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剧中常见的语言应用错误及其对中小学生语言应用的影响

影视剧中常见的语言应用错误及其对中小学生语言应用的影响

■ 文/ 153摘要:通过对近期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的剧目中的语言应用错误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产生语言错误的四种类型,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加以纠正,希望能够给广大的电视观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规范地用语言以正确引导。

关键词:影视剧;语音错误;词语应用错误;语法错误;文字错误当下,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影视剧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日益深入人心。

影视剧对人们的影响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不应忽视其在语言应用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

笔者通过对近期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的剧目中的语言应用错误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产生语言错误的四种类型,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加以纠正,希望能够给广大的电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们一些启迪:一、语音错误语音错误是影视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言应用失误现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受方言影响产生的语音错误方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很多具体字的音读上都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影视剧中用方言读音代替普通话读音的现象比比皆是,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1)忽然不害(hái)怕了。

(《少年包青天》)“害(hái)”是典型的东北方音,普通话的读法是“hài”。

2)要把你撞(chuàng)得鼻青脸肿怎么办啊?(《家有儿女》)“撞(chuàng)” 是典型的东北方音,普通话的读法是“zhuàng”。

3)你看不还在(z ăi)那儿挂着呢么?(《少年包青天》)“在(z ăi)”是典型的东北方音,普通话的读法是“zài”。

2、受北京话影响产生的语音错误北京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但不等于普通话。

北京话中有些字的读音和普通话的读音是有差别的。

在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误把北京话读音当作普通话读音的错误现象,这是应该特别注意的。

如:“室”这个字在普通话中读作“shì”,声调是去声,但是北京的方音却读作“sh ĭ”,声调为上声,而在很多电视剧中演员们都是按照北京方音来读这个字的,如:《家有儿女》中演员们经常说“教室(sh ĭ)”、“办公室(sh ĭ)”,实际应该读作“教室(shì)”、“办公室(shì)”。

3、由于多音字造成的语音错误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音字,这些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读音,而电视演员们常常会读错。

如:“樊於期”,这是战国末期一位著名的大将的名字,在这个专有名词中,“於”不能读作yú ,而要读作wū,而电视剧《食人鱼事件》的演员恰恰犯了这个错误。

与之类似的还有:“过”,这个字作为姓不能读guò,而应当读作guō,《羊城暗哨》中把一个人物的名字读为过(guò)士群是不对的。

我们中华民族姓氏众多,很多姓氏都有着特定的读法,所以应当特别注意。

如果说这些字的读音因为不常用而容易产生错误还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下面的一些错误就是不应当出现的了。

“处”:这是一个常用的多音字,这个字在表示地点、处所等意义的时候读“chù”,而在“处理”、“处置”这两个常用词中则应当读作“chǔ”,下列句子中的读法都是错误的:①下一步怎么处(chù)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②我全权处(chù)理。

(《新结婚时代》);③从轻处(chù)置。

(《薛仁贵》)“强”:表示强壮、强度等意义的时候读“qiáng”,而在表示迫使之意时读作“qi ăng”,所以“可这种事儿是勉强(qiáng----)不来的(《爱情二十年》)”,不是“勉强(qiáng)”,而是勉强“(qi ăng)”。

“卡”:在词语“卡片”中读“k ă”,但是在“关卡(《大宋提刑官》)”中就不能读k ă了,而应读作“qi ă”。

“卒”:《食人鱼事件》中男主角说了一句引用自古书的话“卒然临之而不惊”,这句话中一个关键的词被读错了,不是“卒(zú)然”,而是“卒(cù)然”,意思是“仓猝的样子”在古文中,“卒”是“猝”的古字。

“创”:表示“创造”之意读“chuàng”,表示“创伤”时读“chuāng”,所以不是“创(chuàng)口(《血色玫瑰》)”,而是“创(chuāng)口”。

“和”:是一个有四个不同读音的常用多音字,在成语“曲高和寡”中应当读作“hè”,而不应读成“曲高和(hé)寡(《炊事班的故事三》)”凡此种种,兹不一一列举。

4、受俗读影响产生的语音错误:一些在中古时期入声字和声母是浊音的平声字,在现代存在着两种读音,一种是普通话的规范读音,一种是相沿已久、流传甚广的俗音,在影视作品中,演员们往往按照后一种读音来念,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读音错误。

如:①只有我符合你的要求。

(《家有儿女》),“符”普通话的规范读音应为fú,不应读作fǔ;②直接影响到你上课质量啊!(《家有儿女》),“质”普通话的规范读音应为zhì,不应读作zh ĭ;③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新结婚时代》),“结”普通话的规范读音应为jié,不应读作jiē;④陈将军腹背受敌(《血色玫瑰》),“腹”普通话的规范读音应为fù,不应读作f ŭ;⑤我怎么敢违背呢(《少林寺传奇》)“违”普通话的规范读音应为wéi,不应读作wěi。

二、词语应用错误电视剧《盛宴》第28集中,秦宇的妻子对他说:“你这个市长还没有坐稳,就得意忘全了?”看罢不禁疑惑,语言中何来“得意忘全”一词?仔细玩味,“得意忘全”可能是“得意忘形”或“得鱼忘筌”之误。

“筌”,捕鱼用的竹器。

“得鱼忘筌”,捕到鱼就忘记了捕鱼用的竹器,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比喻一成功就忘记了成功所凭借的条件。

