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编制说明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基础工程020******* 直柱大板基础施工(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42.5。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1)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制,否则留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
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膜剂。
(4)钢筋焊接符合JGJ18的要求,钢筋绑扎牢固、(6)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8)偏差控制要求。
1)基础埋深:100mm,0mm。
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0.8%。
3)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5)基础顶面高差:5mm。
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7)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8)整基基础扭转:一般8ˊ,高塔4ˊ。
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复核地脚螺栓的间距、基础根开、立柱标高正确。
(7)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8)混凝土上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9)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0)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1)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020*******-T1 直柱大板基础支模***********-T2直柱大板基础成品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掏挖基础施工(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6)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1)基础放样时应核实边坡稳定控制点在自然地面以下,并保证基础和埋深不小于设计值。
(2)掏挖施工科采用人工掏挖或旋挖钻机掏挖。
人工掏挖应有安全保证措施,对孔壁风化严重或砂质层应采取护壁措施。
(3)地面以上部分基础模板支设要牢固。
(4)钢筋焊接符合JGJ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
020*******-T1旋挖钻机基础掏挖(7)易发生坑壁坍塌的基坑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可靠的护壁措施。
(8)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9)允许偏差。
1)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
2)成孔尺寸应不小于设计值,且底部应保证设计锥度和高度。
3)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
4)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6)基础顶面高差:5mm。
7)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8)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9)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4'。
10)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7)成孔与浇筑宜连续作业。
(8)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9)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10)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1)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2)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3)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和立柱可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
外切方形进入基面以下不小于300mm。
(14)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020*******-T2 掏挖基础下钢筋笼后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基础防护020******* 基础防护工程(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石块:砌筑用块石尺寸一般不小于250mm,石料应坚硬,不易风化。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
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外露面上的砌缝应预留约40mm深的空缝,以备勾缝处理。
(1)挡土墙或护坡应砌筑在稳定的地基上,基础埋深应满足设计要求。
(2)挡土墙或护坡砌筑前,底部浮土必须清除,石料上的泥垢必须清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
(3)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度宜为30~50mm,用砂浆填满砌缝,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
(4)勾缝前必须清缝,用水冲净并保持槽内湿润,砂浆应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
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
砌筑完毕后应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做好养护。
020*******-T1护坡成品(5)排水孔数量、位置及疏水层的设置应满足规范要求。
(6)按规定设置排水沟(孔)、伸缩缝。
020*******-T2挡土墙成品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排水沟砌筑(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石块:砌筑用块石尺寸一般不小于250mm,石料应坚硬,不易风化。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排水沟应设置在迎水侧,距基础边缘一般不小于5m。
(6)排水沟应保证内壁平整,迎水侧沟沿略低于原状土并结合紧密。
(7)按设计施工,坡度保证排水顺畅。
(1)应根据现场实际地形确定排水沟走向及长度。
(2)排水沟断面应满足设计要求。
(3)排水沟开挖成型后应清除浮土,底部夯实。
020*******-T1排水沟成品(一)020*******-T2排水沟成品(二)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基坑回填(1)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回填,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
(3)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3:1的比例掺和后回填夯实。
(4)泥水坑回填应排除坑内积水。
(5)冻土回填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把冻土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在经历一个雨季后应进行二次回填。
(6)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
(1)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时应清除坑内杂物,并不得在边坡范围内取土,回填土要对称均匀回填。
(2)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
(3)基坑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泥水坑应先排除坑内积水然后回填夯实,对岩石基坑应以碎石掺土回填,碎石与土的比例为3:1.(4)雨季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5)冻土回填,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清除冻土块的冰雪并把冻土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
(6)回填土应留有300~500mm的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
(7)回填土铺设对称均匀,确保回填过程中基础立柱稳固不移位。
020*******-T1基坑回填夯实020*******-T2基坑回填后工艺编号项目/工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保护帽浇筑(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保护帽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6)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
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
(7)保护帽顶面应留有排水坡度,顶面不得积水。
(8)保护帽宜采用专用模板现场浇筑,一次成型,严禁使用砂浆或其他方式制作。
(1)保护帽上表面应在混凝土凝固前进行收光3~4次,浇制结束需先收光2次,2h后再细收一次,拆模时仔细检查是否有飞边情况,应及时处理。
塔腿及模板底部的混凝土浆要及时清理干净。
(2)保护帽浇制后拆模时应保证拆模时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
(3)保护帽应按要求进行养护。
(4)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
020*******-T1保护帽成品(一)020*******-T2保护帽成品(二)工艺编号项目/工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杆塔组立工程020******* 杆塔分解组立020******* 角钢铁塔分解组立(1)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