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工程材料课件
增至15%;高分子材料由9%增至13%。美国新一代汽
车研究计划目标每100km 的油耗要减少到3L。汽车重
量减轻10%可使燃烧效率提高7%,并减少10%的污染。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整车重量要减轻40%~50%,其
中,车体和车架的重量要求减轻50%,动力及传动系统
必须减轻10%。
27
宝马Z-3 东风车架
28
例如,美国福特公司新车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如图 所示。从图中可见,黑色金属用量将大幅减少,而 铝、镁合金用量将大幅增加。
29
在航天航空和国防工业上,材料减重,获得的效益 更大,如卫星减重1kg,可减少发射推力5kg,如对一枚 小型洲际导弹,减轻结构质量1kg,在有效载荷不变的条 件下,可增加射程15km左右,可减轻导弹起飞质量约 50kg。
攀钢夜景
鞍钢
24
近年来,材料科学的发展极为迅速。以钢铁工业 为例,2008年,我国钢产量5亿t,是世界钢产量的38 %,钢材出口量为5620万t,二者均为世界第一。从 1890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直到1949年半个多世纪, 中国产钢总量只有760万t,不足现在一个大型钢铁厂 的年产量。1949年,全国产钢15.8万t,占世界钢产 量的0.1%,只相当于现在全国不到几小时的产量。 1996年至今,我国钢产量年年超过1亿t,成为世界第 一产钢大国。2006年起,又成为钢材出口第一大国。
…… 42
工程材料根据其属性和结合键性质可分为: 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陶瓷材料 复合材料 ……
43
用于机械结构和机械零件并且主要要求力学
性能的工程材料分类如下:
铸铁
黑
色
金
属
碳
钢
金 属 材 料
有
色
金属合金钢源自铝合金铜合金其
他
有
色
金
属
塑料
机械工程材料
高
分
子
材
金属钛中的位错
39
材料发展的历程示意图
40
1.2 材料的分类
根据工程用途可分为:
机械工程材料
土建工程材料
电工材料
电子材料
……
41
根据使用性能可分为:
利用其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主要是强调
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用来制 造机器零件和工程构件的材料)。
利用其物理性能的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特
殊的电、磁、光、热、声、力、化学性能和理 化效应的各种新材料。用以对信息和能量的感 受、计测、传导、显示、发射转换和变换的目 的,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35
人类对材料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 1863年,光学显微镜首次应用 于金属研究,诞生了金相学,使 人们能够将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微 观组织联系起来。
光学显微镜
灰铸铁的显微组织
Pb-Sn共晶组织
36
1912年发现了X-射线对晶体的作用并在随后被用于 晶体衍射分析,使人们对固体材料微观结构的认识 从最初的假想到科学的现实。
工程材料的性能主要是指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 性能。
将未经成型的坯料加工成零件所要求的形状和性 能所采取的手段。
53
结构:材料中各原子 的具体组合状态。 一般通过X-射线衍 射或透射电镜研究。
Al的高分辨透射电镜象
纯铁晶体的X-射线衍射谱
透射电镜衍射斑54点
在Au-Pa薄膜上用AFM探针的纳米 雕刻(北大)
类比钢铁,其他材料也有很大潜力可挖。现代材 料逐步向高比强度、比模量方向发展。例如,20世纪 上半叶,材料科学家利用合金化和时效硬化两个手段, 把铝合金的强度提高到700MPa,铝的比强度是钢的比 强度的4倍有余。
美国1990年汽车平均质量为1020kg,2000年则为
820kg。铸铁的比例由11%减至8%。此时铝合金由9%
Si表面的重构图象
X-射线衍射仪
37
1932年发明了电子 显微镜,把人们带 到了微观世界的更 深层次(10-7m)
光镜下
电镜下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38
• 1934年位错理论的 提出,解决了晶体理 论计算强度与实验测 得的实际强度之间存 在的巨大差别的矛盾, 对于人们认识材料的 力学性能及设计高强 度材料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
30
至于航天飞机,机体表面温度会高达1000℃以上,只能 采用高温合金材料及防氧化涂层;目前,玻璃纤维增强 塑料等复合材料在飞机、航天飞行器上已获得广泛应用。
31
原子弹、氢 弹的爆炸, 卫星、飞船 的上天等都
中
造 卫 星
国 第 一 颗
人
说明了我国
中
国
在材料的开
第
发、研究及
一 颗
应用等方面
原 子
有了飞跃的
25
我国又是一个钢的消费大国,2008年我国钢消费 4.53亿t。我国钢铁企业的能耗大,产品品质不高,许 多高附加值的优质钢材仍需进口,2008年就进口了1543 万t的优质钢材。为此,新一代钢铁材料的主要目标是 探索提高钢材强度和使用寿命。经研究证明,纯铁的理 论强度应能高于800MPa,而目前碳素钢为200MPa级,低 合金钢(如16Mn)约400MPa级,合金结构钢也只有 800MPa级。日本拟于2010年将钢的强度和寿命各提高1 倍,2030年再翻一番(即1t钢可相当于现在的4t),这 个超级钢计划展示了材料挖潜的前景。我国在这方面已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碳钢和低合金钢强度提高1倍的 设想不仅在大生产线上经受了考验,而且已装车使用26。
