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血分论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

浅谈“血分论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

பைடு நூலகம்
5 3
胃以滋血之源 , 养 肾气 以安血之室 , 知斯 二者 , 则尽 善矣 。 ” 是为 君药。仙灵 脾味甘性 温 , 归肝、 肾二 经 , 有温 。 肾壮 阳 , 益精 补髓 之效 , ( 本经 ) 谓仙灵 脾 “ 主阴痿 , 绝 伤 ……益气 力 , 强志 ” 协助 君药温’ 肾壮阳 , 以补 肾阳之不 足 ; 女贞子 味甘苦 , 性凉 , 归肝 、 。 肾 二经 , 本品善补肝 。 肾之 阴。《 本 草备 要》 谓女贞子“ 益肝 肾, 安五 脏, 强腰膝 , 明耳 目, 乌 须发 , 补风 虚 , 除百 病 ” , 助君 药 滋 肾益 阴, 补 肾阴之不足 。二药 相配 , 有 阴阳双补 之要 。《 景 岳全 书》 所 论“ 善补阳者 , 必 于 阴中求 阳, 则 阳得 阴助而生 化无 穷 ; 善 补 阴者 , 必于 阳中求 阴, 则阴得阳升面源泉不竭 ” 。制首乌 甘 、 涩, 微温, 归肝 、 。 肾经 。有 补益精血 , 固肾乌须之功。《 本 草纲 目》 谓 “ 此物气温味涩 , 苦补 。 肾, 温补肝 , 涩能 收敛精气 , 所 以能养血 益 肝, 固精益肾 , 健筋骨 , 乌须发 , 为滋补 良药 。不寒 不燥 , 功在 地 黄、 天门冬诸药 之上 ” 。以上 三药 , 共为 臣药。当归 甘温 质润 , 既能补血活 血 , 又 能 调经 , 为妇 科要 药 ; 白芍 苦 、 酸、 甘、 微寒。 归肝 、 脾经 , 有养血 调经 之效 ; 枸 杞子 甘 、 平。归 肝 、 肾经 , 有 补 肝 肾, 益精血之 功 ; 人 参甘 、 微苦, 微 温。归心 、 肺、 脾经 。有 大 补元气 , 生 津 安神 之 功 ; 红 花辛 、 温, 归心 、 肝经 。本 品辛 散 温 通, 专人血 分 , 功 能活血祛 瘀 , 通 调经脉 。以上诸 药共 用 , 有补 肾, 养 血活血 , 营 养 卵巢 之 功 , 共 为佐 药。牡 蛎 味咸 、 涩, 性 微 寒, 归肾 、 肝、 胆经 , 有益 阴潜 阳, 镇 惊安神之 功 , 本 品味咸质 重 , 咸 以入 肾, 重 以沉降 , 能引诸药入 ’ 肾, 直达病 所是为使 药。诸药 配伍 , 既温肾阳 , 补 肾阴 , 又养血 和血 , 使 阳生 阴长 , 气 充血 沛 , 阴平 阳秘 , 脏腑 功能恢 复正常 , 经候 自能如期矣。 笔者认为 , 虽然 崩漏 的主要病 机是 冲任 不 固, 不 能制约 经 血, 使子宫藏泻 失常 , 导致 崩漏 的常见病 因有 脾虚 、 肾虚 、 血 热 和血瘀。但其病机特点是 “ 阴不 足 , 阳搏之 , 血 煎熬 ” 即虚、 热、 瘀三者致病。崩漏 之治 , 主要抓虚 、 热、 瘀三个 方面 , 尤重在 虚 , 。 肾虚是其本。古有塞流 、 澄源 、 复旧三法 , 然此三法 在具体运 用 上不能截然分开 , 应塞流 、 澄源 同时并用 , 澄源、 复 旧并 而施之 。 三法中 , 澄源是关键 , 它贯穿崩漏治疗 的始终 。对崩漏 的治疗 , 不仅以经期止血为 主 , 更 重要 的在 于血止后 调理 气血 冲任 , 恢 复脏腑生理功能 , 才能达 到根本 治愈的 目的。同时强调在暴 崩 大出血的情况下 , 尤 须辩 证 , 反对滥 用炭类 止血 之品 以免 留瘀 之弊。崩漏 中 , 笔者常常喜用蒲 黄 、 三七 二药 , 且 生熟各半 。认 为蒲黄 、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 , 收敛止血之 功 , 并 能收缩子 宫。古 人谓蒲黄生则行 , 熟则凝 , 二药相须 , 生 熟互参 , 寓通于 涩 , 既 能 固涩止血 , 又能活血化瘀 , 验 之临床 , 确有 良效。
