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农业

物理农业

物理农业 physical agriculture
孙萍 2012.3.1
一.物理农业由来
物理农业概念起源于植物生理学、 农业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和物理农 业。
二.物理农业的主要技术
• • • • • • • • • • • 空间电场调控动植物生长与病害预防技术 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技术 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技术 菇房空间电场促蕾防病技术 烟气电净化二氧化碳增施技术 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技术 畜禽舍粪道等离子除臭灭菌技术 土壤电消毒法与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 介导鱼礁与水体微电解灭菌消毒技术 多功能静电灭虫灯 LED补光技术等
• 相对化学农药植物保护技术而言,利用能 相对化学农药植物保护技术而言, 够有效防治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病虫害 并无污染的物理方法称为物理植保技术。 并无污染的物理方法称为物理植保技术。
(2)环境安全型温室
• 环境安全型温室是以物理植保技术为核心设计的能够不使 用农药就可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的温室。环境安全型温室 是生产无农药残留蔬菜、果品等植物产品的专用设施。
要求(1)不低于5种应用 (2)写出简单物理原理
1.空间电场生物效应
• 空间电场生物效应是指在空间电场环境中 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病害或疫病发生展现 的特殊现象
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应用
• • • • • • 物理植保技术、 畜禽舍电净化自动防疫技术、 空间电场促蕾防病技术、 环境安全型温室、 环境安全型畜禽舍、 环境安全型菇房等
(1)物理植保技术
(2)土壤电处理技术
• 土壤电处理技术是指通过直流电或正或负脉冲电流在土壤 中引起的电化学反应和电击杀效应来消灭引起植物生长障 碍的有害细菌、真菌、线虫和韭蛆等有害生物, 碍的有害细菌、真菌、线虫和韭蛆等有害生物,并消解前 茬作物根系分泌的有毒有机酸的物理植保技术。 茬作物根系分泌的有毒有机酸的物理植保技术。利用土壤 电处理技术进行土壤消毒灭虫是通过埋设在土壤中相距一 定距离的两块极板通电完成的, 定距离的两块极板通电完成的,其中在极板中央土壤中还 需布设介导颗粒和撒施强化剂、灌水。 需布设介导颗粒和撒施强化剂、灌水。
种子与育苗土的无毒化处理
种子的消毒 • 种子表皮和内层会因多种原因带菌带毒, 种子表皮和内层会因多种原因带菌带毒,播种后会在 苗期发病而导致产量下降或死苗,因此, 苗期发病而导致产量下降或死苗,因此,种子的物理消毒 是保证丰产的第一步。 是保证丰产的第一步。通常的种子消毒采用静电与等离子 体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体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等离子气体胶体在静电场的作用下 粘附于种子表面并渗入种子表层而实施灭菌消毒。 粘附于种子表面并渗入种子表层而实施灭菌消毒。静电等 离子联合处理法处理的种子一般放置5天后进行播种育苗 天后进行播种育苗。 离子联合处理法处理的种子一般放置 天后进行播种育苗。 育苗土的无毒化处理 • 育苗土的灭菌消毒是确保作物丰产的第二步。 育苗土的灭菌消毒是确保作物丰产的第二步。小面积 育苗土壤消毒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土壤电处理的方式, 育苗土壤消毒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土壤电处理的方式,消 毒后如再添加生物菌肥所育种苗健壮无病。 毒后如再添加生物菌肥所育种苗健壮无病。
(3)环境安全型畜禽舍
• 环境安全型畜禽舍是以空气微生物空间电场自动防疫原理 为依据而设计建造的能够实时防疫、大幅度减少抗生素使 用量,确保养殖者经济利益、消费者健康的动物源食品安 全的设施
(4)环境安全型菇房
• 环境安全型菇房是以食用菌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理论和物理 植保技术为设计依据而建造的不使用农药就能防治食用菌 病虫害的环境控制类菇房。
结论:
• 物理农业是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 合,是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电、磁、声、 光、热、核等物理因子操控动植物的生长 发育及其生活环境境的束缚,最终获取 高产、优质、无毒农产品的环境调控型农 业。
作业:
• 查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物理应用
三.现代物理农业的发展方向 现代物理农业的发展方向
“增产优质型物理农业” 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为了获得高产,目前的物理调控 工艺主要是空间电场与高浓度二氧化碳增施技术相配合形 成的同补技术,这一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与品质优化的 “双效能”。养殖业主要的高产优质的物理调控工艺就是 光控生殖工艺,主要用于家禽、水生动物的生殖生长、排 卵、受精等方面。 “无毒农业” 其目的就是使用对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具有灭杀作用和 环境保护作用的物理技术来满足动植物的防病防疫要求, 彻底杜绝农药的使用和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环境毒物的产生。 这方面的技术工艺很多都已设施化,譬如环境安全型温室、 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环境安全型育苗室、 养殖水体介导鱼礁微电解实时消毒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