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为社会培养合格
人才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择
业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为此,平时要抓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
中职生;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
12-0234-01
教育目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职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若有不到位就会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品行造成很大的缺陷,造成了
各种不良后果,必需加大力度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理论、政治、思想、道德、能
力、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局限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培养、提高学生认识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和参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
悟和道德修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但是应试教育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却未能如此,具体表现为:
1.1教育目标上,重智育轻德育。 应试教育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在教育目标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程
度,而轻视甚至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从而
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1.2教育模式上,重群体知识灌输轻个体素质培养。思想政治课
教学在教育模式上,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本知识的传教、甚
至是“灌注”,而忽视学生政治、道德、心理等整体素质的培养,
阻碍其个性发展,扼杀其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成为学习的机器。
这种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2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环节
2.1道德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课对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品德”起
重要导向作用。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主要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周围
人们相处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习惯。德育回归生活的
教学方法无疑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德育回归生活,是指德育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
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要面对丰富
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
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的课
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
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
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校举行的德育活动中就可以通过各种
途径搜集人们购物时商场不文明购物的行为例子,指导学生到附近
的购物场所,调查、采访、了解商家缺失诚信的事例及顾客在商场
“不受欢迎”的行为,也可以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
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例举光明的一
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
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2.2思想素质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培
养、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参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个理
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就是要解决这个实
际问题。在人生价值观教学中,通过“开放”的方式,采用新鲜的、
生动的“教材”,切实用情感渗透的力量,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
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其智能的发展。在教与学关系的处理上,主
要问题是淡化纯理论的教学,核心问题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把
“情感渗透、自我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研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第一,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
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为“问题”,作为研究式学习的载体,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着重通过情感渗透的力量,激发学生思考、
讨论、认识“问题”的热情;第三,重视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即
自己—自己,学生—学生的互动教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路人。在人生价值观
的教学中,情感渗透、自我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有三大步骤:
(1)动员学生,明确计划;(2)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计划:淡
化纯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如:自我写人生格言、
观看生动的影视片、请专家作报告,等等。(3)总结评价、形成成
果:个人选择题目,围绕主题,理论联系实际完成文章一篇;班级
交流,相互学习;老师评定,共同总结。[6](129)在这种教学模
式下,学生的思想素质自然而然就得到提高。
2.3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道德评价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当作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能力主要包括:
认识能力、实践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如何进行思想政治课素质教
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学,即自学,给学生留有学习“自
主权”,培养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本领。当然在开课前应
向学生讲明自学的目的、要领与方法,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依据课程目标编写出自学纲领。疑,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在自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自始至终保持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要培养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用怀疑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要善于问
“为什么”,要带着疑问学习。对于疑问尽量通过的自己的思考来
解决。对已学过的基础知识未经复习不问;自学问题未完成不问;
对问题不经思考不问;找不到矛盾所在不问。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能起到强化自学的效能。思,即思考问题的
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即针对教材中的难点和学生
在自学中产生的某些疑问进行讲解。
2.4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德育结构中必不
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和延伸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在中学德
育过程中有它独特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德育是关系培养人才成长方向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
展,帮助学生克服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不健康现象,或者更准确地
说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在
本质上都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都是在认识、情感、意志、行
为四个层次上进行,都是立足于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以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为宗旨。在现实教育中,二者不能相互代替。但我们又必
须看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
织在一起,二者又相辅相成。
总之,我们在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联系生活实际、社会
实际,让他们正视生活的苦难,着力培养他们正确看待困难与挫折,
提高挫折容忍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理
论、政治、思想、道德、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使其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为将来顺利步入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