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海洋大学鱼类学考点总结

上海海洋大学鱼类学考点总结

1.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系列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

2.繁殖策略:就是指每一个物种的繁殖特性,包括该物种的两性系统、繁殖方式、繁殖时间和地点以及亲体护幼等在繁殖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特征。

繁殖策略是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它保证种及后代对所生存的环境有最大的适应性。

3.不可逆点:指饥饿仔鱼抵达该时间点时,尽管还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但已虚弱得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又称不可逆转饥饿或生态死亡点。

4、模式标本:在原始描述发表时,由命名者于若干标本中所选定的一个标本,或记载时所根据的单一标本。

(3分)5、物种: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是由种群所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它单元在生殖上隔离着),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在宗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

物种定义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种群组成、生殖隔离、生态地位和宗谱分支。

(3分)6、单系群:分支系统学中将一个祖先物种及其所有的后裔构成的一个类群称作单系群。

(3分)4.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5.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

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6.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

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9.丰满度: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W=aLb中b值在3附近的种类,丰满度用K=100(W/L3)表示W—体重(去内脏后,单位克)(),L—体长,单位cm。

W=aLb中b远离3,用相对丰满度(Kn)用Kn=100W/w表示更为合适:W—实测体重(不去内脏),w—按长重相关式推算的体重。

10.补偿生长:由于自然界大多数野生生物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将会遭受一段时期的饥饿或营养缺乏,当胁迫条件改善或消失,动物表现出一个快速的迸发式的生长,被称为补偿生长或称获得性生长。

补偿生长主要表现为超越补偿、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或不能补偿等。

补偿生长现象的应用(1) 在不影响食物转化率的同时,控制饥饿与恢复摄食节律,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2) 在不影响个体生长条件下,采用不同日粮水平交替饲喂的方式,提高转化率(3) 采用变化的环境因子,控制鱼类的性成熟速度。

11.饵料选择性指标:衡量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情况E=(ri-pi)/(ri+pi)式中:E-选择性指标,ri-鱼类消化道食物组成中某一种饵料成分(i)百分比pi-同一种饵料成分在该鱼类生活环境饵料中(食谱)的百分比E(0,1)表示有选择性,E=0,表示无选择性,为随机摄取,E(-1,0):表示对该饵料生物不喜好。

六、填空(10分,每空0.5分):1.用作鱼类年龄鉴定的常用有鳞片、耳石、鳍条、鳍棘和支鳍骨、鳃盖骨等。

2.生长率可分为绝对生长率、相对生长率、瞬时生长率三种类型。

3.常见的鱼类气呼吸类型有:皮肤呼吸、口咽腔呼吸、消化管呼吸、鳃上器官呼吸、鳔呼吸、气囊呼吸。

4. 按照鱼类成鱼阶段所摄食的主要食物组成,大体上可将现成鱼类归纳为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等几种食性类型。

5. 鱼类人工受精的方法有湿法、干法和半干法.5.“左鲆右鲽”在分类学上的含义是指两眼均着生在左侧者为舌鳎科鱼,两眼均着生在右侧者为鳎科鱼。

与此相类似的有舌鳎科鱼,其两眼着生在左侧,而鳎科鱼两眼则着生在右侧。

7.鱼类年轮的标志有切割型、疏密型、碎裂型、间隙型,切割型又有普通切割型、闭合切割型、疏密切割型等2.四大家鱼分别什么,并简述它们各自的生物学。

(5分)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均为鲤形目、鲤科淡水鱼类。

青鱼:低层鱼类,以螺蛳、蚬、蚌等软体动物为食,个体大,生长快,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的大型经济鱼类。

草鱼:通常生活在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生长快,肉质好,分布于我国南北水域。

鲢鱼:中上层鱼类,性活泼、善跳跃,主食浮游植物,也食浮游动物和各种碎屑。

生长快,个体大,是重要的大中型经济鱼类。

鳙鱼:中上层鱼类,行动缓慢,不善跳跃,主食浮游动物,也食藻类。

生长快,个体大,为湖泊、水库、池塘养殖的大中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流域。

1.简述鱼类年轮形成的原理及年轮数与年龄的关系?(6分)温带地区的鱼类,其生长有季节周期。

春夏季节水温上升,鱼体生长迅速且均衡,而到秋冬季节,则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在整个鱼体生长的同时,鳞片、耳石或其它各种骨片等也相应地增长,鱼体在四季中生长的不均衡性,也必然反映到鳞片等的生长上。

鳞片生长时,它的表层就有环片形成。

鱼体生长快时,鳞片上形成的环片就宽且环片之间的距离也稀疏(称为疏带);相反,在鱼体生长慢时,鳞片上就形成排列紧密、狭窄的环片带(称为密带)。

年轮是秋冬形成的密带和翌年春夏形成的疏带环片之间的分界线,被规定为由密向疏过度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

年轮形成并不单纯是水温和食饵条件等直接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它是鱼体内在遗传特性、生理机能与外界生活条件共同作用,两者矛盾统一,鱼体重新建立适应性代谢过程,开始新的生理周期的结果。

鳞片上年轮数和年龄的关系是:0+~1.,1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一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无年轮,或第一个年轮刚刚形成。

1+~2.,2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两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有1个年轮,或第二个年轮刚刚形成。

2+~3.,3龄鱼,……依此类推。

2.为什么鱼类在夏秋季节的清晨特别容易浮头?(5分)答:池塘等小水体,溶氧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十分明显、剧烈。

