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 2009.3 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供给分析 ◇技术发展和创新成果的运用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外在供给条件 互联网、无线通信、卫星发射、宽带、数字电视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3G、4G技术和数字流媒体的广泛应用,数字文化、信息、娱乐产品的不断涌现,以及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外在动力。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不再是一种孤立的计算工具,而变成了新媒体信息共存的平台,可以实现全球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利用更加便捷,信息产品的开发更加深化。数字媒体的存储功能使文本的保存、加工、修复、上传与下载更加便捷;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实现个性化点播、专题分播、重播、编排创新;将模拟转化为数字的应用可以永久保存一些珍贵的模拟信息资源;数
据查询与搜索功能方便受众的学习、交流与挑选;未来音频与视频搜索技术的研发成功,将使人们更加方便地找到电视广播节目。尽管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强大支持,但作为应用技术的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更需要企业研发机构的参与。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既是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前提,又需要新媒体产业的繁荣发展作支撑。
◇宏观政策支持提供了制度供给国家在《“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强调要“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鼓励扶持民族原创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拓展民族网络文化发展空间”,提出“鼓励自主研发数字内容、数字传播、数字服务 终端的产品和装备,开发数据处理、存储、传输、下载、适用互动等数字出版的增值业务,扩大数字出版的产业群体”。这些都表明国家已经把数字化出版与传播作为传媒业现代化的重点之一,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供给和制度保障。
◇关注民生、通畅民意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民生、通畅民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新媒体的发展不但为普通百姓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多种渠道,同时也成为普通百姓向党和政府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比如,在“十七大”报告起草与征求意见过程中,国家领导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点击新华网,了解民意,关注民生。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消除信息差距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而信息的主要特点就是其时效性。快速、方 我国新媒体产业市场分析 □撰文/黄传武 有 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新媒体产业市场总值为1140亿元,占传媒产业总值的近三分之一。其中,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两大板块均实现了较快增长。移动媒体包括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短信、手机游戏、移动电视等;网络媒体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网络视频、博客、各种下载业务等。2007年,我国传媒产业的总产
值为4810亿元,新媒体所占比重为28.07%,约为1350亿元;2008年,我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约为5440亿元,新媒体所占比重将会继续上升。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而且以全新的产业模式推动着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新媒体产业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成果,融合了多种产业技术,必然会对生活、通信、传统媒体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产业。根据经济学原理,一个产业的发展是由市场供需双方的作用共同决定的。因此,要了解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发展动力,需要从供需双方进行分析。
便、优质的数字传播技术几乎能使数字信息覆盖各个角落,使受众者能够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查阅信息,减少信息时效性对受众者的约束。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产业技术传输成本的相对降低,人们能够容易地得到更多的信息。电子报刊、电子期刊、电子书、网络视频、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手机电视、手机短信、手机WAP等都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PDA、MP4等获得,提高了信息的受众面,能够有效消除信息量的差距。同时,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成本的降低,发展新媒体可以使边远农村地区的信息丰富起来,让那里的农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发展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当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种新媒体形态与传统文化产业的结合,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制作方式和传播平台,增加了文化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内涵,提高了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同时,在新技术发展的支撑下,新媒体形态的产生和大规模应用都会与其他产业在边界上融合,从而催生一个“族群”式的新兴产业群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韩国的游戏产业、日本的动画产业、英国的无线音乐产业等等。这说明了新媒体相关产业的巨大潜力和迅猛发展势头,己经在文化产业总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新媒体产业的绿色环保性以及高关联性,能够促进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许多地方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如北京大兴的新媒体产业基地、湖南的动漫基地等。
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需求分析◇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需求 传媒业是传播正确舆论导向、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渠道。而目前传媒业的 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即利用 数字传播技术来传递信息。因此,在 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要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主动性、个 性化、移动化特征,正确引导与规制 新媒体的发展,为建设正确的舆论导 向、繁荣的文化市场、丰富的文化精神 生活服务。 ◇潜在的广告市场的需求 随着WEB 2.0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范围的扩大,互联网媒体在网络营销 方面的盈利模式越来越成熟。新媒体 作为互联网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营销传播的能力与价值正在逐步得到 认同,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营销机构 的关注,近年来其市场规模也保持着 高速增长的态势。近期由iResearch艾 瑞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 国广告市场的整体规模约1900亿元, 其中网络广告约为185~190亿元,占 比约10%。另据相关数据显示:互联网 所占广告市场的份额由2006年的5%上 升到去年的11%,且在2009年有望超 过13%。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于2008 年10月份发布报告预测,中国互联网 广告在2009年的增幅将达到40%,市 场规模也将增至52亿美元。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新 媒体呈现移动化趋势,其分流传统媒 体的广告资源和用户资源更加明显, 盈利模式日趋多样化。因此,新媒体 的网络营销能力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策 略,企业逐渐将投向传统媒体的营销 费用转而投向新媒体,为新媒体的发 展提供了需求动力。 ◇国际资本投入的利好基础与 需求 据业内人士估算,当前,国际资 本约有60亿美元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切 口进入与媒体有关的产业。在某些领 域(比如广告市场、节目制作市场已有 外部资金进入,但是由于传统媒体增 值乏力,加上政府的监管比较严格, 还远没有达到资金可以自由进入的境 地。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会对本 国的媒体产业施以政策壁垒,使得传 统媒体已不能让投资方产生更多的投 资兴趣。因此,新媒体便成为投资的 热点,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利 好的环境基础与需求。2005年,博客 中国、猫扑、天涯等大型社区网站相 继获得了千万美元以上的风险投资; PPlive、POCO等网络视频、电子杂志 的领军企业也相继获得了大批风险资 金。2006年,PPLive又获得了SBCVC(软 件银行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和BlueRun 创投基金共计千万美元的投资。近年 来,中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 中华网、Tom网、百度等网络媒体在海 外成功上市,使得新兴媒体及互联网 行业不但被普通投资者所关注,而且 被众多国际投资巨头纳入投资计划之 中。2006~2008年,6.1亿美元的风险 投资被分众传媒、世通华纳、巴士在 线、郁金香传媒、华视传媒、航美传媒 等16家新媒体分食,其中,车载移动 新媒体和户外LED大屏幕获得的投资 额比重较大。 综上所述,新媒体作为新技术的 产物,存在着强大的供给动力和需求 潜力。新媒体的广泛运用,给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拓宽 了人们的视野和信息渠道,丰富了人 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思想文化的 新阵地,宣传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 同时,在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中,出现了 技术与内容的整合、运营与制作的整 合、跨行业与跨媒体的整合,甚至跨区 域的资源整合等等。通过整合,将充 分运用各种类型的新媒体的传播平台 和传统媒体的权威内容资源,以及新 型的传播模式,取得信息传播效果的 最大化,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统一。因此,加快新媒体产业的发展, 不但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 繁荣,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2009.3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