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今天依然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谈谈你的看法。
答: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成功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而的执政成就, 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原因如下:1.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真正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始终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1)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犯错误一般是动机与效果严重背离导致的。
保持革命的纯洁、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这样的动机是无可挑剔的,问题在于目标脱离实际,且达到这一目标的方式和手段出了问题。
(3)即使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就应该承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
(4)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对待所犯错误。
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之后,继续发展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不断追求真理,随时纠正错误,就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立于不败之地。
2.中国共产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1)首先,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2)其次,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选择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
中国共产党党内外以及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3)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
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的是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注重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协调统一,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保证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一路前行。
(4)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中国共产党要有一个真正稳定的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党中央始终把惩治与预防腐败置于关乎党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高度。
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1)扭住经济建设不放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之后,中国掀起了经济建设的热潮。
(2)其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七大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着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予以深化,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3)打开国门拥抱世界。
中国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经济特区、开放城市以及开放地区的设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都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4)把科技教育作为支点。
邓小平复出后大声疾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
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科教兴国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奇迹的重要因素。
总之,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了很多成功,但眼前和今后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国共产党一直对这些挑战具有清醒的认识,并且从制度层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应对这些挑战。
奋进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
历史会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跨越各种障碍,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1506)二、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每当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确保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更好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实现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重要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1)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给党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这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2)这是我们总结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执政的兴衰历程所得出的历史性启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复杂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丧失了先进性,党要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先进性建设。
(3)这是中国共产党保证其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党执政半个多世纪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同时也必须看到,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有些党员理想信念淡薄,丧失了先进性,有些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创造力,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在于我们党面临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二是党面临对国际环境和时代的要求;三是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尽管长期以来,我党的执政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满足了人民的要求和时代进步的,但是在新世纪、新阶段下,我国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形势,经济压力和国内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以及影响稳定的诸多因素历史和国际的教训,使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这给党的领导和执政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紧迫性: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发26年来,我们党团结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在我们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为繁重,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严重脱离了群众,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
这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居安思危,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我们党始终重视从各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
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
所以,我们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切实解决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永远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1914)注释:四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四个考验:执政的考验、改革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
执政能力建设: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先进性建设: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党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这些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