55
组织:用肉眼或借助于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所观察到 的金属内部的情景。
• 习惯上把用肉眼或几十倍放大镜观察到的组织称低倍 组织或宏观组织。
• 放大100∼2000倍的组织称高倍组织或显微组织。 • 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几千∼几十万倍的组织称精细组
织或电镜组织。
56
钢的宏观组织、显
司母戊鼎
河南安阳晚商遗址出土 青铜铸造 高133厘米 重875kg 饰纹优美
18
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兵器 出土于湖北江陵楚墓 长55.7厘米 剑锷锋芒犀利 锋能割断头发
19
古代剑刃制造中的特殊技术
梯
度
材
料
春秋战国时代的
古 已
青铜剑,剑身及
有 之
这 是 古 代 剑 刃 截 面
剑锋由不同成分
图
料
合
橡 成
胶 纤
维
胶 粘 剂
陶
瓷
材
料
传
特
统 种
陶 陶
瓷 瓷
金属基复合材料
复
合
材
料
高
分
子
基复合材
料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44
铁及铁合金称为黑色金属,即钢铁材料,其世界 年产量已达14亿吨,在机械产品中的用量已占整 个用材的60%以上。
带材
异形材
板材
管材
45
金属材料制品
46
陶瓷制品
陶瓷发动机
宋应星
生铁炒熟铁图
22
在春秋时期,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开始大量使
用铁器做工具,铸造和热处理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制剑
中,这比欧洲国家早1800多年。我国还是世界上应用
焊接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河南辉县战国墓中出土
的铜器上,其本体、耳、足都是用锡钎焊和银钎焊连
接的,这比欧洲国家早2000多年。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所用的主要结构材料是木 材和帆布,飞行速度仅16km/h;1911年硬铝合金研制成 功,金属结构使飞机性能和速度获得一个飞跃;喷气式 飞机超过音速,高温合金材料制造涡轮发动机起到重要 作用;当飞机速度达到2-3倍音速时,飞机表面温度会升 到300℃ ,飞机材料只能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
绪论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钢的热处理 工业用钢
材料的晶体结构
铸铁
材料的制备过程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合金的相结构及相图 常用非金属材料
材料的变形
工程材料的选用
5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主要知识: 材料发展简史 材料的分类 材料的性能 材料成形技术概述及发展趋势*
6
1.1 材料及其成型工艺发展简史
材料是指人类用以制造 各种有用器件的物质。
的青铜组成,是
复合材料很好的
例子
20
• 黄石铜矿遗址
• 春秋晚期 • 矿井深达50m • 炼铜炉渣多达40万吨 • 实属罕见
21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大量使用铁器,明朝科学 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就记载了古代的渗碳 热处理等工艺。这说明早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我国 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面就已经有了较高的成就。
研制人员经过多次的实验最终选定了一种低密度的烧蚀防热材
料,使得飞船外部即使是在零下100度到零上3000度的时候,舱
内温度仍能保持在零上20度左右。
34
神七宇航员在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时,将可轻巧地捡起一枚 1分硬币,依靠这些橡胶制品可以在零下120℃至120℃温 度范围内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又具有耐太空辐射和宇宙漂 浮颗粒物等侵害的特殊性能。
10
石 器 时代
11
青铜器时代
12
铁器时代及现代
13
• 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目前 的计算机技术。
龙芯
联想计算机
14
没有高温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航
空工业和宇航工业。
飞机发动机叶片
在航天飞机表面装陶瓷防护瓦片
波音客机
15
没有低消耗的光导纤维,也就没有现代的光纤通讯。
47
高分子材料在机械、电气、纺织、汽车、飞机、轮 船等制造工业和化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工业 中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