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发性流产诊疗常规

复发性流产诊疗常规

2
Balance of Th1 and Th2
Th1与Th2的变化图示 使人体不患肿瘤 和感染性疾病 TNF - a
Th1 Th2
IL - 10
使人体能够暂时容忍 异体物质的存在,比 如胎儿、胎盘
Blanced respanse
IL - 10 Th2 Th1 TNF - a
Th1
Th2
正常妊娠Th2占优势, 允许胎儿在子宫内存活9个月
2、解剖因素
8-15%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妇女与子宫畸形有关。 (1)先天性子宫异常:纵隔子宫、单角子宫、 双角子宫、双子宫等。普通女性先天性子宫解 剖学异常的发病率是1%,RSA女性的发病率是 3%。 (2)获得性子宫异常:子宫肌瘤、宫腔粘连、 主要与宫腔狭小、血运不足或宫腔内环 境不良影响孕囊的着床和生长发育,流 子宫功能不全等。 产多发生于孕中期。 宫颈功能不全是导致中晚期流产的主要原因
根据流产的发病机制,目前将与免疫有 关的RSA分为自身免疫型(约占1/3)和同 种免疫型(约占2/3)两大类。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抗 原和(或)自身致敏性淋巴细胞所产生的 免疫反应。 生理性自身免疫 病理性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病
5、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型
RSA可以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主要 依据为在这部分患者体内可以检出自身抗 体,以抗磷脂抗体(APA)为多见,另外还 有抗核抗体(ANA),其中以抗磷脂抗体与 RSA关系最为密切,它是两种抗体的总称, 一种称抗心磷脂抗体(ACL),有IgG、IgM、 IgA型,目前认为与流产关系最大的是IgG 型。另一种抗体为狼疮抗凝因子(LAC)。
抗凝系统( 抗凝血酶-Ⅲ、蛋白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蛋白S活性 降低(最常见),蛋白C活性降低, 抗凝血酶III活性降低 凝血系统: (1)V因子突变,活性增高: 遗传性易栓征最常见原因, 与早期流 产相关;(2)II因子突变,活性增高(早期或晚期复发流产相关);(3)D-二聚 体增高 纤溶系统:纤溶酶原活性降低, D-二聚体增高 血小板聚集: 增高 叶酸代谢:MTHFR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突变,同型半胱氨酸高(与早期复发 流产相关) 抗磷脂抗体:阳性
Lijfering WM. Circulation,2010,121(15):1706-1712
免疫异常及检查
(1)自身免疫异常检查项目: 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体LA ①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 抗ß -GPI-1测定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②抗甲状腺抗体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③免疫复合物及补体C3测定 (2)同种免疫异常检查项目: ①母体体液免疫功能——封闭抗体测定 ②Th1/Th2/Treg/Th17细胞因子平衡 ③NK细胞
易栓症
有遗传或获得性易栓危险因素 MTHFR基因多态性 凝血因子V点突变 凝血因子II点突变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 叶酸,同型半胱氨酸, MTHFR基因多态性 抗磷脂抗体 血小板 功能
血小板聚集率 血小板诱聚试验
基因 检测
表型 检测
FVIII 活性
抗心磷脂;抗β2-糖蛋白1;狼疮抗 凝物;抗磷脂酰乙醇胺;抗磷脂酰 肌醇;抗磷脂酸;抗磷脂酰甘油;抗 磷脂酰丝氨酸,抗膜联蛋白V,抗凝 血酶原
3、甲状腺功能检查
4、血清泌乳素测定
5、糖代谢测定:血糖、空腹胰岛素
6、其他激素测定:高雄激素、高LH
易栓症的检查 易栓症是指由于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 平衡失调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但是尚未 达到生成血栓的程度。也有文献将之称为 血栓形成倾向。其病因包括先天性易栓症 和获得性易栓症。
易栓症具体问题的证实
解剖上表现为宫颈管过短或者宫颈内口松弛
3、内分泌异常
胚胎着床及其继续发育依赖于内分泌 高浓度孕酮可抑制子宫收缩,使妊娠子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影响 HPO轴功能,进 宫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孕酮分泌不足可 系统彼此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有可 高 PRL 可降低卵巢对 FSH的反应,导致 PCOS患者妊娠后,并发妊娠期糖尿病 而在性发育异常、月经紊乱、排卵障碍、 引起妊娠蜕膜反应不良,影响胚胎种植 黄体功能不足,还可直接抑制卵巢合成 的比例较正常孕妇上升, PCOS伴胰岛 能导致流产。 胚胎植入障碍、流产等多个环节影响妇 和生长发育,从而导致流产。 雌二醇和孕酮,从而干扰受精和胚胎发 素抵抗的孕妇血清总睾酮及 SHBG均 女的生殖功能。目前关于甲状腺抗体是 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过多的胰岛素将促 可能与 前列腺素合成和代谢异常有关, 育,导致不孕和流产。 较正常孕妇下降,游离睾酮则显著高 否与RSA的发生有关尚不明确。 内分泌失常主要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 进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对卵子和早 子宫内膜以及腺腔液中前列腺素增加, 于正常孕妇,体内IGFBP-1(类胰岛素 期胚胎有直接的损害作用 影响胚胎植入以及早期胚胎生长发育。 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等均显著降低, 甲状腺素功能异常、泌乳素升高、多囊卵 它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NK细胞活性 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胰岛素血 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致使母体子宫 内膜对胚胎产生免疫反应;这些孕妇 症等影响HPO 的功能,导致黄体功能异常, 的血浆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 1(PAI-1)活性上升,致使纤维蛋白溶 从而引起早期流产。 解下降,这些都可能与PCOS患者的反
1、染色体异常
早期流产特别是孕龄不足6-8周者, 50%-60%为胚胎染色体异常。许多学者极 力主张在第一次不明原因流产、畸形、死 胎之后应立即做染色体检查,包括夫妇双 方和胎儿,利于早期排除染色体异常因素, 正确指导婚育。 染色体异常包括数量异常及结构异常。
1、染色体异常
(1)胚胎染色体异常以数量异常多见,分为非整 倍体及多倍体,其中染色体三体占首位。 (2)结构异常:主要是染色体易位、嵌合体的形 成,也有报道染色体缺失、倒置及重叠等与流产 密切相关。 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若有一方为易位携带时, 后代1/16为正常,1/16为健康携带者,14/16为流 产、死胎及畸形,均无法成活。非平衡易位携带 者,多数不能存活。 单基因突变或DNA丢失也是导致胚胎早期死亡 的原因。
蛋白 C
蛋白 S
抗凝血酶III
抗蛋白C
北医三院常用的三大筛查试验
•血栓弹力图 •易栓组合: 纤溶酶原活性, 蛋白S, 蛋白C, 抗凝血酶III, 狼疮抗凝物(SCT和dRVVT筛查、确认和标 准化比值) •凝血III: APTT, PT, PA, INR,Fib,FDP, TT,D-二聚体
复发性流产者常见的易栓检查异常(遗传或获得)
7、其它
环境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可能会导致流产,如吸烟、 饮酒、有害气体重金属等。 同时,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诊断 思路

