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海问题论世界局势摘要:继5月底以来,对南中国海有主权争议的中国与越南接连爆发海上摩擦与激烈的口舌较量,随后越南前天宣布将于周一在有关水域举行实弹军事演习,进一步拔高对立姿态。
从日益紧张的南海问题上,分析世界各方利益团体对此的态度,以此来判断世界局势依然不稳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
各方就复杂的南海问题的表态和立场,可以更加明显的看到新的炮舰主义和以新殖民主义为特征的干涉主义在左右国际局势的发展。
但国际局势的总体多极化走向依然有着稳定势头朝前发展,动荡、发展、多极、霸权、平衡依然是国际局势的关键词语。
关键字:干涉主义南海问题霸权主义多极化一、南海问题的现状南海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其主权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问题,但从1967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指出,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和委内如拉加上墨西哥湾附近和美国东南部沿海油矿的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南海除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蕴含丰富的矿物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有丰富的锰、铁、铜、钴等三十几种稀有金属和两千多种海洋生物。
除此之外,南海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踏实连接东南亚——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中东地区的重要航道,占世界海运量一半以上,每天过往船只平均达270多艘,更是日本、韩国、台湾等重要的外贸航道。
南海如此重要的地理战略和资源战略加上南海问题的日益国际化是南海问题变得日益复杂。
南海问题本来是中国和东南亚几个国家的争端和分歧,我国自从1974年得“西沙自卫反击战”一举收复所有西沙群岛岛礁。
越南从一九七三年开始就开始抢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岛礁。
一九七五年四月,北越打败南越后立即抢占了这些岛屿,到1998年已经先后抢占了我国南沙群岛29个岛屿之多。
菲律宾1970—1980年先后抢占南沙群岛九个岛屿,马来西亚从1983—1986年共侵占我国十个岛礁。
目前南海问题的集中点就在南沙群岛,除这几个拥有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国家外,对外宣称对南沙群岛拥有部分或全部主权的国家有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随着南海的石油资源的地理优势的价值不断升级,使得日本、印度、美国等国家都想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复杂化以此来分一杯羹。
加上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发展和军事政治实力的增强,使得南海内部各国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增加,担心单凭单方面力量已经难以与中国抗衡,也想借助美国等势力力图是南海问题国际化。
二、霸权主义左右国际局势发展自从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一超多极方向发展,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继续维持老大的位置,但随着中国等几个经济体的崛起,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日益被美国当做潜在的威胁和竞争对手。
遏制中国成为美国维持霸权和为此实施霸权主义的作战场。
在当今世界,石油作为重要的经济和国防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的运输问题坐视不理,美国、日本和印度对南海问题的介入也主要是担心一旦中国控制南海,就会遏制住美日的石油命脉,这也会使美日遏制中国的战略破灭。
因此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更加希望使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复杂化,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挫伤,但元气未伤,但其谋求单极世界的势头仍然为减,当今世界的各种热点问题,如伊拉克问题的后遗症、巴以问题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局势的紧张、利比亚局势混乱等问题上虽涉及各种复杂的因素,但与霸权主义的干涉密切相关。
在对待南海问题上,美国依然摆出强劲的老大派头来指指点点。
中越的南中国海主权争议,已非一日。
近年相关争议更为尖锐化,期间双方始终各说各话,越南指责中国挟日益增长的海上力量,加紧驱赶在南中国海活动的越南石油勘探船。
中国则认为越南、菲律宾等邻国多年来占据不少中国宣布拥有主权的岛礁,并联合西方国家大量开采油气资源。
,中国强烈反对越南将南中国海问题“国际化”,越南则是争取美国与周边国家介入。
单纯依靠越南自己的实力是难以与中国抗衡的,他之所以希望美国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到南海问题对美国的战略意义,作为经济和军事弱国除了抱美国这棵大树外,似乎也别无选择或者这是最好和唯一能使南海问题国际化以求得最大利益化的最好做法。
至于对美国如何做出表态,至少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的时候已经不能不考虑到美国的干涉和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际局势的现状,即霸权主义和以新殖民主义为特征的干涉主义正在左右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
三、多极化趋势势不可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关系仍然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目前左右国际关系的更准确应该说是几个大国或经济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其中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东盟、印度等几大经济实体。
特别是这几年中国的迅猛发展更使得欧美等国对中国有了新的的态度和重视。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引起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从而进入了新的不稳定和动荡期。
中国所特有的经济体制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可谓受到的冲击力很小,或者说中国已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是幸运的和有能力的。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在的巨大市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很多国家都寄希望在中国的大市场上求的一席之位,以图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因此这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欧美各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力巨大,经济有所下滑,失业率也在上升,欧美各国在对待中国的各方面问题上已经不能不顾虑中国的影响和他们自身在中国的利益。
