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转让合同效力辨析

关于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转让合同效力辨析

关于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转让合同效力辨析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签订的转让合同效力如何,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并未给出明确的回答。对此认识不一,处理起来也十分混乱。

第一种观点认为,转让合同无效。从保护抵押权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不应允许抵押人随意转让抵押物,否则会加大抵押权人实现债权的风险。第二种观点认为,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签订的转让合同有效,受让人可以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权,但抵押权人可以对抵押物行使抵押权的追及力,实现对抵押物的优先受偿。第三种观点认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并不影响转让合同的效力,抵押物是不动产的,在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前,根据《土地登记办法》、《房屋登记办法》的规定,没有抵押权人同意抵押财产转让的书面证明,买受人实际无法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合同构成履行不能,买受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出卖人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抵押物是动产的,对于已经办理抵押登记的,受让人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抵押权人有权行使抵押权的追及力;对于未办理抵押登记的,受让人可以善意取得,抵押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向抵押人主张赔偿责任。

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观点。

第一,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中的不得转让抵押财产,应仅指不能发生抵押物的物权变动效果,但不影响抵押物转

让合同的效力。合同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原因,其效力应依据合同法来判断,而不能通过合同是否履行即不动产是否已经办理物权登记为标准进行判断。

第二,在制度设计上赋予买受人主张有效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比让买受人主张合同无效的缔约过失责任,更有利于保护善意买受人的权益。从实践中看,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于抵押物是否设定有抵押权是清楚的,并事先作出适当安排。一个正常的买受人不可能支付全价购买抵押物,而是获得了折扣利益,这样就达成了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如果双方严格依据合同约定履行,合同是能够继续履行的,当事人主张合同无效多是因价格波动利益驱动所致。认定合同无效无疑会纵容违约一方,守约一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破坏合同自由和诚实信用原则。

由此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第一个问题是:抵押权人同意是否是抵押物转让合同的成立要件?将抵押权人同意作为抵押物转让合同的成立要件,既违背了抵押权的本质要求,又与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冲突。抵押权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设定不会影响抵押人对抵押物的处分权,从而实现物权法物尽其用的价值目标。对于抵押权人来说,抵押权仅仅是担保权利,具有期待性、或然性,所以,抵押权与就抵押物本身进行的转让是可以分开的,抵押权人一般无权干涉。将抵押权人同意作为抵押物转让合同的成立要件的后果,必然是有很多对抵押人或受让人有利的交易将因抵押权人不同意而难以发生,更有甚者,这一条件可能被抵押权人恶意

利用,抵押权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同意或对抵押人的请求长期不予答复,从而损害抵押人的利益。

由于不动产抵押和特殊动产抵押以登记作为公示方式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根据抵押权传统理论,抵押权人在此情况下有权行使抵押权的物上追及力。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并未规定抵押权的物上追及力,但此时将抵押权人同意与否这一主观标准作为分配三方当事人利益的基础,尚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抵押权人同意的场合,抵押权的效力及于转让价金;在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场合,受让人只有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才能使转让有效进行,这至少从一头保护了抵押权人,使其利益不至于落空。对于一般动产抵押权,情况就不是这样了。由于一般动产具有不特定性、高度流动性、种类繁多、数量无限等特点,不具备登记公示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所以法律不要求其实行全面登记,否则既给当事人带来了是否查询登记的两难选择,又与善意取得制度产生冲突。一般动产物权以占有(交付)为公示方式,第三人基于对占有的信赖进行交易,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而一般动产抵押权登记公示将事实上否定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在抵押人转让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物的情况下,抵押权人不同意,转让行为就无效,如此将严重破坏长期以来形成的动产交易秩序的基础。在这一问题上,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六十七条虽然未区分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但注意到了已经登记和未经登记的抵押权的不同之处。

第二个问题是: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关于抵押物的转让需要抵押权人同意的规定,表面上看似乎强化了抵押权人的权利,但由于其缺乏对抵押权物上追及效力的规定,而是代之以价金物上代位制度的安排,使得作为物权的抵押权转化成了请求抵押人返还其出售价款的债权,这大大降低了对债权人的保护效力。

首先,在价金物上代位制度的适用上存在诚信悖论。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取得抵押权人同意的,应当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或者提存转让抵押物所获的价金;相反,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物,受让人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可以消除抵押权,这反而意味着抵押人所获得的价金由其支配。这使得抵押人没有动力和约束机制去征得抵押权人的同意,抵押权人同意沦为形同虚设的制度。

