷脂致过敏性皮疹1例。此外,还有文献报
道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致其他不良反应。
肖文凯等[3]报道2例,1例为91岁男性帕金森病患
者,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
滴注10min后出现寒战、心悸、头晕、全身冷汗,BP
由入院时的155/70mmHg(1mmHg=0.133kPa)降
至130/60mmHg。另1例为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合并脑缺血患者,静脉滴注60mg,滴注结束后5min
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寒战、四肢厥冷、全身冷汗、神
志淡漠,BP由入院时的155/80mmHg降至90/
60mmHg。2例患者经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消
失,停药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刘晓燕等[4]报道,1
例38岁女性患者因患脊髓血管畸形住院,静滴单唾
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1h后患者突发寒
战,面色发紫,体温升至39.9℃,立刻停药,给予抗
过敏药,2h后患者寒颤停止,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自
述无不适感觉。Landi[5]等报道了24例与神经节苷
脂治疗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中15例患者使用
固定混合组分的神经节苷脂,9例接受单唾液酸神
经节苷脂(剂量不详),患者在3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节苷脂作为一种半抗原性的致敏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纯度不高,导致细胞膜上与
神经节苷脂性质类似的高分子杂质[6],与体内蛋白、
多肽及糖等大分子载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成为抗
原产生特异性抗体[7],引起一系列信号转导因子活
化,激活T细胞(主要是Th2),能够参与变态反应
的发病过程,引起抗原抗体反应[2,8]。
2 临床应用
2.1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损
伤 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在综合性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可有效逆转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脑病的病理过程,阻断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
发展,促进受损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对改善临床症
状、缩短病程、减轻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提高治愈率、
降低致残、致死率等有积极意义,是目前治疗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药物,有临床应用价值[9]。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
性疼痛有较好疗效[10]。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
苷脂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还发现其对因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昏、眩晕具有明显改善作
用[1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是治疗慢性脑
血管硬化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较好药物之
一[12]。用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神
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3]。
2.2 对帕金森病的治疗 邵震宇等[14]报道,1例
65岁男性帕金森症患者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
节苷脂200mg静脉滴注,1次/d,2个月为1个疗
程,共3个疗程。治疗后患者UPDRS运动评分明
显改善,其中肢体强直和运动过缓评分改善最为显
著,生活运动评分显著提高;该患者的简单反应和运
动时间显著改善。患者自述偶有心慌、长期应用后
牙龈有少量出血。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通
过以下途径治疗帕金森病:(1)减轻或逆转衰老所引51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4卷第5期 Vol.24,No.5,Mar2011JMedTheor&Prac
起的诸如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能量异常和自由基生
成增多,造成细胞损伤和凋亡;线粒体DNA(mtD-
NA)突变,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并通过影响能量代
谢和自由基代谢进一步引起细胞损伤和凋亡等病理
生理改变;(2)抗氧化作用:①外源性神经节苷脂进
入神经细胞膜,促使膜蛋白磷酸化,与钙离子结合防
止其内流,从而保护膜稳定性,减少自由基生成;②
神经节苷脂可直接嵌入受损神经元细胞膜中填补膜
缺损,还可以通过其信息传递作用促使受损神经元
增强自身修复能力,从而打断自由基-细胞膜过氧化
脂质-自由基这一恶性循环,因而也就减少自由基的
生成。此外,神经节苷脂还通过促进神经发生分化、
促进突触和轴突生成等发挥作用[15]。
2.3 联合其他药物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新生儿窒
息后早期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
丹参作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早期干预性治
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目前,因单唾液酸四己糖
神经节苷脂用于临床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
经验较少,故其治疗的具体有效剂量、疗程等还有待
进一步的研究[16]。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比单用上
述2种药物效果理想。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
缩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昏迷时间,提高生存
率[17]。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巴曲酶
可能有改善微循环,营养和保护内耳终器,可作为治
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8]。
总之,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用于治疗血
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及帕金森氏病,
临床医师在临床应用中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其
不良反应。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具有较好的
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志耘,张文萍.我国对神经节苷脂中GM1研究的进展〔J〕.天津药学,2003,12(15):45-49.2 邝俊健,吴丽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皮疹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08,8(7):510.3 肖文凯,骆雷鸣.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致严重过敏反应
2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3):212-213.4 刘晓燕,于馨,郝晓佳.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1例〔J〕.抗感染药学,2007,4(1):55.5 LandiGD,AlessandroR,DossiBC,etal.Guillain-Barresyundr-omeafterexogenousgangliosidesinItalia〔J〕.BMJ,1993,307(6917):1463-1464.6 张新波,汤乃梅,张席锦,等.神经节苷脂纯化方法的改进〔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2,19(6):477-478.7 许正爱,刘艳荣.静脉输液药物致小儿不良反应80例原因分析〔J〕.吉林医药,2006,27(6):670-671.8 徐军,孙义华,杨霞峰.神经节苷脂致敏兔后其抗体及细胞因子的
动态变化〔J〕.海南医学,2006,17(8):126-129.9 赵幽燕,平鹦,封云,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J〕.药物与临床研究,2010,18(1):67.10 张超群,李晓苗,李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J〕.陕西医学杂
志,2010,39(7):829-830.11 周翠英,骆文龙.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为主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36例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3):327-328.12 方要红,周公民,胡丽华,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GM1)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09,29(9):82-84.13 杨君平.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3):52-53.14 邵震宇,刘忆林,姜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帕金森病1例〔J〕.医药导报,2004,23(9):657.
15 刘长仁,林桂花,郭庆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帕金森病个案报道〔J〕.中国实用医药,2010,4(5):181-182.16 杨杰,吴婕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J〕.广州医学,2005,26(8):1148-1149.17 谭鑫,张宗平,吴岫平,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用醒
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18(12):63-64.18 张仲华,师秀萍,桂训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26(1):28-30.
收稿日期2010-12-07(编辑 江山)
(上接第501页)
preventstheproximalaccumulationofneurofilamentproteinsinsensoryneuronsofstreptozocin-induceddiabeticrats〔J〕.Diabe-tes,2003,52(9):2372.6 ZhuXP,ZhouZG.Clinicalobservationofcombinedtherapeutic
effectofprostaglandinE1andmecobalaminon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J〕.HunanYiKeDaXueXueBao,2001,26(4):343.7 YagihashiS.Pathologyofdiabeticneuropathy;areviewfromtheupdatedliteratureofthelast10years〔J〕.NipponRinsho,2002,60(Suppl10)∶204.8 ZochodneDW,ChengC.Diabeticperipheralnervesaresuscepti-bletomultifocalischemicdamagefromendothelin〔J〕.BrainRes,1999,838(1-2):11.9 CameronNE,EatonSE,CotterMA,etal.Vascularfactorsandmetabolicintractionsinthepathogenesisofdiabeticneuropathy〔J〕.Diabetologia,2001,44(11):1973.10 刘嵋,张金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6,12(1):37.收稿日期2010-12-07
(编辑 江山)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