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测试03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测试03

第七单元测试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网络文学自1998年发轫,于今已走过二十载。

从被视作“一群年轻人写着玩儿”,到如今拥有超过1 300万注册写作者、发表作品1 600余万种、读者超过3.78亿人,中国网络文学这二十年不仅有文学意义,更在文化与社会意义上成为广泛的研究对象。

网络文学在一定意义上是青年人的文学,值得热情关注,应当充分重视。

网络文学兴起的背后是70年代乃至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及90年代出生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迅速成长。

有人甚至将网络文学形容为“时代新文化运动的先声”,网络文学的兴起能够“吹响新文明的号角”。

网络文学需要健康说理、鞭辟入里的网络文艺批评。

网络上关于网络文学的“e批评”十分热闹,这种“e批评”是指在网上非常普遍的、任何网民都可以发布的评论。

与“e批评”相比,网络文艺理论、文艺批评还相当薄弱,学院式、学理式的文艺批评的声音几乎没有。

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大批学识渊深、学理讲究的文艺评论家投身其中,对这一现象及作品认真评说。

著作权问题是关系到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度保护网上版权会阻碍国内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文网络信息资源还处于匮乏的阶段,现有作品的数字化也是促进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网络写手的生存环境——签约率极低。

写手签约获得收益的情况如同古老的金字塔,位于顶端的人是少数,能获得大众认可,能够有作品出版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

在金字塔的底层,上传字数与收入不成比例,大量网络文学作品的作者,既无任何回报,也没有签约。

大体而言,网络文学处在自发、随意的创始过程中,还难以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抗衡,许多作品还相当幼稚。

但不少网络文学作者认为,当网络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重要方式。

跨入电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在中国主流文坛依旧如空气般,存在却透明。

鲁迅文学奖上网络文学全军覆没,作为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新变化是,网络小说可参评,但必须已经落地出书,且出全。

按照这一规则,还未收尾的热门网络小说《盗墓笔记》未能入选。

参评作品中,仅有《巴山旧事》和《办公室风声》两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小说入围。

步入新时代的网络文学,该坚持怎样的创作方向才能走得更稳、更长远?一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只有正能量的作品才能立得住,作家才能走得远。

今天的网络文学不再是“赤脚奔跑的孩子”,而是备受关注的“有为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一部分。

网络上的创作既要遵循文学规律和网絡特点,又要坚持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二是创作者须多一点工匠精神和精品意识。

特别是已经成名了的网络作家,应该静下心来写点能让人记得住、留得下的作品,拒绝浮躁,抵制诱惑,追求长线效益而不是短期变现,怀着对网络文学的敬畏之心来从事创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网络文学走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从被视作“一群年轻人写着玩儿”的文学到成为文化与社会意义上广泛的研究对象,说明网络文学已演变为主流文学。

B.青年作家和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迅速成长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兴起,网络文学就是年轻人的文学,值得热情关注,应当充分重视。

C.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大批文艺评论家投身其中,来纠正热闹但肤浅的“e批评”。

D.新时代的网络文学要求创作者拒绝浮躁、抵制诱惑,多一些工匠精神和精品意识,怀着敬畏之心进行创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就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网络批评、著作权、作者生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B.文章第3段阐述网络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将“e批评”和学院式、学理式的文艺批评进行对比论证,指出网络文艺理论、文艺批评还相当薄弱。

C.文章立论的基础是网络文学已走过二十载,如今拥有超过1 300万注册写作者、发表作品1 600余万种、读者超过3.78亿人。

D.文章第6段举《盗墓笔记》的例子意在说明由于规则所限,许多优秀的网络小说本可以参加各类文学奖的评选而未能实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文学在鲁迅文学奖上的全军覆没,在茅盾文学奖.上的颗粒无收,说明网络文学在中国主流文坛的地位依旧尴尬。

B.不少网络文学创作者认为,当网络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重要方式。

C.过度保护网上版权、网络写手堪忧的生存环境、大量幼稚的作品,使得网络文学难以与传统的纸质文学抗衡。

D.今天,作为“有为青年”的网络文学,既要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也要遵循网络传播的特点,还要坚持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消费提档升级,出游意愿持续高涨,旅游日益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步伐。

