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总苷提取工艺研究
精密称取丁香苷标准品 215 mg ,加甲醇溶解至 50 mL 容量瓶中 ,超声 ,待溶解后定容 ,制成每 1 mL 含丁香苷 50μg 的标准溶液. 精密移取标准品溶液 110 ,210 ,310 ,410 ,510 mL 分别置于 10 mL 容量瓶 中 ,加甲醇定容. 以甲醇溶液为空白 ,在 265 nm 波 长处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丁香苷质量 浓度 C(μg/ mL) 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得回归方 程 : Y = 01058 6 X - 01021 4 , r = 01999 9. 结果丁香 苷在 5~25μ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3. 2 样品测定
直观分析表明 ,以综合评分为标准 ,在所选因 素水平范围内 ,溶剂量对刺五加总苷的提取效果影 响最大 ,乙醇浓度影响较小 ,而提取次数影响最小 , 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次序为 B > A > C. 方差 分析表明 ,因素 B (溶剂量) 为主要影响因素 ,具有 显著性 ,因素 A 和 C 不显著. 由于醇浓度和提取次 数影响不显著 ,结合工业化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方
收稿日期 :2004 - 10 - 241 作者简介 :曲中原 (1980 - ) ,女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中药鉴定与新药开发.
第 1 期 曲中原 ,等 :刺五加总苷提取工艺研究
·15 ·
马公司 C18柱 ,AL 系列溶剂过滤器 : 天津奥特塞恩 斯仪器有限公司 ;SP - 756P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R - 201 型旋转蒸发仪 :上 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 技有限公司 ;ALC - 110 分析天平 :北京塞多利斯天 平有限公司 ;超声波振荡提取器 :天津奥德赛恩斯 仪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 To optimize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for eleutherosides , L9 (34) theorthogonal design is used to observe influential factors such as ethanol concentration (A) , menstruum capac2 ity (B) and extraction times (C) . Eleutherosides content , syringin content and extraction rate a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rocesses , 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by grading methods including direct method and varianc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 was menstruum capacity (B) , and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1B3C1 , viz. extracting for 2 times (1 hour each) with 10 times of 60 % alcohol .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is sim2 ple , repeatable and adapt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 words : eleutherosides ; syringin ; grading methods ; orthogonal design
2 方法与结果
2. 1 醇提工艺正交试验
根据预试验结果 ,选取乙醇体积分数 (A) 、溶
剂量 (B) 、提取次数 (C) 3 个试验因素 ,每个因素 3
个水平 ,按 L9 (34) 正交表进行试验. 每组取刺五加 粉末 (40 目) 50 g ,用乙醇回流提取 ,过滤 ,滤液减压 回收乙醇 ,减压干燥得干膏 ,称其质量 ,计算干膏得 率. 按下述方法分别制备样品溶液并进行测定[5] .
Y = 621014 X - 01270 3 , r = 01999 9. 结果丁香苷在 012~110μ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2. 4 样品测定
取各组相当于 4 g 药材的干膏 ,分别加 15 mL 水超声溶解 ,加 30 mL 乙醚脱脂 (分 2 次 ,15 mL/ 次) ,取水层加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3 次 (15 mL/ 次) , 收集正丁醇液 ,蒸去溶剂得残渣 ,加 10 mL 蒸馏水 溶解 ,上已处理好的 D101大孔树脂柱 ,先用水洗至 无糖 (斐林反应呈阴性) ,再用体积分数为 70 %乙 醇洗脱 ,每隔一段时间截留一段洗脱液 TLC 检测 (展 开 剂 : V正丁醇 ∶V乙酸乙脂 ∶V水 = 4 ∶5 ∶015 , 紫 外 254 nm显色) ,至洗脱完全. 收集洗脱液 ,回收乙醇 , 水浴蒸干 ,残渣加甲醇溶解 ,定容于 10 mL 容量瓶 中 ,得样品溶液. 样品溶液用 0145μm 微孔滤膜过 滤 ,作为供试液 ,采用 HPLC 测苷 B 质量分数. 2. 3 刺五加总苷质量分数的 UV 测定 2. 3. 1 标准曲线绘制
刺五 加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 Rupr. et Max2 im. ) 采于黑龙江帽儿山 ,由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中药鉴定实验室金哲雄教授鉴定 ;丁香苷标准品由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甲醇 (色谱纯) :美 国迪马公司 ;乙醚 、正丁醇以及其他试剂均为分析 纯.