其次,物上代位制度没有对如何提存或者清偿进行规制,缺乏程序上的可操作性。承认抵押物转让价金的物上代位性并不等于物上代位权的当然发生,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后,一旦受让人基于买卖合同直接向抵押人支付了价金,该价金就与抵押人的其他一般金钱财产合为一体而发生混同,丧失了特定性,沦为抵押人的一般财产,在此情况下抵押权归于消灭。尽管法条中应当之类的措辞能够使当事人的利益受到司法的保护,但程序规制的欠缺不可避免地导致抵押权人维权成本的增加。

再次,受让人替代清偿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因抵押物转让必须经抵押权人同意而带来的困难,却最终导致了抵押权人、抵押

什么是抵押权的转让和变更

遇到房地产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biz.doczj.com/doc/a26125769.html, 什么是抵押权的转让和变更 抵押权设定以后,存在着抵押权的转让和变更,如抵押权随债权的转让而转让、当事人依法对合同进行变更、抵押权人为自然人时抵押权的继承等。 《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中虽有转移和变更登记的规定,但显然未涵盖抵押权的转移和变更登记。该办法中的转移登记是指房屋所有权的转移后进行的登记,而变更登记则是指房屋权利人法定名称或是房屋状况发生变化后进行的登记。 建设部在制定权属登记管理办法时,为避免与房屋所有权的转移和变更登记相混淆,将房地产抵押权的转移和变更登记列入他项权利登记。

《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将抵押权的转让和变更都规定为变更登记。该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抵押权可以随债权转让,第三十五条规定了抵押合同发生变更后要办理变更登记。 1.抵押权的转让。 抵押权作为从物权,不能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因此,抵押权只能随债权的转让而转让,如某一银行将以抵押贷款合同所获得的债权及抵押权同时转让给另一家银行。 《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

抵押权转让时,当事人应当签订抵押权转让合同,在办理登记后,原抵押权人应当告知抵押人。 对于抵押权人为自然人时抵押权的继承问题,由于此类情况较为少见,现有行政规章未对此作出具体规定。但抵押权与其所担保的债权都是一项可以继承的权利。台湾当局规定抵押权的继承应当在继承开始后的6个月内办理登记。由于这种登记并不是抵押权的重新设定,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认为抵押权的继承,在未经登记时即具有法律效力,以免出现权利的中断。因此,如发生抵押权的继承,可以由继承人按照继承来办理。 2.抵押权的变更。 抵押权发生变更的事项较多,如抵押房地产的范围、担保债权的数额、

物权法中主合同变更对抵押权的影响

物权法中主合同变更对抵押权的影响是什么? 主合同变更对担保效力的影响在保证制度中已有所反映。《担保法》第24条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该主合同变更影响保证责任的规定对债权人而言太过苛刻,使得保证难以适应实践的需要并限制了保证制度应有功能的发挥。《担保法解释》第28条、第29条、第30条对主合同的债权转移、部分转让和内容的变更对保证的影响做了具体修正。特别是第30条的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做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提出了主合同内容变更影响保证责任的具体原则,这使得担保法对主合同变更影响保证责任的调整更具全面性和灵活性。不过,我国担保法没有对依主合同所设定的抵押是否受其变更影响做出规定,而审判实践已提出这一问题。[4]由此涌现出的问题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变更主合同,是否要经抵押人同意?未经其同意,其责任是否可以免除? 主合同的变更会对抵押权产生影响。第一,从抵押权的性质上看,抵押权既具有特定性又具有从属性。抵押权所担保债权的数额既关系着抵押物上负担的责任和债权人优先受偿的范围,也关系着第三人的利益,所以抵押权只能担保特定的债权;[5]抵押权为一种担保物权,以担保债权实现为目的,因而与其所担保的债权形成主从关系。抵押权与主债权具有存在上的从属性、处分上的从属性、消灭上的从属性。[6]抵押权随主合同的变更而变化,乃是抵押权性质上的应有之意。第二,主合同的变更可分为合同主体的变更、合同性质的变更和合同内容的变更。[7]合同主体的变更,即新的债权人或债务人取代原债权人或债务人履行合同。合同性质的变更,如买卖合同变更为租赁合同,实际上等于合同当事人协商解除了原合同关系,重新建立了另一种合同关系。合同内容的变更指的是在合同履行期限、价款、履约方式等方面的更改。合同的变更显然都会动摇和改变原合同关系的基础和特征,使原债权债务关系发生重大的质变,同时也会毫无疑问地改变担保合同赖以存在的基础,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担保人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主合同变更会改变抵押人的预期、影响抵押权的实现。由于担保法没有对此做出规定,亦未赋予抵押人以抗辩权,对抵押人而言有失公平。 立法建议:抵押合同是一种从合同,抵押权是一种从权利。由于抵押合同对主合同具有较强的依附性,抵押人承担抵押责任正是基于对主合同的合理预期和正当信赖。主合同的变更会对这种预期和信赖造成不当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抵押人特定抵押责任的承担。担保法应赋予抵押人以抗辩权,在一定条件下免除其抵押责任。现行担保法没有对此做出规定,是立法上的漏洞。考虑到抵押合同与保证的同一性,主合同的变更对抵押权的影响,应准用保证的规定。在统一的民法典即将取代单行民事立法的背景下,虽然同为担保债权的实现方式,由于保证与抵押、质押等性质上的差异,其仍无法摆脱分别规定的命运。保证具有较强的债权性,应规定于债权编中。鉴于现行法的稳定性和主合同变更对担保效力的影

