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处理
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处理
55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 施工缝 对拉螺栓
1.引言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当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一大难题。由于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施工技术还有待进 一步完善,同时,施工中又很少去跟踪检查、旁站监督,故许多细 部处理欠妥,导致工程完工后出现问题,严重的影响使用,造成 人力、物力、财力大量浪费。其中包括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 墙构件、转角等建筑特殊部位,关系到地下室防水质量,须制定 周密的施工方案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措施,才能确保防水施 工质量。 2. 防水的基本原理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刚柔相 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并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 鉴定并经实验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 工艺的基本原则。 3. 防水的细部构造处理 3.1 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的处理 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是防水结构容易发生渗漏的薄弱部 位,其细部构造应采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等高分 子防水材料和接缝密封材料。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 得留施工缝,在底板与墙体连接处必须留置时,应在施工缝中间 埋设橡胶或金属止水带(图1)。垂直施工缝可在缝隙处设置一竖 向同墙高的宽200mm的钢板止水带。水平施工缝应做成水平缝、 阶梯缝、凹凸缝等形式(图2)。在施工缝、变形缝及后浇带上浇筑 混凝土前,应将旧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 干净并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的与混凝土同成分的 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 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1.砂浆面层 2.止水带 3.填缝油膏 4.沥青麻丝 5.砂浆垫层 6.砂浆找平层 7.防水附加层 图1
a)平口缝
b)阶梯缝 图2
c)凹凸缝
3.2 穿墙管道的处理 地下工程一般穿墙管道安装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施工中均应该进行防水处理。在穿墙管道处混凝土结构浇筑前 应预留套管,并应在套管上满焊止水环或翼环。为保证防水效 果,应注意套管的选用及套管与混凝土的连接。套管内径要求与 穿墙安装管道间10mm~20mm的缝隙,穿墙管道安装后须在缝隙 中嵌填聚氨酯等密封材料,且管道根部做防腐、防水等处理,浇 筑混凝土时套管周围要用细石混凝土填筑并振捣密实(图3)。
技术与市场 第16卷第5期2009年
技术研发
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处理
葛雪华1 郭咏梅2 牟 会3
1,2.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日照日报社 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文章阐述了地下室防水工程现状,介绍了防水的基本原则,重点叙述了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处理方法,并 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总结。
1.穿墙管道 2.嵌填密封材料 3.防水卷材 4.细石混凝土 5.套管 6.止水环或翼环 图3
3.3 对拉螺栓及墙体中预埋铁件的处理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及底板结构施工时,需要采用对拉螺栓 对模板进行固定或因需要安装预埋铁件。因对拉螺栓或铁件与 混凝土材料性质不同,其间所形成缝隙极易形成渗水点,影响混 凝土结构的防水效果,因此螺栓、套管或铁件应满焊止水环或金 属止水片。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后在对拉螺栓根部剔凿 20mm左右的缺口,气焊烧断螺栓端杆,用防水砂浆封堵抹平缺 口,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3.4 底板与墙体相交处等转角部位的处理 底板与墙体相交处等转角部位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在基层 上浇筑300mm厚细石混凝土垫层,然后铺贴柔性防水两道,在柔 性防水层上用50mm厚1:2防水砂浆做保护层,再绑扎墙体钢筋 浇注混凝土。水平方向的柔性防水层沿竖直方向构件上翻不少 500mm,并须做好收口处理。 4. 结束语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及施工处理是关系到地下室防 水质量的关键,某学校图书馆地上4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 26000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5000m2,为人防地下室,最大埋深 6.0m,整个地下室均需要防水,防水等级为二级,该工程上述部 位在施工前针对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制订了周密的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施工措施,施工完成后验收及交 工后使用过程中均未发现问题。故地下室防水工程在特殊部位 应进行细部处理重点设防,精心组织施工控制好每一工艺环节, 即可达到设计预期要求,确保防水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02. [3] 陈金安.谈高 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J].山西建筑,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