·16 ·
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21 卷
面考虑 ,选用体积分数为 60 %乙醇 ,提取 2 次. 故 60 % ,10 倍量 ,提取 2 次 ,每次 1 h.
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为 A1B3C1 ,即乙醇体积分数为
表 2 刺五加总苷醇提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各组样品溶液制备参照 2. 2. 4 方法. 精密移取 1 mL 样品溶液 ,用甲醇稀释至 10 mL , 参照标准曲 线法测定各组待测液的吸光度 ,计算总苷质量分 数 ,并折算总苷提取率.
进行综合评分时以各指标的最大值为参照将
数据进行归一化 ,再给出不同的权重. 丁香苷和总 苷的权重系数设为 0. 4. 在有效成分明显的前提 下 ,浸膏得率越高则纯度越低 ,因此设负权重系数 为 - 0. 2. 以综合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 2 、3. 其中 综 合 评 分 Y = 0. 4 X1 ×100/ 4. 18 + 0. 4 X2 × 100/ 0. 89 - 0. 2 X3 ×100/ 6. 74.
(1. 哈尔滨商业大学 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2.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
摘 要 :采用 L9 (34) 正交试验法考察刺五加总苷提取的各影响因素 (A 乙醇体积分数 、B 溶剂量 、C 提 取次数) ,以多指标 (刺五加总苷收率 、丁香苷质量分数以及浸膏得率) 综合评分法进行直观分析及方 差分析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刺五加总苷提取的主要因素为 B (溶剂量) ,优选 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A1B3C1 ,即乙醇体积分数 60 % ,10 倍量 ,提取 2 次 ,每次 1 h. 此工艺简单易行 , 稳定可行 ,适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刺五加总苷 ;丁香苷 ;综合评分法 ;正交试验法 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0946 (2005) 01 - 0014 - 03
因素水平见表 1.
表 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水平
1 2
A 乙醇体积分数 /% 60 70
因 素 B 溶剂量
/倍 6 8
C 提取次数 (每次 1 h)
2 3
3
80
10
4
2. 2 丁香苷质量分数的 HPLC 测定 2. 2. 1 色谱条件
色谱 柱 : 美 国 迪 马 公 司 C18 柱 ( 4. 6 mm ×200 mm ,5 μm) ; 流 动 相 : V甲醇 ∶V水 = 25 ∶75 ; 流 速 : 1 mL/ min ;检测波长 : 265 nm ; 柱温 : 30 ℃; 进样量 10 μL .
第 21 卷 第 1 期 2005 年 2 月
Journal
哈尔滨商业大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Commerce (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Vol. 21 No. 1 Feb. 2005
刺五加总苷提取工艺研究
曲中原1 ,金哲雄1 ,高文昊2 ,于兴博1 ,李秋实1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 Acanthopanax sen2 ticosus (Rupr. et Maxim. ) 的干燥根及根茎[1] . 刺五加 性温味辛微苦 ,具有益气健脾 、补肾安神 、益精壮骨 之功效[2] . 其主要成分为刺五加苷 A (胡萝卜苷) 、 刺五加苷 B (丁香苷) 、刺五加苷 B1 (异秦皮啶葡萄 糖苷) 、刺五加苷 C (乙基半乳糖苷) 、刺五加苷 D 和 E (紫丁香树脂酚的葡萄糖苷的 2 种不同构型) , 以及刺五加苷 F 和 G. 此外还有阿魏酸葡萄糖苷 、 咖啡酸 、芥子醛 、异秦皮啶和芝麻素等成分[2~4] . 市 场上的刺五加类产品大都是由刺五加的水浸膏粗
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iques of eleutherosides QU Zhong2yuan1 , J IN Zhe2xiong1 , GAO Wen2hao2 , YU Xing2bo1 , LI Qiu2shi1
(1.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 Harbin 150076 ,China ; 2. Sixth Factory of Harbin Pharmaceutical Group ,Harbin 15005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