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BFRC)
1 贸易状况逐渐改善 进出口有望正增长 观点摘要 2016年12月出口增速为-6.1%,虽然涨幅比11月下降,但2016年初以来整体呈回升态势。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显著低于以人民币计价的增速,12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0.6%,连续2个月正增长,年初以来回升势头明显。剔除汇率波动的影响,真实的出口状况逐渐改善。对主要出口地区的出口增速分化加重,对美国及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状况较好。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回升的带动,12月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都在加快。近期亚洲周边国家出口增速明显上升,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上升,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出口增速有望回升至低速正增长,结束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 12月进口同比增长3.1%,连续2个月正增长。由于汇率波动的原因,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增速连续5个月正增长,近2个月增速高达2位数。进口增势较好,主要有价格回升、需求回稳的原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升,进口价格回升对进口增速起到提升作用,12月大豆、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天然橡胶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上升11.2%、32.9%、6.8%、7.5%。主要进口产品数量增势平稳,部分工业初级和中间产品进口增长较快,钢材、初级形状的塑料、纸浆、原油进口量都有增长,增速分别为0.6%、14.6%、13.8%、9.6%。进口状况相对平稳,预计2017年有望维持低速正增长。 正文 宏观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BFRC)
2 2016年12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7801.7亿美元,同比增速为-2.2%。其中出口2094.17亿美元,同比增速为-6.1%,比上个月下降4.5个百分点;进口1685.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比上个月下降1.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408.18亿美元,比上月下降了34亿美元。 2016年全年进出口总值36849.25亿美元,同比增速为-6.8%,降幅比2015年收窄7.5个百分点。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7.7%、-5.5%;贸易顺差5099.63亿美元,比2015年下降839.41亿美元。 图1 近10年进出口增速及贸易顺差走势
资料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由于受到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影响,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增速显著高于以美元计价的增速。12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0.6%、10.8%,持续保持正增长。 一、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下降,但真实的贸易状况有所改善 出口增速整体呈回升态势,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连续2个月正增长,剔除汇率波动影响的真实出口状况逐渐改善。12月出口增速为-6.1%,虽然涨幅比11月下降,但2016年初以来整体呈回升态势,出口低点出现在 宏观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BFRC)
3 一季度,之后逐季回升。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显著低于以人民币计价的增速。12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0.6%,连续2个月正增长,年初以来回升势头明显,全年出口增长-2%,比2015年上升4.6个百分点。国际贸易中部分产品使用的是非美元结算,美元的升值导致这部分贸易折算成美元价格后出现缩水,因此剔除汇率波动的影响,真实的出口状况是在逐渐改善的。 对主要出口地区的出口增速分化加重,对美国及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状况较好。外需环境整体改善,2016年波罗的海干货指数整体上涨,11月一度回升至1200点以上,但近期有所回落。从主要出口地区看,近期美国经济复苏稳健,三季度GDP增速进一步上调至3.5%显著高于预期,创两年最高,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至107.1点创2007年7月来新高。12月对美国出口增长5.1%,连续两个月正增长。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体处于改善过程中,12月对俄罗斯、巴西的出口增速分别为9.7%、10.3%。对中国香港出口增速依然很低,进一步降至-26.3%,跌幅连续5个月超过2位数。欧洲经济低位徘徊,三季度GDP季率终值为0.3%,经济景气指数低于预期,对欧盟出口增速为-4.7%,再次跌入负增长。日本经济疲弱状态难改,对日本出口增速为-5.5%。对东盟出口增速为-2.2%,延续负增长状态。 图2 对主要出口地区的出口增速 宏观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BFRC)
4 资料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原油类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分化,12月玩具类产品出口增速高达65.6%,连续4个月2位数高增长。纺织品、箱包、服装、家具负增长。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回升的带动,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都在加快,12月增速分别高达91.6%、24.4%。值得注意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持续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有待优化提升。 二、多方面因素促进进口持续增长 12月进口1685.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连续2个月正增长。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增速为10.8%,连续5个月正增长,近2个月增速高达2位数。由于进口增长较快,贸易顺差408.18亿美元比上月下降了34亿美元。进口增势较好,主要有价格回升、需求回稳等原因。 进口价格回升对进口增速起到提升作用。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升至430点以上,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指数涨势较为温和,12月下旬食品、油脂、家畜价格指数分别为343.55、 408.86、452.2点,金属类、工业原料类价格指数上升至807.49、493.67点,纺织品价格指基本平稳。12月 宏观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BFRC)