据介绍,目前全国共有景区、景点3万多个,红色经典景区300个,国家级度假区26个,休闲示范城市10个,国家生态示范区110个,还有一大批文化旅游、科技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产品,初步形成了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表示,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与旅游业对接,不断丰富新产品供给,实现旅游供给更平衡、更充分、更优质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旅游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黄金机遇期》,中国经济网2018年12月26日)材料二:2010—2017年我国旅游行业规模迅速增长(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在线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材料三:2019年正向我们走来。

展望前路,中国旅游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将顺应时代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开启文化、旅游新时代,文旅产业也被公认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旅游的内容因文化的介入,其生产、分发、消费都将被颠覆,而文化的内容因旅游的融入也可以创造独特的场景价值和流量经济。

如何使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旅游”,而是达到“112+>”的效果,显然还需更多探索。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认为,伴随着文旅融合的持续升温,同质化发展问题凸显,市场将会加速洗牌。

2018年,文旅项目频频落地,旅游企业开发文旅产品的热情高涨。

例如,伴随着“亲子经济”的发展,许多景区将亲子乐园作为升级改造的必备项目。

同质化、类型化等弊端逐渐凸显,市场饱和,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的优胜劣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虚火”“水分”将不断被挤出,旅游投资将会更加理性。

12月18日,阿里巴巴未来酒店“菲住布渴”正式开业,这是全球第一家支持全场景身份识别、大面积使用Al(人工智能)的酒店。

在这里,服务员被服务机器人取代,住客无论走到哪里,只需要刷脸就可以享受酒店的所有服务。

科技浪潮不断向前发展,与其相关的各个行业必将随之悄然发生改变,旅游业也不例外,创新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2019中国旅游三大走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2月27日)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7年,我国旅游业全年总收入达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5%;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达10%以上。

B.2014年我国旅游行业规模增长迅猛,年度增长率超过25%;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同比增长保持在10%以上。

C.2010至2017年间,我国旅游业收入对GDP的综合贡献逐年增加,从2.78万亿元增长到9.13万亿元,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D.我国旅游行业规模年度增速在2012至2017年经历了“快速回升—深度回落—平稳回升”后,预计在2018年仍将延续增长势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全国共有景区、景点3万多个,还有各类景区,国民出游需求旺盛,旅游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因此中国旅游业迎来发展机遇。

B.文旅产业是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创新旅游产业,文化介入使得旅游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也提升了旅游品位。

C.对于文旅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各级政府如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正确引导旅游投资,规范旅游市场,就能有效避免文旅行业同质化、类型化问题。

D.随着智能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我国旅游业也与其他行业一样大量使用了AI技术,人工服务员被机器人取代,游客享受到更加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6.站在2019年展望未来,我国旅游业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新趋势?请简要概括。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敦煌,黎明中升起许实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新鲜而明媚。

这是敦煌的飞天女,衣袂飘逸,花朵一样的笑容,她刚刚从夜里走来,反弹琵琶的声音,使漆黑的夜里翻腾咆哮的沙漠,此刻像天空一样宁静。

沿着绿色铺开的道路,我穿过敦煌街道。

夜雨早停了,屋檐上、灌木上、电线上、树上,都湿漉漉的,麻雀叫着,抖掉身上黑夜,蹲在树上观察日出前每一个细节。

此时,我也像麻雀一样抖掉黑夜,游荡在敦煌的大街上。

一辆辆早起的出租车穿梭在大街上,偶尔刺耳的喇叭声,唤醒睡梦中的旅客。

可是在阳关,干裂的阳光晒得脸皮疼,滚烫的风吹干了身体里的水。

莫高窟绚烂的壁画,精美的彩塑,精彩的故事,九色鹿舍已救人,丑公主变美……还在脑海里浮动,还想伸出手摸一下,惊讶地张大的嘴还没有合拢,让脑仁疼的喇叭声就钻进了耳朵。

党河水安静地流淌,河岸上草木舔着水花自顾自地灿烂、摇曳、生长,还有鸟雀栖息,这些繁盛的树木只想着在太阳出来之前吸足水分。

我沿着河岸前行,荡荡的河水仿佛东汉“草圣”张芝①家的墨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