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

1 一、编制依据 1、*******项目(商品房区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3、与该项分部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和企业制度 序号 级别 名称 编号 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70号 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393号 5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6 关于加强深基坑和边坡支护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见 威建发〔2006〕28号 7 国家规范、行业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1 8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 9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民用部分 1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28001 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1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1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1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1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7 1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18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2

二、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该项目原址位于**********,属于*********,建筑功能为住宅,小区三面环山,北面临海,与市政主道路相连,项目共分*****三个施工区段,梯次开发建设。我公司承包的单体工程包括*栋地下车库,*栋小高层,***栋别墅,全部工程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实行施工总承包,承建施工图范围内全部土建安装工程。土方工程不包含在承包范围以内,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负责1#车库基坑边坡防护的施工。 2、基坑概况:***车库基坑开挖揭露后在其东面、南面、西面形成土质和岩质边坡,主要是对该部分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基坑开挖完成后实际坡度为1:0.3~1:0.1,边坡垂直高度约为23米~10米,长度126米,坡顶为素填土,开挖揭露出来的岩层为强风化岩,外露岩体风化程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强,岩层受爆破开挖影响有张开裂缝和碎石,存在自然滑石、自然崩落、自然滑塌的安全隐患,结构面发育,平均间距在0.3-0.5厘米,多数闭合节理无明显规律,结构面属硬性结构张开度1-3mm,无胶结或岩屑充填结合差,属II-III类边坡岩体崩塌型质边坡,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下,为确保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故此边坡采取坡率法和岩石锚喷法防护。 三、施工部署 1、为确保边坡防护措施实施到位,在公司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执行经理全面负责,生产经理具体实施,作业区工程师、安全总监、质量总监、土建技术人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专项管理体系。 2、材料、机械准备计划 1)、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序号 机械名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1 喷浆机 1 2 无水钻孔机 1 3 钢筋截断机 GJ-40 套 1 4 钢筋弯曲机 GW40 台 1 5 交流电焊机 UN1\ BX3 台 1 2)、以不影响施工进度为原则,零星材料提前两天供应,材料总计划如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计划开始采购时间 3

1 钢材 圆钢、螺纹钢 T 5.3 2011年6月

2 水泥 硅酸盐 T 210 2011年6月

3 砂 中砂、细砂 m3 250 2011年6月

4 石子 Φ10~40mm m3 350 2011年6月

5 粉煤灰砖 200mm×115mm×53mm 块 10000 2011年6月

3)、周转料具根据施工进度部署,提前一周时间供应,主要周转料具计划如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使用起止时间 1 旋转扣件 Φ48 个 100 2011年6月

2 直角扣件 Φ48 个 600 2011年6月

3 钢管 Φ48×3.5 T 45 2011年6月

4 脚手板 4m×0.3m×0.05m 块 230 2011年5月

4)、技术测量、仪器设备配置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经纬仪 电子J2 台 1 2 水准仪 DZ-3/YJs3 台 3 3 钢卷尺 50m/5m 把 5 4 靠尺 2m 把 2 5 检测工具包 套 2 7 游标卡尺 电子 把 1 8 土工试验设备 Φ100 套 1 9 普通混凝土试模 1503 组 8 10 坍落度筒 个 2 5)、劳动力资源计划 基坑支护施工班组实行经济承包,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钻孔人员2人,架子工5人,喷浆工5人。施工时需统一指挥,同时调度各工种要紧密衔接,环环紧扣,一旦发现施工有滞后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加班作业,确保按时完成。 3、施工进度计划 4 *****基坑边坡防护示意图 5

需边坡支护的部位共分三大区域,因三个区域所采取的施工措施、步骤不同,区域之间互不影响可同时施工,对边坡支护的同时对主体施工进度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边坡支护主要工序施工进度安排如下: 1)、1区进度计划 (1)、6月1日~6月10日:防护栏杆搭设、边坡碎石清理,搭设脚手架 (2)、6月11日~6月25日:岩石钻孔、插锚杆灌浆,绑扎钢筋网片 (3)、6月26日~7月10日:坡面喷素水泥浆、检查验收、拆脚手架 2)、2区进度计划 (1)、5月25日~5月30日:素土机械自然放坡卸荷、土方倒运 (2)、5月31日~6月9日:搭设防护栏杆、搭脚手架、绑扎钢筋网片 (3)、6月10日~6月15日:坡面喷素水泥浆、检查验收、拆脚手架 3)、3区进度计划 (1)、5月25日~5月28日:搭设防护栏杆、搭脚手架、清理坡面杂物 (2)、5月29日~5月8日:绑扎钢筋网片、坡面喷素水泥浆 四、施工工艺: 通过现场踏勘,结合规范要求,经专业软件计算,确定方案如下: 1、在边坡支护前采用挖掘机将基坑顶部素土二次放坡,清除卸荷,放坡坡率不小于1:1,素土坡底与岩土顶部水平距离不小于2.0米。 2、岩石锚喷支护: 1区边坡设计采用Φ25HRB335级钢筋粘接性锚杆方形布置支护。锚杆从下向上分为8排,间距3米×3米,上4排锚杆长度为9米,中间2排长度为6米,下2排锚杆长度为3米,锚孔直径10cm,不扩孔,端头留10cm保护层,孔面注M25水泥浆。坡面采用同2区、3区的防护做法。 3、坡面防护: 2区、3区边坡坡面及坡顶1.5米范围内采用10cm厚的C20喷射细石混凝土挂网防护,骨架钢筋间距为3m×3m,采用HRB335φ12钢筋,其他为单层双向Q235φ6.5钢筋,钢筋间距为250mm×250mm,见施工图。 4、基坑临边防护及排水措施: 6

