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初中数学《认识三角形》说课课件

精品初中数学《认识三角形》说课课件


教学与教法
1.学情与学法 2.教法分析
1.学情与学法
学生在小学已接触过三角形内角和,并且进行 了验证,这为本节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提供了认 知基础。
本节课仍从实验入手,通过逐步设置疑问,引导 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善动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 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加强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 究的意识。同时为学生进行探究 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提供充分的思 维活动和空间,使他们在参与的 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环节五:延伸练习,拓展训练
思考:
(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么? (2)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意图? :
个直角?为什 个钝角?为什么 个锐角?为什么
巩固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培养学生 思维的广阔性,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知识外延。
环节五:延伸练习,拓展训练
思考:
意图
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问题: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三 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所以会 很轻松地回答这个问题。从而自然的 导入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
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
3分钟
动手操作,
探究交流(7
分钟)
逻辑推理,
证明结论(6
分钟)
运用新知, 巩固训练
(12分钟)
延伸练习,
拓展训练
体会到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 图片展示
2分钟
新课引入
三角形的相 关概念
(6分钟)
指导阅读 探索归纳
探索三角形 应用
的三边关系
拓展
(20分钟)
三边关系的 应用与拓展
(10分钟)
阅读法 知识点
课堂小结
(2分钟)
环节三:逻辑推理,证明 结论
问题:大家能否把刚才的拼图思路用数学符号表 示出来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出示 题目) 以拼法1为例进行分析,问: 1、通过构造什么图形来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2、拼图与原三角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与 度的思考问题,寻求从不同角度
方 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一题
法 多思、一题多解的创新精神。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材分析
过程与方法
情 感 与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度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及辅助线的使用
意图: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整理与回 顾,然后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 识,培养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环节七:效果测试,布置作业
教科书 78页做一做
思考; 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三角形 的内角和是 180°呢?
意图:
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对程度差的学生 要及时进行辅导。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目标 3. 重点与难点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线 的性质及三角形有关的概念,边、 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动 手操作,利用拼图的方法来说明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教材分析
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
3分钟
动手操作,
探究交流(7
分钟)
逻辑推理,
证明结论(6
分钟)
运用新知, 巩固训练
(12分钟)
延伸练习,
拓展训练
(6分钟)
归纳总结, 巩固知识 (3分钟)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故事:形状不一样的红蓝两三角形比 内角和大小。
问题:蓝三角形为什么不争了?这个 故事里蕴涵着一个什么样的数学知识 呢?
∠ C= .
意图 灵活运用定理,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三角 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
能力比拼:(联系实际)
出示教科书上 76页的例题。 让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然后引导分析: (1)、指出题中的50°、80°、40°分别指的是图中的哪个角? (2)、要求∠ACB应先求出哪些角?如何求?
意图
通过例题的解析,让学生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加深了对定理的理解,并 体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年龄特征, 在教法上 ,我采用了144的方式进行。以“提 出问题—引导探索—逻辑推理—运用与拓展” 为主线 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 性,使他们在引导中发现,在探索中感悟,在 交流中明晰,在运用中提升。最大限度地培养 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一题多思、 一题多解的创新精神。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和 学生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么? (2)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意图? :
个直角?为什 个钝角?为什么 个锐角?为什么
巩固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培养学生 思维的广阔性,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知识外延。
环节六: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归纳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成立的理由,通过对定理的证明逐步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好它有助于学 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提高逻辑推 理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多边 形内角和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识 与 技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 其简能
教材分析
过 程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多角
(6分钟)
归纳总结, 巩固知识 (3分钟)
环节二
问题:1、在我们所学的知 识里面, 常见的与180° 有关的角有哪些?
问题:2、有什么方法可以 验证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 是180°呢?
意图
问题一:引导学生总结出有平角和两直 线平行的同旁内角,这为学生后面的拼 图提供了思路。
问题二: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自己思 考、动手操作,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 识;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探究,增加 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让学生从丰富的 拼图活动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意图:
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辅助线,并简单 介绍它的添加方法与作用。这是本节 课的重难点,学生首次接触辅助线, 难度较大,我通过对比图形的方法引 出,比较直观形象,学生接受起来会 比较轻松,同时再次渗透了数学中的 转化思想。
环节四:运用新知,巩固训练
1、在△ABC中,∠A=35°,∠ B=43 °则∠ C= 2、在△ABC中, ∠A :∠B:∠C=2:3:4,则∠A = ∠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