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零库存”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以海螺水泥公司为例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物流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目录1 研究背景和意义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意义 (5)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6)2 零库存管理概述 (6)2.1“零库存”的概念 (6)2.1.1零库存的含义 (6)2.1.2 零库存管理理论 (7)2.2“零库存”管理的思想 (9)2.3零库存管理的实现途径10 3现代企业进行“零库存”管理的因素分析 (12)3.1我国零库存管理现状 (12)3.2实现零库存的必要性分析 (14)3.3实现零库存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4)3.4实现零库存的基本条件分析 (15)3.5正确理解“零库存”管理的内涵 (15)4零库存管理的实现-供应链管理 (16)4.1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16)4.2正确分析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对库存产生的影响及策略 (16)4.3供应链管理实现策略 (19)4.4先进的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20)5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零库存管理的应用 (21)5.1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21)5.2“零库存”管理采取的的措施 (22)5.2.1采取设立寄售库的方式 (22)5.2.2采取交叉储备的方式 (22)5.2.3控制库存物资储备库龄 (23)5.2.4调剂闲置物资 (23)5.2.5建立先进的物资信息系统 (23)5.3“零库存”管理取得的成效 (24)5.3.1寄售库的方式,实现库存金额最小化 (24)5.3.2交叉储备方式,降低重复储备及优化储备结构 (24)5.3.3 控制物资储备库龄,降低闲置库存金额 (24)5.3.4调剂闲置物资,盘活闲置物资 (24)5.3.5通过建立先进的物资信息系统,实现物资共享 (24)6结论 (25)6.1 主要结论 (25)6.2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浅析“零库存”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以海螺水泥公司为例摘要:“零库存”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广泛应用的一种先进管理技术。
近年来,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之一,“零库存”管理已成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零库存”不仅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也作为一种通用管理模式在物流、电子商务、医药卫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对自身产品质量的关注,提升顾客对商品质量和服务方面的满意度,更能督促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然而现代企业在如何进行“零库存”管理上依然存在着认识上的模糊和一些做法的偏颇,为此,本文从“零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零库存”管理的意义,实现途径和现代企业进行“零库存”管理的影响因素,介绍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进行“零库存”管理,最后介绍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零库存”管理而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关键词:“零库存”;供应链管理;海螺水泥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 研究背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盛行,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靠自身力量与本行业对手竞争,还要靠巩固与所在供应链上的批发商、供应商、制造商的联盟来赢得竞争。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供应链及其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顾客的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每个环节都存在库存,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供应链效益的关键。
作为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使每个环节的库存成本达到最小。
长期以来,库存一直被企业当作生产和消费的主要保障,大量的库存甚至被误认为是衡量企业实力的标准之一。
但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产品以库存的形式存在,其价值以近20%的速度贬值。
存货在消耗企业可观的储存费用的同时,还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贬值,进而形成不良资产。
可见,库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之一,库存改革势在必行。
零库存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库存管理理念,提出要将库存量尽量减少,甚至减少到零,进而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以及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和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
不同于传统的库存管理,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库存管理已经把管理的视野扩大到整个供应链网络,通过各个节点企业之间充分交换库存信息,相互协调共同管理库存、实现整体库存水平的下降,甚至向零库存的目标迈进。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在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中,可以借助实施零库存管理解决诸多问题。
我国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实现零库存策略提供了实施平台。
我国企业管理者管理理念的提高,对零库存的理论认识不断趋于完善,为我国企业实施零库存提供了理论准备。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零库存的成功案例,为我国企业实施零库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本论文正是基于此展开研究的。
1.2 研究意义企业生产中,库存是由于无法预测未来需求变化,而又要保持不问断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必须配置的资源。
但是,过量的库存会诱发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如大量滞销产品的抵押,大量流动资金的占用等。
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降低库存成本,同时又能准时完成对生产的供应,是库存管理的关键问题。
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0%左右,其中库存费用大约要占35%,对于众多的制造企业和分销商来说,不断增长的库存已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基于此,零库存的理念应运而生,零库存管理理论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企业的关注。
很多企业认为,如果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活动中能够实现零库存,企业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就会随之解决。
企业管理者迫切希望实现“零库存",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现阶段,在医疗卫生、物流储备、电子商务等存货管理领域,“零库存”管理的思想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如果实现零库存,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从而降低企业总成本,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良好流动性,减少传统方法下在产品生产中耗用的不必要劳动时间,加强各生产阶段的协作关系,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同时加快物料和产品在制造企业中的流动过程,加快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加快整个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速度。
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实现零库存将提高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缩短原材料的供应时间。
零库存管理要求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求来采购原材料,而且一般是及时采购、及时使用。
原材料进入工厂后,一般不进入仓库,而是直接进入工厂的集中配送中心(有的甚至不经过这一环节),经分拣后直接进入生产车间。
因此,零库存管理减少了原材料入库、储存和出库等工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物流的效率,缩短了原材料的供应时间。
同时,制造企业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也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原材料和外购备件的供应时间。
3.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
零库存管理增进了部门之间的协作,要求采购和储存部门与生产部门保持高度一致,生产部门产生的任何问题都能及时被发现和解决(如缺货等待、原材料堆积、质量问题、备件规格不符合要求等),因此不会产生重大的事故而影响生产进度。
此外,采用零库存管理策略后,原材料和外购备件的错发、漏发等现象也会大量减少,及时避免了一些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
4.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零库存管理赖以实现的信息管理系统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实现零库存的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的问题,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柔性,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时跟踪市场变化,把握稍纵即逝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现代企业关于“零库存”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库存的控制,运用信息化共享,增强供应链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协调及配合。
建立科学的库存控制体系,运用物料控制计划及JIT准时化控制,控制企业库存。
从“零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零库存”管理的意义,实现途径和现代企业进行“零库存”管理的影响因素,介绍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进行“零库存”管理,并通过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零库存”管理而采取的措施及成效为例,介绍零库存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2零库存管理概述2.1“零库存”的概念2.1.1零库存的含义1.零库存概念的理论理解误区。
对零库存概念的理解,目前存在这样的理解误区:零库存是指在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库存量为零,也就是说不存在库存和库存管理。
这种观点认为零库存是绝对物理数量上的零库存,即库存的绝对量等于零,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都不保有库存。
在这种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对“零库存"本身的质疑。
例如:如果库存的绝对量为零,如何应对缺货问题,如何保证生产的顺畅进行,如何对市场的波动做出及时的反应等等,由此就会产生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
2.零库存概念的准确理解。
零库存是一个引进概念,源于20世纪下半叶日本的JIT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者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是在当时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多样化、多变化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
首先,“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的含义是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几种物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的一个概念,甚至可以为“零”即不保持库存,或者是将自身的库存交由他人来管理。
不以库存形式存在,或者不属于自己来管理,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
对零库存本身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进行深刻、准确的理解:一个是物理层面,一个是法律层面。
物理层面的零库存,是人们普遍意义上所理解的零库存,是指库存尽可能地“空”,也就是库存的物理量尽可能地接近于零;从法律层面来讲,库存拥有权不属于自己就是实现了零库存,即使仓库堆满了存货,只要所有权不属于自己,也可以称之为零库存。
2.1.2 零库存管理理论零库存的概念产生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了零库存管理的概念,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广这种新的库存优化管理方法。
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说:“库存是万恶之首,维修、效率、质量、交货期、大量资金的占用或周转时间的延长、客户服务水平底下、大面积场地被占用、巨大的管理费用及长期存放产生的损耗、大量呆滞物料最终称为废品回收站的购买对象、公司的资产严重缩水等众多隐患均被巨大的库存全部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