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方法的正确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方法的正确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方法的正确运用作者:杨正文章来源:洪溪小学点击数:9685 更新时间:2007-8-20【内容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时要正确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评价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要加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要使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注意延缓评价方法的运用;要让学生在认真倾听中学会评价。

关键字: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教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时要正确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必须从只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转移到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上来,数学学习评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所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在:(1)评价主体单一,我们过去对学生进行评价就是教师说了算,不允许学生说话,教师处于至高无尚的地位。

(2)有的教师狭隘地理解课堂评价,将评价等同于表扬,认为评价就是一味叫好。

很多教师,赞赏性的语言已经不自觉地成为评价的口头禅。

不管学生问题回答得正确与否,一概是“很好”、“你真聪明”“你真棒”等语言,或者顾左右而言他:“你的回答真响亮!”“你的声音真好听!”等。

过度表扬导致有的学生心思浮躁,不利于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数学思考。

(3)片面地理解尊重学生,将尊重等同于迁就,不敢理直气壮地批评学生的错误。

不少教师善于将表扬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对于学生的错误,尤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教师缺乏应有的批评底气和批评艺术。

(4)课堂评价关注知识与技能多,对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关注不够。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呢?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这样的学生观可以使教师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从而发展学生的潜能。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5/8和7/12的大小时制定了这样的三个目标:目标1:能用一种方法比较得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目标2:能用化简的方法比较出5/8和7/12的大小,渗透转化等数学思想。

目标3: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得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出最好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目标。

生1:我选目标1。

生2:我选目标2。

生3:我选目标3。

师:同学们已经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目标,下面你们就围绕自己选择的学习目标开始学习活动。

一会儿,老师要检查你们是否达到目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每节课都用一个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结果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

实际上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具有客观性。

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制定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目标1是学困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2是中等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3是优等生达到的评价目标,这种做法有效的克服了教学目标一刀切的弊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

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弹性化的特点。

二、要加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所以,课堂上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评价会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例如:我在平面图形面积复习课中这样开展课堂教学:师:现在请同学们都来当回小小设计师,动手设计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好吗?学生设计出了不同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

(具体方案略)师:大家真会动脑筋,一下子设计出了这么多的方案。

有些同学设计的图形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其中的数据却有所不同呢?生1:不管设计哪种图形,只要符合面积是6平方厘米就行了。

如长方形,只要把长、宽写成两个数相乘等于6的式子,这两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三角形只要把它的底和高写成两个相乘等于6的2倍的式子,就可以得到许多图形。

我用赞赏的目光鼓励他,同学们也被他的精彩分析所折服。

生2:我赞成生1的看法,其实每种类型图形,都可以画出无数种图形,例如就长方形而言,它的长、宽可以是6和1、4和1.5、5和1.2……生3:正方形、圆我们也学过的,所以可以设计成正方形、圆、甚至是圆环,但问题是我还不会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

其他同学齐声赞同。

生4:我发现可以把图形设计成半圆,半径是2厘米,圆周率取3,那么半圆的面积就是3×22 ×1/2 =6(平方厘米)师:生4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想法,非常值得大家的学习。

还有其他方案吗?生5:我可以设计成组合图形,很象路标。

师:真有创意!学生们也感到了新鲜和兴奋,并由此得到来了启发,又开始酝酿他们的新方案。

几分钟后,学生又展示了他们的新杰作。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和赞赏的眼神鼓励学生,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创新,从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且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让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有句教育名言:“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有一个教学片断十分引起自己的深思。

一位教师在教《一个数除以小数》时采取了这样的评价方式:出示: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这样的短裤?学生根据“1米=100厘米”和“商不变的性质”把56.28÷0.67的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0倍转化成5628÷67进行计算。

(具体过程略)反馈纠正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4.48÷3.2学生练习后有两位学生对自己的计算过程进行了说明:生1:我先把4.48扩大了100倍变成448,再把3.2也扩大100倍变成320,这样4.48÷3.2就变成了448÷320,结果是1.4。

生2:我把3.2扩大10倍得到32,再把4.48也扩大10倍变成44.8,这样4.48÷3.2就变成了44.8÷32,商是1.4。

师:他们的计算正确吗?生:正确。

师:计算结果都是正确的,但第一个同学把被除数、除数都扩大了100倍计算有些“画蛇添足”,这样反而把计算复杂化了,应该像第二个同学那样计算才对。

学生们表情复杂地点头认同。

生1不服气地小声说:“我的计算方法和结果都是正确的,为什么说我是”画蛇添足?”之后这节课生1一直没有再举手发言。

其实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知识传授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生1的计算方法,符合“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的数学思想。

虽说不是最优化的方法,但对于一个刚刚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小学生来说,已经不易,如果那是教师给予生1充分的肯定,必定会激发这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

也许我们应该时刻记住一些经常听到的话:“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上评价学生。

”四、注重延缓评价的运用延缓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不知道正确结论之前,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例如某个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课堂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生1:(5×5+5×10+5×10)×2生2:5×5×2+5×10×4师:还有其它方法吗?生3:5×5×10 (许多学生有不解的表情)师:你是怎样想的?生3:上下底面的面积有2个5×5;由于5×10可以看成5×5的2倍,因此其余四个面的面积就有8个5×5。

共计10个5×5,所有列式为:5×5×10 。

师:真聪明!他的思维过程很独特,大家表扬他。

生4:我还可以这样计算:5×10×5。

师;你又是怎样想的?生4:侧面共有4个5×10,而上下底面的面积和是1个5×10,总共有5个5×10,列式为:5×10×5。

师:生4的思维过程更独特。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精神振奋。

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个别学生会马上举手回答,并且答案非常正确。

而教师也兴奋地及时表扬学生。

这样,一大批同学也许还没有想好,结果却出来了,这些学生地思路一下子就被同化了过去,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

课堂变成了只是优等生表现的舞台。

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会马上予以否认。

这种武断的否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教学场面。

当然,错的总是错的,关键是教师的评价不宜太早,要让学生说够说透,要引起学生间的争论。

在教师没有作出评价之前,每个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学生会努力使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五、让学生在认真倾听中学会评价由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

所以,有的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在一节课中接二连三打给学生进行“小红花”、“五角星”等物质奖励。

虽然,这种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但如果一节课中过多的使用这种方法,就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有的学生会把很多的心思花在怎样得到奖励上,减少了倾听和思考的时间,而且还容易滋长“功利性”的心理。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整时”这节课中的一个片断就很有启发性:师:请小朋友听清游戏的要求。

(要求内容略)师:哪位小朋友说说游戏的要求有哪些?生:如果别人说的对,请拍拍你的小手。

如果别人说的不对,请摇摇你的小手。

如果你不明白对于不对,请你举起小拳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