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教材1
第一节 生产决策 ——(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 1、生产何种新产品(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 2、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 ❖ 3、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 4、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 5、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 6、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总之,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 ,只要亏损产品能提 供正的贡献毛益,就应继续生产。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亏损产品的决策
【例6-4】直接判断法在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相对剩余能力无法转移)
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2003年甲产品的产销量 为1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万元/件,发生亏损 10 000万元,其完全成本为110 000万元。 假定2004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 变,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亏损产品的决策
【例6-3】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v 某企业生产A、B、C三利19000元,C亏损60000元。其他资料 如下表: 分析C产品是否要停产?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亏损产品的决策
❖ (2)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毛益小于与相对剩余生 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停止生产该 亏损产品。
❖ (3)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毛益等于与相对剩余生 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则停止或继续生产 该亏损产品都可以。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亏损产品的决策
【例6-5】直接判断法在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相对剩余能力可以转移)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亏损产品的决策
围绕亏损产品所做出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按照原有 规模继续组织生产而开展的决策。
本决策的备选方案有两个: ❖一个是“继续按原规模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简称“继续 生产”,又称“不停产”方案; ❖另一个是“停止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简称“停产”方案。
要求:(1)计算2003年甲产品的销售收入; (2)计算2003年甲产品的变动成本; (3)计算2003年甲产品的贡献毛益; (4)按直接判断法作出2004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亏损产品的决策
(1) 2003年甲产品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110 000+(-10 000) =100 000(万元)
v 企业应选择生产哪种产品?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1、生产何种新产品
应选择生产丁产品。 【例6-2】存在专属固定成本 若上例中丙产品有专属固定成本180元,丁产品有专属 固定成本650元,则应分析两个方案的剩余贡献毛益额。 此时,丙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为540-180=360
丁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为960-650=310 选择生产丙产品优于丁产品。
1、生产何种新产品
v 背景: 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 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
(一)不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v 贡献毛益总额 (二)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v 剩余贡献毛益额
贡献毛益分析法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1、生产何种新产品
【例6-1】不存在专属固定成本 v 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现有丙丁两种新产品可 以投入生产。但剩余生产能力有限,只能生产其中一种, 企业固定成本为1800元,并不因新产品投产而增加。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亏损产品的决策
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接
判断法,需要根据下列结论作出决策:
❖ (1)如果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与相对剩余生产 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继续生产。在 此情况下,如果盲目停产,企业将因此而多损失相当 于上述贡献毛益与机会成本之差那么多的利润。
经建立起自身的会计及企业管理系统,但总体上仍
处于低水平,企业建立系统的主要目标仅限于传统
的静态财务核算,对企业动态运营中的每一业务细
节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反映不出业务各节点财务
收支状况。
第六章 经营决策
v 第一节 生产决策 生产什么? 怎样生产? 产品如何组合? 最优生产批量?
v 第二节 定价决策
v
企业的经营决策仅凭经验感性判断,缺乏必要
的理论指导和定量分析,会计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充
分利用。纵观国际市场,全球 500 强企业中, 80
%的企业建立了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管理系统; 90
%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财务及管理会计系统,企业的
管理效率增幅竟达 87 %以上。而国内企业的情况
远没有那么乐观。尽管有将近 30 %的中国企业已
(2) 2003年甲产品的变动成本=80×1 000=80 000(万元) (3) 2003年甲产品的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100 000-
80 000=20 000(万元) (4)决策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4年应当继续生产甲产品。 因为甲产品的相关销售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贡献毛益为 20 000万元大于零,符合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条件;如果 2004年停止生产甲产品,将导致该企业多损失20 000万元 的利润。
直接判断的依据?
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接判断法,需要判 断亏损产品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
第一节 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亏损产品的决策
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的直接判断法 v 所谓直接判断法就是根据有关判定条件直接作出亏损产
品是否停产决策的方法。
v 直接判断的依据? 两种情况: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由于停产而导致的暂时闲置能力无法被用于企业经营的 其他方面,既不能转产也不能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