三、复发性流产的检查诊断
仔细询问夫妇双方的病史,包括年龄、月经史、 生育史,应重视询问有无反复性流产家族史,家 族成员中如有多次流产、生育先天畸形儿、智力 低下儿、胎儿染色体异常者,应注意患者是否有 家族性染色体易位,常表现为正常妊娠与习惯性 流产混杂出现的现象。 详细了解每次流产的情况,包括发生流产时的妊 娠周数,流产时有无特殊伴随症状及诱因,流产 胚胎有无畸形,流产的胚胎是否作过核型分析等。 和RSA可能相关的疾病更应仔细询问,如家族中 有无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患者等。RSA患者可能 会有多次清宫的病史,易发生子宫内膜损伤,导 致宫腔粘连,月经量减少,如流产后患者月经量 有所改变,亦应引起重视。
5、免疫因素——同种免疫型
胚胎是具有父系1/2遗传基因的同种 自然移植物,具有同种异体移植及自体移 植的双重性,从生殖免疫学角度来看,正 常妊娠是一种成功的半同种移植。
5、免疫因素——同种免疫型
妊娠期间,母体免疫功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又称为免疫耐受,即特异性免疫抑制因子,如封 闭抗体,抑制性T细胞等和非特异性抑制因子,如 雌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泌乳素等, 这些免疫因素共同作用,母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 降、体液免疫功能增强、胎儿胎盘抗原性减弱、 胎儿及其附属物不被母体排斥,而使妊娠得以顺 利维持,若这种平衡失调,母体对胚胎半抗原不 能识别或识别反应降低,不能产生相应的保护因 子(如封闭抗体等)则导致胚胎受排斥而引起流产。
4、感染因素
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 (2)弓形虫、病毒感染 弓形虫感染引起的流产是散发的,与RSA 的关系尚未完全证明。 巨细胞病毒被认为是与RSA最为密切的病 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B19、 风疹病毒以及HIV病毒均与流产密切相关。
5、免疫因素
复性流产相关。
4、感染因素
病原体感染后,子宫内膜因淋巴细胞和 巨噬细胞浸润而发生慢性炎症反应,这种 慢性潜在性感染产生对子宫内膜有害的炎 症反应、使免疫系统激活并产生抗病原体 细胞因子,从而损害生长中的胚胎或干扰 胚胎植入,也有可能干扰母体免疫系统保 护胚胎的调节机制而导致自然流产。 生殖道逆行感染一般发生在妊娠12周 以前。
6、血栓性因素
包括遗传性的和获得性的,遗传的血栓形成 倾向与RSA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 肯定它与早、中期胎儿丢失有关;而获得性的主 要指抗磷脂综合征及机体存在的各种引起血液高 凝状态的疾病。普遍的观点认为高凝状态使子宫 胎盘部位血流状态改变,易形成局部微血栓,甚 至胎盘梗死,使胎盘血供下降,胚胎或胎儿缺血 缺氧,引起胚胎或胎儿发育不良而流产。遗传的 血栓形成倾向引起自然流产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 临床上可以通过血小板功能、D-二聚体水平等项 目检查 。
RSA患者Th1占优势,排除胎儿,损伤胎盘; 不着床,胎停,早产,FGR,死胎,子痫前期
四、复发性流产的治疗
1、内分泌治疗 2、免疫治疗
3、抗凝疗法
4、子宫畸形的治疗 5、遗传咨询与处理
6、生殖道感染的治疗
7、其它治疗
1、内分泌治疗
(1)加强黄体功能支持 1、糖尿病妇女应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2)纠正高泌乳素血症 恢复正常后再妊娠,孕前 1-2TSH 个月口服降糖 孕早期 水平维持在0.1-2.5mIU/L; 药改为胰岛素注射。 孕中期TSH水平维持在 (3)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妊娠期增加 25%-30% , 0.1-3.0mIU/L; 2、胰岛素抵抗的PCOS 的患者,需控制体 孕晚期 TSH水平维持在0.3-3.0mIU/L。 但口服甲状腺激素的剂量应个体化改变。 重同时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并予以促排卵 治疗和黄体支持治疗,二甲双胍通过改善 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纤溶酶原激活物 (4)纠正其他内分泌异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