抵押权变更登记案例

申请抵押权转移登记 某公司与甲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150万元给该公司,并以该公司的办公楼作抵押,双方到登记机构办理了抵押登记,之后,甲银行履行了借款义务,后因银行经营方式调整,将该笔借款的债权及抵押权一并转让给了乙银行,并通知了该公司,但未办理登记,抵押到期后,该公司仅支付了利息,其余本金未归还,乙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处置抵押物优先受偿。该公司认为,抵押期限已过,且债权人是甲银行,与乙银行无关。 法院认为,《借款合同》是合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甲履行了借款150万元的义务,被告仅归还了部分利息,已构成违约。后该笔债权合法转让给乙银行,被告应承担向乙银行偿还借款本息的民事责任。因此,对乙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请求予以支持。 评析: 本案中被告提出该抵押期限已过,不应对此承担担保责任。《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担保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案中,虽然抵押期限届满,但是债权并没有得到清偿且依然存在,附着于债权之上的抵押权当然也不会消失。 从抵押权转让关系分析,甲、乙银行转让抵押权符合法律规定,关键是从抵押权效力上分析,随主债权转让抵押权应当办理登记,乙银行只有在办理了抵押权转让登记后,才有权要求银行处置抵押物,实现优先受偿的权利。本案中,法院认为该债权转让给了乙银行,乙银行就获得了优先受偿权,《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抵押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抵押合同发生变更或者抵押关系终止时,抵押当事人应当在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巧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抵押登记。”以及第三十七规定:“抵押权可以随债权转让。抵押权转让时,应当签订抵押权转让合同,并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抵押权转让后,原抵押权人应当告知抵押人。”根据上述规定,抵押权可以随债权转让,双方签订的抵押权转让合同有效,但应当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的变更登记其实质应为一种抵押权转让登记,其同样需要提交申请书和当事人身份证明资料,同时还需要提供房屋抵押权发生转移的证明材料以及设立抵押权登记时取得的他项权利证书。

一般抵押权变更登记

一次性告知书(试行) 审批事项名称一般抵押权变更登记(抵押人、抵押 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被担保的主债 权数额、债务履行期限、抵押权顺等 变更的情形) 申请方式双方申请 登记结果《不动产登记证明》 办理时限法定时限:3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10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住宅:80元/件;非住宅:550元/件。小额担保(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会会员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免缴。 收费依据鄂价房服费[2008]109号、武价房[2008]87号、发改价格[2008]924号受理条件提交的资料齐全,且符合《不动产登记试行条例》的相关要求 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一、申请主体资料 1、不动产登记申请书、不动产登记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和不动产登记(授权)委托书(窗口领取); 2、申请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护照、军官证、临时身份证,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委托书、委托公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二、权属来源资料 1、不动产权属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原件); 2、《不动产登记证明》或《房屋他项权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原件); 3、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变更抵押权的书面协议(原件)。 三、其他必要材料。 注:因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及数额、担保范围、债务履行期限、抵押权顺位发生变更登记时,如果该抵押权的变更将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的,还应当提交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的材料与身份证或者户口簿等材料。 工作流程不动产登记申请→窗口受理→审核→登簿→窗口发证 申报单位/个人信息单位/个人名称 联系人联系方式 一次性告知书出具时间窗口咨询时出具

