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省级空间规划试点
环境保护专项工作方案
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河南省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厅文
〔2017〕18号),为做好环保部门承担的相关工作,制定本
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目标
总体思路:围绕省十次党代会“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
加出彩”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实现
“三大提升”的主要目标,坚持空间开发与承载能力相匹配、
集聚开发与均衡发展相协调、分类保护与综合整治相促进、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统一,研究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修复
工程情况,划定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省级空间规
划中环境保护有关内容,开展省级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为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主要目标:形成《河南省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修复工程
研究报告》《河南省省级空间规划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报告》
《河南省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报告》《河南省环境承载能力预
警研究报告》《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空间格局和分布意见》
五项研究成果,编制完成《河南省省级空间规划环境影响篇
—
章》,提出省级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有关内容。
二、主要任务与分工
(一)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评价河南省国土安全现状,
梳理永久性基本农田、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保护等底线要求,借鉴生态红线划
定成果,研究全省生态安全格局、重点生态建设区域和重大
生态建设工程布局方案。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研究提出
最佳生态空间规模,提出生态空间管控和保护的政策措施。
规财处、生态处牵头,已委托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开展
研究,于2017年6月底前提交《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修复
工程研究报告》。
(二)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系统分析河南省经济社会、
环境现状、污染源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河南省及各市县环
境承载能力。总量处牵头,推进我厅已经开展的环境承载能
力研究,并及时提交《河南省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报告》。
(三)承载能力预警研究。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
研究有关要求,结合我省环境保护实际,提出我省环境承载
能力预警内容。大气处牵头,推进我厅正在开展的环境承载
能力预警研究,于2017年8月底前提交《河南省环境承载
能力预警研究报告》。
(四)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梳理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各
—
项要求,以2015年为基期,研究提出2020年、2030年生态
环境目标指标,展望2040年生态环境发展状况,提出生态
环境保护纳入省级空间规划的内容,对各类开发和保护空间
提出生态环境要求,提出省级空间规划改革环境保护意见建
议。规财处牵头,委托郑州大学开展研究,于2017年9月
底前提交《河南省省级空间规划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报告》。
(五)环境影响篇章编制。与省级空间规划编制同步,
结合省级空间规划有关内容,对省级空间规划实施的环境影
响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规财处牵头,已委托河南省科
学研究院地理研究所编制,于2017年9月底前提交《河南
省省级空间规划环境影响篇章》。
(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按照国家《关于划定并严守
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调整完善现有红线划
定成果,做好基础工作。生态处牵头,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院具体承担,结合红线划定工作进度,于2017年8月底前
提交《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空间格局和分布意见》。
三、保障措施与要求
(一)工作小组。成立河南省环境保护厅推进省级空间
规划试点专项工作小组,专项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如
下:
1. 专项工作小组
—
组 长:李和平
副组长:焦 飞
成 员:张德举、王洪珍、王 莹、韩晓晗、李 莉
陶 冶、刘一凡、邵丰收、张 军、杜学文
2. 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规划财务处
主 任:张德举
成 员:高 群、焦元森等。总量处、环评处、监测处、
污防处、大气处、生态处、土壤办、监测中心、环科院各推
荐一名业务骨干或负责同志。
(二)有关要求。充分做好经费保障、工作机制等工作。
1. 关于经费保障。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环境影响篇章编
制两项专题研究经费由省国土厅安排,直接拨付省科院地理
研究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
预警研究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成果,不再另行安排经费。
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经费由规财处协调解决。
2. 关于工作机制。规财处、总量处、环评处、监测处、
污防处、大气处、生态处、土壤办、监测中心、环科院及其
他所有处室单位,要及时提供省级空间规划研究需要的基础
资料。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要建立联络机制,及时解决研究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专项工作小组
汇报。提交的五项研究成果提请专项工作小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