美国因经济危机压力目前转向防守,以地缘政治追求各区域力量平衡,欧盟以一体化面目视人,内部则矛盾重重,特别是近来希腊金融危机造成的问题给欧盟内部团队造成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全球化和一体化,因此世界各国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尤其是美国已经没法在搞单边主义和一言堂,各方面的利益均衡应该是其考虑的首要关键。
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态度已经从直接干涉和指责发展到合作以及谈判,这充分的说明了世界局势的角逐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目前世界格局已经从美国独霸演变为世界大国之间的较量和角逐。
中国要想在世界局势的较量中处于上游,唯有继续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之路,加强政治建设,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要冷静处理,努力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力图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两国利益的相悖是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中美、中俄、美伊、美日、巴以、印巴等国之间的关系,无论怎么变化和调整,归根到底是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纵观这次南海问题,虽然越南极力希望美国出来干涉,从而给中国造成压力,并希望在美国的帮助下在南海问题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分割。
但美国对此的态度并不明朗,他一方面希望南海问题越乱越好,这样美国才能“及时”插手,来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顾及中国的影响力和中美之间的利益与合作。
这一切都是以本国的根本利益为基础来制定和权衡各方利益,以求本国最大利益最大化。
四、和平为主流,局部依然动荡两极格局结束以后,世界性的大战已经销声匿迹,但局部的动荡仍然此起彼伏。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虽很快结束,但其留下的后遗症依然困扰着人们。
巴以冲突、印巴冲突持续不断,最近的利比亚战争有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中国周边也存在着动荡的不稳定因素,先从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看起:韩美军演,钓鱼岛时间。
2010年美国联合军演进入第二天,两国出动舰载机等武器进行了高强度的战术训练,美国并为此出动了“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
朝鲜媒体当天发表评论,称美韩联合军演是“新挑衅”。
而转眼关注的与中国息息相关的钓鱼岛事件有成为国际和国人新的关注焦点,每当中国渔政船出现在钓鱼岛海域,几乎都会引发日本政府以及媒体的强烈关注,日本电视台多次播放了中国渔政船巡航钓鱼岛时的画面,并且强调了“中国渔政船的先进性”,这也看出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想谋求军事大国的想法,日本也想正常参与国际军事行动,拥有自己的合法军队,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日本仍然是战败国,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只能拥有自卫队。
这也是日本以美日同盟为基石的对外关系的重要原因。
日本在制定对华政策时也不能不照顾美国与中国的利益互动,这种在全球化地经济发展中已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状。
这可以看出,大国关系的相对稳定是中国维持周边继续保持稳定的基础,中国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地,中、美、俄、日、印对地区总体形势发展影响举足轻重。
尽管上述国家关系有密有疏,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彼此利益相互交织,在竞争中力求保持合作,避免迎头相撞。
在这次南海问题上,虽然美日等国想在南海问题上插手,但仍然要从本国利益出发,权衡各方利益。
大国中越的南中国海主权争议,已非一日。
近年相关争议更为尖锐化,期间双方始终各说各话,越南指责中国挟日益增长的海上力量,加紧驱赶在南中国海活动的越南石油勘探船。
中国则认为越南、菲律宾等邻国多年来占据不少中国宣布拥有主权的岛礁,并联合西方国家大量开采油气资源。
而且随着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抬头,很多中国民众强烈质疑北京政府对越南过度忍让。
虽然摩擦和口角不断,但在各方权益制衡下,和平发展还是主流。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各方拿出诚意与耐心,以合作的姿态、通过沟通和协商妥善处理。
而中方所持,正是这样的态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方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愿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把南海建成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阮芳娥称,维护南中国海海域的和平、稳定和安全,符合该地区内外所有国家的利益,“国际社会为维护东海(越南对南中国海的叫法)海域和平与稳定所采取的一切努力都是受欢迎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专家王湘穗受访时说,他相信阮晋勇拔高姿态,是他处在国内压力下的一种反应。
越南寄望得到美国支持,是对形势的误判,以美国目前在经济状况与国际处境,美国的国际战略目标应该还是稳定为主。
因此,从南海问题上可以窥见当今国际局势的变化,各方的利益是摩擦的根源,同时各方利益的制衡也是朝和平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究竟南海问题朝那个方向发展,这也是不能妄加揣测的。
但中国要想维持和平的发展策略,除了依靠各方的利益制衡外,更重要的还是增强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南海问题上争取话语权,毕竟国力才是在世界局势中角逐的王牌。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合作的催化剂美国911事件后,防扩散、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国际关系日益紧密合作的催化剂,也成为了中美关系不断改善和加强的重要推动因素。
随着国际社会及地区国家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视,地区国家特别是一些大国已经把应对非传统问题的挑战视为增进合作,扩大影响的渠道和机会,积极探索并推动在多种框架和领域内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