2 0 1 4年第 4期
多, 经期延长 , 经 B超提示 : 子宫 8 . 0 X 7 . 5 X 5 . 7 C M, 后壁有 4 . 0 X 3 . 7 X 3 . 1 C M 暗区 , 诊 断为 “ 子宫肌瘤 ” 。此 次月经 3月 1 4日 来潮, 始 则量少 淋漓 , 昨 日起突然 量多 如注 , 狂 行不 止 , 且有 血 块, 色暗, 伴头 昏乏力 , 心 慌气短 , 舌 暗 有瘀 斑瘀 点 , 苔 薄脉 弦 , 证属宿瘀 内 结 , 血不循经, 治 以益 气 化瘀 止 血。方 用 生 黄 芪 3 0 g , 条人参 2 0 g , 白芍 2 0 g , 生地炭 2 0 g , 山药 2 0 g , 益母 草 2 0 g , 赤 石脂 1 5 g , 禹余 粮 1 5 g , 生 炒蒲 黄 各 1 0 g , 生熟三七各 3 g , 茯 神 1 5 g , 焦 山楂 1 5 g , 炙甘草 5 g , 5付 。服上方后 , 经遂 净止 , 续进 前 方去 生地炭 、 赤石脂 、 禹余粮加花蕊 石、 生牡 蛎 以善其后 。门诊 随访 三月 , 经期 正常 , 血崩 未见 复发 , 此乃 宿瘀 动血 , 兼气 虚 失 摄 。方中生黄芪 、 条人参 、 山药益气摄 血 ; 蒲黄、 三 七化瘀 止血 ; 赤石脂 、 禹余粮 收涩止 血。如此 相伍 , 行 中有 止 , 补 中有 消 , 俟 其气 机畅 , 瘀血去 , 脉道通 , 故经候如常矣 。 3 止血为标 调经是本 崩漏 的发病是 肾、 天癸 、 冲任、 胞宫 生殖 轴 的严重 失 调 , 其 主要病机 是冲任不 固, 不能制约经血 , 使子 宫藏泻失 常。《 景 岳 全 书 .妇人规 》 明确指 出: “ 崩漏不止 , 经乱之甚者 也” 。针对崩 漏 的病理 特点结合 临床实 际 , 崩漏治 疗不 仅 以经 期止 血为 主 , 更重要 的在于平时 调整月 经周期 , 恢 复排 卵功 能 , 才 能达 到根 本治愈 的 目的。许 某某 , 1 5岁 , 2 0 1 2年 3月 6日初诊 。患者 1 3 岁月经初 潮 , 周期 不规则 , 经期 长 , 时而 量多 如注 , 时 而淋 漓不 净, 有时半月 1 月方净。曾在多家 医院妇 科治疗 , 效 果不显 , 基 础体温单 相。本次 月经 2月 2 3日来潮 , 量多淋 漓 , 色 淡质 稀 , 时有腰酸腹痛 。伴 头晕 乏力 , 心慌 气短 , 食 少纳 呆 , 舌 淡苔 白, 脉沉细弱 , 此乃脾 肾两虚 , 冲任失 固 , 治 当补 肾健 脾 , 固 冲摄 血。 拟方 : 红人 参 1 5 g , 生黄 芪 2 0 g , 山药 2 0 g , 山茱 萸 1 2 g , 炒 白术 2 0 g , 补骨脂 1 5 g , 巴戟 天 1 5 g , 熟地炭 2 0 g , 阿胶 1 5 g ( 洋化 ) , 生 炒 蒲黄各 1 0 g , 三七粉 4 . 5 ( 兑服 ) , 炙甘 草 5 g , 5剂 。3月 1 1日复 诊, 服上方 5剂后 , 月经基本干净 。唯 患者仍感 头晕腰 酸 , 倦怠 乏力 , 纳食较差 , 舌 淡少 苔 , 脉细 弱。血虽 已止 , 但 脾 肾之 虚 尚 未恢复 , 治宜补 肾健脾 , 调理 冲任 , 以善 其后 。运用 调经保 坤丸 ( 自制方 ) , 坚持 服用 3个月经周期 , 诸 症悉除 。月经 周期 、 经期 正常 , 基 础体温双相 , 随访半年 未复 发。方 中大 豆异 黄酮 是从 黑( 黄) 大豆 中提取的精华 , 富含植 物雌激 素 , 《 本草 汇言》 载黄 大豆能“ 润脾燥 , 消积 痢” , 黑 大豆 能 “ 润 肾燥 、 止 盗 汗” 。故 大 豆异黄酮补 肾健脾 , 补肾为固冲之本 , 健脾乃 益血之源 , 本 固血 充, 其经 自调。《 景岳全 书 .妇人规 》 说: “ 调经之要 , 贵在补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