5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近期 OPEC一揽子原油价格、WTI原油现货价格、布伦特Dtd原油现货价格分别为52.25、51.97、53.64美元/桶。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逐渐回升,进口价格指数逐渐回升,特别是大量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上涨明显。经过初步测算,12月大豆、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天然橡胶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上升11.2%、32.9%、6.8%、7.5%。 图3 进口增速及进口价格
资料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主要进口产品数量增势平稳,部分工业初级和中间产品进口增长较快。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剔除价格影响的真实进口需求相对稳定。12月农产品进口量同比略微负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增速有所下降。由于国内工业产品加快上涨,工业生产回暖,企业利润改善,对部分工业初级和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增强。12月钢材、初级形状的塑料、纸浆、原油进口量都有增长,增速分别为0.6%、14.6%、13.8%、9.6%。 三、2017年进出口增速有望正增长 2017年出口增速有望恢复到正增长。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过程,最 宏观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BFRC)
6 近国际贸易市场状况改善,亚洲周边国家出口增速明显上升。12月韩国和中国台湾出口增速分别为6.4%、13.9%,都创近几年新高,最近几个月呈逐月回升态势。近几年国家出台大量促进外贸增长政策,涉及清理收费、贸易便利化、加大退税力度、发展电子商务、降低融资成本等,将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2017年政策重心从稳定出口增长向推进出口结构升级转变,出口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出口产品结构也在升级。近两年人民币汇率明显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从2015年初到2016年末贬值幅度接近13%,对出口增长的刺激作用可能到2017年会逐渐显现出来,汇率贬值也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显著高于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未来外需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变得日益严重,隐性贸易保护壁垒增多。特朗普新政加大贸易制裁力度,预计会就汇率和贸易问题向中国施压,中美贸易摩擦加大的可能性较大。与出口相关的主要景气指数整体处于回升态势。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至37.4点,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至41.9点,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上升至806.26点。综合判断,出口积极因素显现,预计2017年我国出口增速有望回升到正增长水平,结束连续两年的出口增速负增长的局面。 2017年进口将保持在低速正增长水平。近一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呈回升态势,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指上涨幅度相对较小,金属类、工业原料类价格指数上涨较快。进口价格指数从2016年初的86.9%逐渐上升至104%,价格波动对进口数据的影响效果基本消除,铁矿砂及其精矿、大豆进口价格同比已经回正,未来对进口增速可能起到小幅抬升作用。经济运行平稳,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持续处于较好的扩张区间,市场需求出现回暖 宏观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BFRC)
7 迹象,企业补库存意愿改善,大量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进口保持增长。2017年去产能工作继续推进,从钢铁、煤炭行业向其他行业扩展,将影响到相关产品的进口需求。综合判断,进口状况相对平稳,有望维持低速正增长。
表1:中国近几年进出口额及同比增长率 (亿美元) 出口金额 进口金额 差额 出口同比 进口同比
2011 18983.81 17434.84 1548.98 20.32 24.87 2012 20487.14 18184.05 2303.09 7.92 4.30 2013 22090.04 19499.89 2590.15 7.82 7.24 2014 23422.93 19592.35 3830.58 6.03 0.47 2015 22749.50 16819.50 5930.00 -2.88 -14.15 2016 20,974.44 15,874.81 5,099.63 -7.70 -5.50 2016-01 1,710.20 1,130.94 579.27 -14.40 -19.50 2016-02 1,223.11 936.71 286.40 -27.60 -13.70 2016-03 1,561.24 1,306.11 255.13 8.20 -7.80 2016-04 1,668.09 1,271.31 396.78 -5.20 -10.90 2016-05 1,764.39 1,312.68 451.71 -6.50 -0.30 2016-06 1,776.19 1,316.11 460.08 -6.30 -8.80 2016-07 1,811.32 1,321.62 489.70 -6.20 -12.60 2016-08 1,891.13 1,385.00 506.12 -3.60 1.50 2016-09 1,841.19 1,426.48 414.70 -10.20 -1.80 2016-10 1,778.67 1,291.03 487.64 -7.50 -1.40 2016-11 1,968.06 1,521.96 446.10 0.10 6.70 2016-12 2,094.17 1,685.99 408.18 -6.10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