在基坑顶部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竖向钢管深入岩土不小于30cm,每隔2m增加一根45度斜杆,水平杆每600高一道,确保栏杆坚实、稳固。支护措施完成后,在基坑顶部统一用灰砂砖M5水泥砂浆砌筑370宽、500高的截水沟,阻止雨水流入基坑。 5、喷锚支护程序 搭设脚手架→整修边坡→锚杆钻孔、注浆→连接钢筋骨架焊接、挂钢筋网→制作安装排水孔→喷射混凝土→浇水养护→拆除脚手架。 1)、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对现状边坡稳定情况进行观察,确定安全后再行搭设,必要时应先进行坡面处理。钢管脚手架应置于坚硬稳定的岩石上,不得置于浮渣或不稳定岩块上。 立杆:立杆纵、横间距选用1.2m,横向间距允许搭设偏差±20mm,纵向间距允许搭设偏差50mm,立杆垂直度允许搭设偏差±10cm。 扫地杆设置:垫板往上20cm处,设置扫地杆,扫地杆采用对接接头。扫地杆在端头与立杆交接处伸出扣件长度不小于10cm。 横杆间距、平整度:横杆步距采用1.8m,用对接方法接长,一根横杆两端的高差,不能超过2cm,纵向水平杆全长高差不超过±20cm,横向水平杆高差不超过±10cm。每步架满铺脚手板。 扣件要牢固稳定,螺栓拧紧扭力矩值在45~55Nm范围内,钢架与壁面之间必须楔紧,满足施工采作要求和施工安全。 2)、坡面整修:由于现有岩石边坡破碎松散且不平整,必须将松散的浮石、岩渣、植物清除干净,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用石块补砌空洞,对较大的裂缝进行注浆或勾缝。 3)、锚杆钻孔、注浆: (1)、锚杆钻孔按施工图要求的间距、深度和入射角布孔并挂线放样,间距、入射角采用仪器测量控制,孔深用钎杆直接控制,钻孔采用空气无水钻工艺进行成孔,孔径10cm。眼孔成型后及时进行洗孔并注意保护,以防杂物坠入。 (2)、插锚杆:锚杆按设计要求制作端头、中位架,插入钻孔的锚杆要求顺直,并应除锈,插入锚杆时应将注浆管与锚杆钢筋同时放至钻孔底部,锚杆插入孔内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的95%。 (3)、注浆:注浆采用R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标号为M25的水泥砂浆,中砂要过 7

筛,配合比为水泥543kg:中砂1656kg/立方米水泥砂浆,水灰比宜为1:0.4,在水泥砂浆中掺加膨胀剂或采用膨胀水泥。注浆管与锚杆钢筋同时放至钻孔底部,砂浆自孔底向外注入,随着砂浆的注入,应逐步地将注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内,注浆完成后立即应用干硬性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封口并抹平。 4)、连接钢筋骨架焊接、挂钢筋网:φ12骨架钢筋与端头钢板采用双面焊接,不能漏焊,焊接尺寸符合相应规范要求。骨架钢筋间的钢筋网在现场坡面按设计规格制作完成,与骨架钢筋采用绑扎连接,不能漏点。同时控制好骨架钢筋、铁丝网在混凝土面板中的保护层厚度与设计一致。 5)、制作安装排水孔:在边坡松散孔洞处,大裂缝底部以及坡脚处设置一定数量的PVC排水孔,预留长度根据现场确定。 6)、喷射混凝土:面层混凝土为厚度为10cm,砼标号为C20,采用干喷工艺施工,表面平整,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配合比为喷砼的配合比为水泥:砂:石 = 1:2~2.5:1~2.5,水灰比为0.4~0.6,喷射混凝土和岩石粘接强度不应低于0.69Mpa,必要时应提前做试验以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喷砼前必须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和试运转,应对喷面进行杂物处理,用清水将坡面冲刷干净,湿润岩层表面,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喷射混凝土应自下而上分层、分段喷射,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同时注意按实际情况留设沉降缝。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应立即养护。严禁在雨中喷射作业。 7)、砼的养护: 喷射混凝土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护,使砼保持湿润状态,防止干燥、风吹、受冻和受剧热,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持续增长,减少或防止喷砼的收缩开裂,确保砼的质量。常规条件下喷射混凝土养护时间和洒水次数要求见下表: 喷射砼的养护要求表 空气湿度 水泥品种 养护时间(天) 喷水次数 60%以下 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少于21 每2-3小时喷水一次 80%左右 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少于14 每2-4小时喷水一次 90%左右 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少于7 每8小时左右喷水一次 8)、材料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