房屋抵押变更登记怎么办理

房屋抵押变更登记怎么办理 1、申请人首先确认房屋未办理过抵押登记。 2、申请人向银行相关登记部门提出房屋抵押贷款的 申请 3、申请人向提交银行所需资料。 4、银行审查资料,合格后指派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评 估,确定贷款的额度。 5、银行对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核对原件。 6、银行审批通过后与申请人签署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登记。 房屋抵押变更登记是房屋抵押权的有关变更的体现。那么,房屋抵押变更登记怎么办理?房屋抵押变更登记需要哪些材料?房屋抵押变更登记办理的流程有哪些?房屋抵押变更登记有哪些规定?

抵押权变更登记 1. 申请人应与房屋他项权证、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房屋 抵押人、抵押权人一致;申请变更的内容应与提交的有关变更抵押权登记内容协议约定的事实一致;涉 及房屋登记内容的应与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登记簿 记载一致; 2. 变更担保债权数额以及抵押顺位发生变化的,如有 其他抵押权人,应提交其他抵押权人同意的书面文 件原件; 3. 无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查封、异议登记等限制权利 的情况。 需提交的材料: 1.登记申请书原件;

3.房屋他项权证书原件; 4. 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原件(涉及房屋登记内容的) 或者变更前的房屋所有权证原件(房屋变更登记和 抵押变更登记一并办理的); 5. 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变更抵押权的书面协议原件; 6. 被担保债权的数额或顺位发生变更的协议(原件,被 担保债权或者顺位变更);有其他抵押权人的,还应 当提交其他抵押权人的书面同意文件原件。 相关知识:抵押权注销登记 1.登记申请书原件;

3.房屋他项权证书原件; 4.房屋所有权证原件; 5.解除抵押权的协议原件或者生效法律文书。 为您整理有关抵押权变更登记的内容。从上文我们知道:抵押权变更登记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来操作,也需要提交相关的材料进行办理。

抵押权变更登记协议书

抵押权变更登记协议书 精品文档 抵押权变更登记协议书 篇一:房地产抵押合同变更协议书 登记号附( )号 重庆市房地产抵押合同变更协议书 甲、乙、(丙) 方经过友好协商,就号抵押合同的变更达成如下协议: 一、抵押合同变更内容 1、抵押人变更为 2、抵押权人变更为 3、债务人变更为 4、履行债务的期限变更为至年月日。 5、抵押金额变更为( )币大写: 仟佰拾万仟元整。 6、抵押房地产变更(见表) 7、其他变更内容 (1) (2) (3) 二、抵押合同未变更之条款仍然有效。 三、本协议一式叁份,经抵押合同登记机关登记后生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委托代理人:(签章) 委托代理人:(签章) 年月日 篇二:抵押权变更登记案例 申请抵押权转移登记

某公司与甲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150万元给该公司,并以该公司的办公楼作抵押,双方到登记机构办理了抵押登记,之后,甲银行履行了借款义务,后因银行经营方 1 / 13 精品文档 式调整,将该笔借款的债权及抵押权一并转让给了乙银行,并通知了该公司,但未办理登记,抵押到期后,该公司仅支付了利息,其余本金未归还,乙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处置抵押物优先受偿。该公司认为,抵押期限已过,且债权人是甲银行,与乙银行无关。法院认为,《借款合同》是合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甲履行了借款150万元的义务,被告仅归还了部分利息,已构成违约。后该笔债权合法转让给乙银行,被告应承担向乙银行偿还借款本息的民事责任。因此,对乙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请求予以支持。 评析: 本案中被告提出该抵押期限已过,不应对此承担担保责任。《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担保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案中,虽然抵押期限届满,但是债权并没有得到清偿且依然存在,附着于债权之上的抵押权当然也不会消失。 从抵押权转让关系分析,甲、乙银行转让抵押权符合法律 2 / 13 精品文档

