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学习川川刨根问底的精神,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最大的“书”》,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最大的书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这里引号的作用就是表示不是真的书,而是岩石。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学习川川刨根问底的精神,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自学指导一:

既然大家都同意岩石就是书,那你有什么证据吗?再读课文1-8段,找出你的证据,我们比赛看看谁是最厉害的小侦探。

方法提示:边读边画,8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证据一: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为什么说岩石就是书呢?岩石是一层一层的,书是一页一页的,他们都是厚厚的,原来是因为他们的样子有点像所以才说岩石就是书呀。板书:样子

2、孩子们,想不想看到这本“岩石书”呀?

(出示课件)这就是岩石书,多么神奇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把“一层一层”、“厚厚”这两个词语放慢读

证据二: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板书:字)

1、孩子们,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 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出示课件),这三幅图你能认出哪个是雨痕,哪个是波痕,哪个是矿物吗?

谁来介绍一下他们呢?(师点击课件,出示句子)。

谁能把三种连起来介绍,自己先试试看。

证据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雨呢!(板书:画)

1、岩石书上不仅有字,还有画呢?你们看,(出示课件)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

2、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像石头一样,这些叫什么呢? (板书:化石)

3、(出示句子),谁来介绍一下这些化石呢?

4、孩子们,其实像这样的图画,岩石书里还有许多,想不想看?

(出示课件,恐龙、虾、恐龙蛋、乌龟的化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介绍呢? (出示句式:你看,这儿有 ,有 ,那儿还有 哩!)

5、现在你就是地质勘探队员,我来作川川,向你请教,谁来和我合作。 师生对话表演。

自学指导二:

岩石书中的树叶为什么能和贝壳、小鱼在一起呢?自己读一读课文第10自然段。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方法提示:先自学,再小组交流,3分钟后全班展示。

1、陆地变成大海,大海又变成高山,那是神奇的地壳运动,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经过漫长的岁月,请大家读读课文中第10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地壳运动要经过漫长的岁月。

2、谁来读读这些词,(“很久很久”,“很多很多万年”,“慢慢”)。让我们感受时间的漫长呢?

3、把这些词放回课文中,一定会读得更好,自由读,谁来读读第10小节?

生:读。 …… 三、说话训练:

读懂这本岩石书,我们可以———————。

四、猜一猜

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觉得川川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五、总结说话,引向更广的“书”。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书”呢?你们看,(点击课件),这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有铜矿;这片片高积云是书,它的出现预示着晴天的到来;这可爱的小狗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汗孔是长在舌头上的;这美丽的胡杨树林是书,顺着它的身子挖下去,就能找到地下水。其实我也是一本书,我脸上的皱纹告诉你们我已不再年轻,我的穿着打扮告诉你们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孩子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时不有,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板书设计:

样子

19、最大的“书” 字(化石)

(岩石) 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