如:故目的既达,~,其手腕之峭紧敏捷又如此。

(清·梁启超《外交失败之原因及今后国民之觉悟》)该剧集中,秦宇依靠岳父的帮助才当上了源城市长,故此在其有了外遇之后其妻以“得鱼而忘筌”来讽刺他。

此外,“得意忘形”也是用来形容人一旦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忘乎所以,失去常态的,用在这一场合也比较恰当。

三、语法错误电视剧《亮剑》某集中,魏和尚和段鹏要出城,对守城的伪军说自己是良民,而那个伪军接着就说:“(凡是从这里经过的,)没有一个不说自己不是良民的。

”“没有一个不说自己不是良民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没有一个不说”是双重否定,相当于肯定,即相当于“大家都说”,后面又出现了一个“不”字,成了三重否定,就是“大家都说自己不是良民”,这与编剧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应去掉一个“不”,改成“没有一个说自己不是良民的”或者“没有一个不说自己是良民的”。

这里编剧显然是误用了多重否定。

(下转第144页)影视剧中常见的语言应用错误及其对中小学生语言应用的影响许秋华■ 文/ 144Y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数字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异同,同时对传统摄影的优势进行了论述,最后笔者对传统摄影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引起广大摄影爱好者对传统摄影的重视,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传统摄影的探索中。

关键词:数字摄影;传统摄影;发展伴随着网络时代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影像不得不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快速转变。

自扫描仪完成照片数字化或者底片数字化的过程以来,传统摄影在数字摄影的快速发展下,遭受了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讲究效率和时间的当前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数字摄影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广泛运用,使得传统摄影的运用逐渐数字摄影所取代。

对一部分专业的摄影者来说是如此,对普通民众来说更是如此,摄影者在数字化的潮流影响下,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摄影成为了关键。

一、数字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异同尽管数字摄影高效快捷的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且其简化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节省了非常可观的一笔人力和金钱资源。

而传统摄影,无论是在棚外,还是在棚内,摄影者即便是采用一次成像照片测试,但在进行拍摄时,在取像时却因曝光值的不同,需要多次重复拍摄相同的景象或者人像,以便能够从中选取最佳的照片使用。

随着相机数字化的推广,摄影棚内几乎所有的困扰都能够迎刃而解。

此外,传统摄影在对图像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处理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这与传统摄影图像本身处理难度较大有关。

相比之下,数字摄影就要简单得多,仅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饰即可,操作起来非常的简单。

但就算摄影无论朝着何种趋势发展,划分为各种流派,其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共同点。

那就是通过化学感光材料来成像。

但从一般人的认知上来看,所谓的照片就是通过镜头、照片实现底片曝光进而获取影像,在暗房对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尽管能够对照片的性质进行随意的更改,但在通常情况下,数的情况均仅仅是一种选择的步奏,基本上不会对其可信度带来影响。

数字摄影本身就自传统摄影发展而来,故其过程必然非常相似,大部分采用与传统摄像机的方式来完成取像,但仅是将照片保存在储备装置内。

光线在聚焦之后,并不能够在底片上成像,而是通过电荷耦合感应器将其转变为电流讯号。

这个讯号若未被转变为数字化,其实就如同录像一般将资料保存。

为此,尽管随着数字摄影的不断发展,其始终与传统摄影是有着密切关联的[1]。

二、传统摄影的优势尽管数字摄影已基本实现了全民普及,但其最大的优势快捷方便,同时也是其最大的劣势,其拍照行为仅仅属于一种拍照行为,而不能够称之为摄影。

当人们在使用这种快捷拍照的情况下,大量的视觉垃圾占领了我们的视野。

传统摄影作为一种技艺,作为一种艺术是数码摄影无法替代的。

传统摄影由于成本高,胶片本身的质感和加工者对影像的把控使拍摄者对于影像的态度更为认真甚至虔诚。

有工艺、技艺与劳动量的加入使得拍摄这一行为在过程中是饱满,更多当代艺术家使用了传统影像的方式来制作他们的作品。

传统摄影不会在新闻领域与数字竞争,因为快速与便捷是数码的优势。

而胶片摄影可在探讨影像语言的方面进行不断的尝试,胶片的质感,温度及人文气息都是数码无法达到的。

许多大画幅的胶片作品的质量和影像感觉依然是数码无法超越的。

三、传统摄影将何去何从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在市面上,购买到一卷黑白胶卷,尤其是在柯达公司宣布破产之后,胶卷几乎走到了摄影历史的尽头。

相信我们使用过数字摄影的人,都已经充分了解数字摄影具备的魔力,而其在较短时间,轻松动摇了几百年传统摄影的基础,无不让我们摄影界所惊叹。

那么,在这样的发展影响下,传统摄影要如何应对呢?我们要深信,无论何种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数字摄影在不断侵蚀传统摄影的同时,也为传统摄影打开了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更为传统摄影的发展营造了转机。

作为摄影者不管科技如何转变,我们更应当做到的是专注于创作。

不过在面对这个无限发展的潜在空间和万能的工具,即便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占领摄影,但却无法真正的完全取代传统摄影,并且通过前面的论述来看,所有的数字摄影输出科技都是基于传统照片的基础上来实现的[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