关于抵押权次序变更问题的探讨

关于抵押权次序变更问题的探讨 一.抵押、抵押权: (一)抵押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在抵押关系中,接受担保并享有抵押权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抵押人提供的用于担保债务履行的特定财产为抵押物。 (二)抵押权 对于抵押权,在法学上通常分为保全抵押下之抵押权和投资抵押下之抵押权。保全抵押下之抵押权,是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所以抵押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达,自保全此项抵押权是债权的从权利,机能上则仅作为保全信用的手段,确保债权人能取得应获得的财产价值。投资抵押下的抵押权,是将其所支配之抵押物交换价值,在金融交易市场上流通,扮演投资者金钱投资的媒介角色。这种抵押权是以价值权为本质,不支配标的物的实体,而是以取得其交换价值为目的的财产权,在概念上则与物质权或实体权相对应。为实体权是支配标的物之实体,以取得其用益价值为目的的财产权,地上权、永佃权等用益权均物属于此范围。这种抵押权与以人的信用为基础的债权分离,从实体权中脱出,发展成为独立的价值权,将所支配的标的物交换价值,作为投资对象,并在金融市场上流通。 (三)抵押权的特征 抵押权的特征为:(1)抵押权是以人的信用为基础的附加行为。(2)抵押权所支配的财产价值与债权所要达成的财产价值是属同一性的。(3)抵押权是强化债权的效力。(4)从属于担保债权,具有从属性,无法成为个别独立的权利在交易市场上流通。 二.抵押权的建构原则: 探讨抵押权的变更首先应了解抵押权的建构基础。抵押权的建构是为实现抵押权的价值权本质,我们在立法时则应本着以下五大原则建构: (一)公示原则 即抵押权的存在及内容,必须以登记加以公示之原则。 (二)特定原则 即抵押权须在现在存在且特定之标的物上成立之原则。 (三)独立原则 即抵押权应确保其独立地位,使所支配之标的物交换价值,得作为金融交易客体之原则,是以抵押权的从属性应予以适当的限制或者否定,不得以担保债权分离,不受其影响后次序抵押权人或一般债权人对抵押物强制执行时,应采先次序抵押权继续存在之承受主义,而非消涂之涂销主义。 (四)次序固定原则 即同一抵押物上有多数抵押权时,其次序不仅须依登记定其先后,且先次序抵押权消灭时,后次序抵押权固定于原次序,并不升进之原则。 (五)确保流通性原则 即抵押权支配之标的物交换价值,为使得在金融交易市场上流通,必须确保抵押权能安全及迅速让与之原则。为符合此项要求,抵押权的让与,需采公信原则,以保障交易的安全。 三.多重抵押:

房地产抵押权变更登记

遇到房地产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biz.doczj.com/doc/a26125769.html, 房地产抵押权变更登记 (一)登记原因 下列情形可以申请抵押权变更登记: (一)主债权合同、抵押合同的合同要素发生变更的,包括: 1、抵押当事人、债务人姓名或名称、身份证明号码等权利人基本状况变更; 2、变更抵押物(含部分变更); 3、抵押物坐落的街道、门牌号变更; 4、被担保债权种类、数额、利率、期限、用途等债权合同要素变更;

5、担保主债权的债务人转让债务导致债务人改变的; 6、担保范围变更。 (二)同一房地产上存在多个抵押权时,抵押权顺位变更的; (三)在建工程竣工并已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在建工程抵押变更为房地产抵押权登记的; (四)最高额抵押合同的最高债权额、债权确定期间变更的; (五)将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存在的债权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内的。 (二)申请材料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身份证明(复印件); 3、抵押权证书或者抵押登记证明(原件);

4、抵押人、抵押权人变更抵押权的书面协议(原件)。 因前条第(一)款1、2项申请变更登记的,可不提交第4项材料; 最高额抵押权变更,还应当提交债权尚未确定的证明(原件); 同一房地产上设立多个抵押权的,因被担保债权数额增加、担保范围变更、抵押权顺位变更、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确定的期间变更、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后将之前债权转入最高额担保债权范围的,还应当提交其他抵押权人的书面同意证明(原件)。 (三)税费标准 抵押权人 房屋登记费印花税 80元/套(住房) 或550元/证(非住房)5元/证 一幢楼为什么会存在多个公共面积分摊系数http://biz.doczj.com/doc/a26125769.html,/y/fc/947504.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