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家”的隐喻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家”的隐喻
些深层次 的特 点。根据 L a k o f,隐喻不仅 是一 种修辞手段 ,
射 ,从一个具 体的概 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
隐喻 的本 质是概念 性的 , 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另一件 事
物 ;概念 隐喻 的使 用是潜意识 的等等 。并且 ,人们 的 日常 思 维 和行 为 所依 赖 的概 念系统 本 质上 也是 隐 喻性 的 。
且 了解 中国 “ 家”丈化相对于其他 丈化 来说 的不同与独特 。 关键 词:家;隐喻; 国家; 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H O - 0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6 7 3 - 2 2 1 9( 2 0 1 7 )0 2 - 0 1 2 9 - 0 3
引 言
在 中国文化 中, 家是一个不可 或缺 的部 分 , 甚至达 到“ 家 国同构” 。这种特定 的文化与西 方是非常不 同的 。例如 ,在 美 国就没有像 中国一样 的 “ 四代 同堂”这样 的大家庭 。美 国
研究 生,研 究方向为语 言学 。
带的家族 。家族即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子孙按照一定规范、依
关系的家庭成员组成的 , 如夫妻 。中国的家庭 具有一 定的封
国人 的特 定思 维方式与特点 ,有助 于人们加 深理解 中国文
化。
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家 , 或者至少每个人 心里 都会 有一幅家的
素描 。 家, 无论是从起源还是从社会 生存形态 上都是人类生
活的最基 本单位和始源 , 世界上任何一 个民族都 会有家庭 组 织 的存在 ,因而就会有各式各样 的 “ 家”文化 的存在 。当然 中中国也 有 自己独 特的 “ 家”文化 。在 中国,家共 同体是 最
l K o v e c s e s则认为 隐喻是 用一 个概念域来 理解另一 个概念
更是一种 思维方式 , 存在于我们 的思维和行动 当中。我们 的 日常 思维和行 为所依 赖的概念 系统从 本质上说也 都是 隐喻
性 的。现 阶段国内通过 “ 家”隐喻来研究中国的 “ 家”文化
域, 概念 隐喻包括 两个概念 域 , 概 念域是任何系统 的经验组 织 。 用 于 理 解 另 一 经 验 域 的概 念 域 是 始 源 域 ( s o u r c e
P o l i t i c s等。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些 出现 比较频 繁的 “ 家” 隐喻进行 研究 ,运用 Ge o r g e L a k o f提 出的隐喻理论来探究
二
中国 “ 家 ”文化
“ 家”这个概念对世界上每一个人来说都 不会 陌生 ,因
这些隐喻所体现的特定 的 “ 家”文 化和以及其中所体现 的中
La k o f a n d J o h n s o n , Me t a p h o r s we l i v e, Me t a p h o r , Mo r a l i t y a n d
就包含着一个 隐喻 。 我们 用一个 我们 比较 熟悉 的概 念 “ 建筑 物” ( 始源 域)来理解一个较为抽象 的概念一 域) ,故此 隐喻便是 :生活是建筑 物。 生活 ( 目标
一
概念 隐喻 的基 本理 论
传统观念认为 ,隐喻是一种进行 隐藏 比较 的修辞手段 , 也 叫暗喻 , 又可被看 成是比喻的一种 , 其表达 方式 ̄ I 1 : A是 B。 而L a k o f&J o ns h o n 在 我们赖 以生存 的隐喻 一书中首次 提出概 念隐喻理论思想 。 作者认为 :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 问题 ,
常见 的经 济共同体 , 是恭顺与权威 的原始基础 , 也是 许多人
收稿 日期 :2 0 1 7 —0 1 一l O
类共 同体 的基 础。由于对祖先的恭顺 , 家共 同体遂有 了宗教 关系。家庭的出现经过渐次扩张 以后 , 逐渐 出现 以血 缘为纽
1 2 9
作者 简介:龙湘明 ( 1 9 8 1 一) ,男 ,湖南望城人 ,硕士
Fe b . 2 0 1 7
从社会 语言学 角度 看 “ 家 "的隐喻
龙 湘 明
( 湘 南学 院 外 国语学院 ,湖 南 郴州 4 2 3 0 0 0 )
摘
要 :因为文字是文化传承 的载体 ,几乎任何 一种特定的文化都会体现在 了丈字之上 。汉语也 不例外。中国丈化 中的
家的文化也体现在 了文字之上 。 通 过从社会语 言学角度 仔细探 究汉语 中 “ 家”的隐喻 , 我们可以窥探到此种文化 的奇妙 ,并
第3 8 卷 第2 期
2 0 1 7 年 2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Vl 0 1 . 3 8 NO . 2
d o ma i n ) ,被理锯的概念域是 目标域 ( t a r g e t d o ma i n ) 。H如 在句子 “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 自己的美好 生活添砖 加瓦”中
虽不多 ,但是也有研究 比较深入 的,如 :高金林和杜娟从概 念隐喻的视角来研究 “ 国家”的概念 。 张迪也运用概念 隐 喻及新 闻的框架等理论解读报刊 中的 “ 家族隐喻”专 门分析 了“ 国家是家族 ”这一 隐喻在新 闻报道 中的体 现及 特点 。 而国外对隐喻 的研究莫过于一些 “ 隐喻大家” 了, 如: G e o r g e
更是一种 思维方 式和一种认 知手段 ;是跨概念 域的系统 映
的家庭都是一 些 “ 核 心家庭 ” ,由父母 和子 女组成 ,一般只 素 导致 了特 定“ 家” 文 化的形成。而此种文化越来越具有 自己的特点 , 相 应的词 语也开 始不断的涌现于 各类读物之上 ,其 中之一便是 “ 家” 隐喻 。通 过研究 “ 家”隐喻可以挖掘到中 国 “ 家”文化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