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梁钧论网络舆论监督优势问题及完善

杨梁钧论网络舆论监督优势问题及完善

论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问题及完善摘要:当今社会网络媒体日益兴旺兴盛,网络媒体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

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积极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公民在这里平等的传播信息,发表意见,这些意见在网络中集合,进而形成无法忽视的舆论压力,引起政府高层的关注,对事件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规范政府行为,限制公共权力,完善监督体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找出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多方面、深层次健全的舆论监督体系。

Abstact: Today’s social networking media thriving prosperity,online medi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y the general public attention.Caused a growing concern for the positive impact of online media in public opinion,citizens in an equal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to express their views,these views in a collection of networks,and thus can not ignore the pressure of public opinion,the high-level government concern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vents,has played aunique role to regulate government behavior,and limit public power,and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is the modern society,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inevitable,we shoul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is double-edged sword of the 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of 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to regulate and correct guidance,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deep-seated sound public opinion system.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优势问题完善Key words: 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superiority problemperfect互联网在1998年的第四届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被正式命名为“第四媒体”。

从那时起,互联网以自己特有的高新技术起点,迅速发展成为传播快捷、报道及时、信息海量、互动性强的优势传播媒体。

现在,互联网依靠自身特殊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成为当代传播传媒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网络媒体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政治生活方式,同时也逐渐担任起舆论监督的职能,网络媒体的监督使政府行政行为越来越透明化,越来越规范化,公共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监督和制约。

网络舆论监督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刘召成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

”姜岭君则认为:“所谓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它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如电子数据库、电子课件等和各种网络形式的网页、电子邮箱、电子留言板、虚拟社区等,对掌握一定社会公共权力者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以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

”1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大家都非常重视网络舆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通过对多数学者观点的研究和总结我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网民通过在互联网上表达倾向一致的意见来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其本质是意见监督,即通过网民的集体意见对权力机关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为产生影响。

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到2008年的”猥亵门事件”,再到2010年的“李刚门”,渐渐体现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体现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很多问题,监督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打造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怎样监督政府行为、限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社会监督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为了能够建立健全舆论监督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更多地利用网络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监督制度和监督机制,着力提升监督水平。

本文试结合一些具体事例来分析概括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及所存在的问题,1曹淑芹,曾珍:《网络舆论监督:公共权力制约的新途径》,《前沿》,2011年第3期,第135页。

并对如何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1、网络舆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成为监督的主体,话语权得以回归。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普及率达到36.2%,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正因为互联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可以说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意。

“猥亵门”事件,被认为是2008年底网络影响生活的典型事件。

2008年10月底,网易论坛一则帖子《我搜索到猥亵11岁女童的“北京高官”是谁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帖子很长,简单介绍了事件起因,并附上酒店的一段视频。

然后表示:网民的力量是伟大的,经过大家一番人肉搜索,终于将这个“北京高官”找出来了:林嘉祥,深圳海事局书记。

这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快而广,引起网友的愤怒,这件事情最终也从网络回转到现实,有了一个处理结果。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网民,是以某种公共事务为公众话题、参与言论过程的个人、群体和组织。

我国网民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网络的出现在技术上完成了监督主体向公众的回归,使公民可以自由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看法,从而形成网络舆论。

因此,代表民意的舆论监督才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符合传统价值的导向监督。

2、网络舆论监督便捷、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

2010年河北传媒学院08级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李启铭,开车在河北大学新校区内易百超市门口撞倒两名女大学生后,不但没有停车,反而若无其事一脸轻松,继续开车接其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李启铭下车后非但没有丝毫的歉意,更是口出狂言:“看把我车刮的!知道我爹是谁不?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后经证实肇事者爸爸李刚是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

这一事件被网友称之为“李刚门”,“我爸是李刚”成为了2010年大家必不可少的口头禅。

网络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快了舆论监督的速度,一旦某个地方发生一件事情,各个地区的网民都可以了解到这些事情所发生的前因后果,将各地的网民意见聚集到一起,通过共同交流观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范围的凝聚起多数民众,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聚集起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很大的效用。

正是网民对李刚门的关注,才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解决。

3、网络舆论监督制约公共权力,推动廉政建设,是反腐败的利器。

网络舆论监督由于其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和关注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它在揭露滥用权力行为、关注权力腐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舆论信息来源广泛,传递便捷,网上舆论一旦形成,将形成网上网下的共同互动,包括专门监督机构和被监督人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对话,那些原来人们敢怒不敢言的腐败罪行可以首先在网络上被揭批,未被发现的谎言可能在网络上被捅破。

这些特点使普通网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也使公共权力不可能完全在暗箱中操作,有利于促进公共权力公开、公正地行使。

22008年10月28日,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在对房价问题放出查处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的开发商的高论后,引起网民不满。

在网民搜索出周久耕在一次会议讲话时抽的是一千五百元一条的天价烟以及戴名表、开名车,与职务收入不符,而被有关部门关注。

结果,查出周久耕有严重经济问题,江宁区纪委决定对周久耕立案调查。

随后周久耕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可见,这类事件一旦曝光,舆论的压力就成为推动事件解决的动力。

由于网络媒体的便捷性,匿名性,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广大网民利用互联网这种电子媒体进行批评、检举、揭发、控告、发表文论等现象,从而对官员及政府进行监督,成为反腐败不可或缺的利器。

4、监督方式灵活多样。

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可以在互联网中直抒胸臆,自由交流,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多样化的报道方式使得上网浏览信息和发布信息成为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

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自己的电脑,享受着网络空间的便利。

信息来源的匿名性造就了网络舆论的丰富多彩,增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生机和活力。

网站类型的多样性,如人民网的“人民热线”和“强国论坛”新浪、搜狐、网易等也都通过专题论坛提供空间,供网民广泛传播信息、发表意见。

表现手段的多样性,现在的科技发展带来了传播技术的解放,实现了传播内容的生动性和传播方式的灵活性。

文字、图片、多栏目出击,多样化的形式带来了传播内容的多样性,赋予网络信息更为绚丽的着装。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舆论监督报道更为2曹淑芹,曾珍:《网络舆论监督:公共权力制约的新途径》,《前沿》,2011年第3期,第137页。

立体、形象、直观,进而增强舆论监督的力度。

由上可见,对于舆论的形成,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可匹敌的优势,称得上“符合舆论民主理念的传播形式3”。

同时,网络舆论作为“原生态”的公众意见,真实反映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从而以舆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4。

但是我们深知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个新事物,目前方兴未艾的网络舆论监督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找出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更好的促其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