特别是夏秋季节,一方面水温高、气压低,鱼类耗氧率升高、有机物质也加速分解。

另一方面,白天繁盛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多补偿了氧的消耗,到下午2-4点,水中溶氧,特别是表层水可达到过饱和,但一到晚上,浮游植物呼吸作用也大量耗氧,使溶氧剧烈下降,至黎明前(3-6点)溶氧量降低到最低(0.1-0.3mg/L),所以在池塘中黎明前养殖鱼类易出现“浮头”现象。

4、在保证鱼能充分摄食的前提下,如果限制鱼的活动,能否提高鱼的生长速度?为什么?能(2分)。

根据生物能量学的原理,在保证鱼能充分摄食的前提下,食物中的能量分配中包含活动耗能,因此,如果限制鱼的活动,节省下来的能量可转变为生长耗能,因此能提高鱼的生长速度(4分)。

5、黄鳝是分批产卵的,你认为是应该采取注射激素催产进行人工授精,还是应该采用生态调控的措施,让其自然产卵?为什么?应采用生态调控的措施(2分)。

有些鱼类为什么分批产卵?因为其卵的发育不是同步的,其卵是分批成熟的,所以只能是分批产卵。

人工注射激素,只能加快卵的发育速度,不能使卵达到同步成熟,因此,通过人工授精,只有成熟的卵才能授精,而没有成熟的卵,仍旧不能授精,也自然不能发育。

对于分批产卵的黄鳝,可以通过调控温度、光照周期、水流等生态条件,使黄鳝所有的卵都有机会成熟,让其自然产卵,从总体上就能提高授精率。

(4分)6、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确定该种鱼是分批产卵还是不分批产卵?可以通过测量卵巢里卵的卵径来得知,如果卵径成正态分布的,就是不分批产卵,反之为分批产卵(6分)。

7、如何测定大黄鱼在当前饲养条件下的摄食日节律?在一天24小时中,每隔2小时,测定大黄鱼在一定摄食条件下的摄食强度,摄食强度测定,可以通过解剖大黄鱼,称量消化系统的内容物的重量来得知(4分)。

比较每2小时大黄鱼的摄食强度,就可以知道其摄食日节律(2分)。

2、在人工苗种生产过程中,真鲷仔鱼开口后摄食轮虫,之后一段时间后,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在真鲷仔鱼的培育过程,真鲷仔鱼开口后一段时间是投喂轮虫的,之后是投喂卤虫的。

由于卤虫成本太高,目前生产上往往延迟投喂卤虫的时间。

那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投喂卤虫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不影响仔鱼摄食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开始投喂的时间?这个实验是要确定真鲷仔鱼对卤虫有选择性的时间(3分)。

根据选择性指标的含义,如果真鲷仔鱼肠道中的卤虫幼体所占的比例高于水体中卤虫幼体所占的比例,就说明真鲷对卤虫幼体有选择性。

我们在真鲷开口摄食后的第1天后,每隔2天做以下的实验。

水体中轮虫和卤虫的密度相同,让真鲷摄食2个小时后,解剖其肠道,计数有多少轮虫和卤虫,如果卤虫的数目少于轮虫,说明真鲷仔鱼对轮虫有选择性,而对卤虫还没有选择性,反之,如果卤虫的数目多于轮虫,这说明那一天真鲷开始对卤虫有选择性了,我们就可以开始投喂卤虫了(7分)。

1.鱼类的生活史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发育期在形态和生长上有何特点?(6分)鱼类的生活史一般分为六个时期: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

胚胎期:特点:发育过程在卵膜内进行,又称为卵发育期。

营养:靠卵黄提供。

与外界环境联系:呼吸、防御敌害。

仔鱼期:特点:体透明,血液无色素,鳍为薄膜状,口与消化道尚未打通营养:前仔鱼期:卵黄囊;后期:摄食营养与外界环境联系:营养,防敌害稚鱼期:特点:鳍、鳞片开始产生与外界环境联系:防敌、营养营养:摄食营养幼鱼期:特点:鳍、鳞片、体色、侧线系统、身体比例等均与成鱼相似营养:摄食营养与外界联系:以营养为主,防敌害的关系下降,自然死亡率下降生长特点:生长最快,养殖苗种即为这一时期。

成鱼期特点:第二性征发育完全,性成熟,具繁殖能力营养:摄食与外界联系:繁殖和营养,自然死亡率下降,捕捞死亡率上升衰老期:发育停止,性腺开始衰老。

2. 请简述鱼类产卵群体的结构类型及其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指导意义(6分)鱼类因产卵而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叫产卵群体(A),其中初次性成熟的群体叫补充群体(D),已经产卵的群体叫剩余群体(P)。

产卵群体的结构可分三类:1. A=D 2. A=D+P, 但D>P 3. A=D+P, 但D<PⅠ型:短寿鱼类或洄游性鱼类通常属此类,一般产完卵个体就死亡。

由于其世代更替快,增殖潜力大,除了保护少量产卵群体,可多加利用。

Ⅱ类型:中等寿命鱼类多属此类,世代更替和增殖潜力中等,需要合理保护,避免过度捕捞。

Ⅲ类型:长寿命鱼类或个别洄游鱼类属此类,世代更替慢,群体老化,增殖潜力弱,故要大力保护。

3.. 请简述鱼类日粮的确定方法和意义(6分)日粮即为鱼一昼夜(24小时)所摄饵料的量,通常用与其体重比值的百分数表示。

I:实验条件下:日粮=100×(fc/0.5(W1+W2)t), 其中fc为总摄饵量,W1、W2分别为孵化t天前后的体重;t为饲养天数II:自然条件下:日粮=24K/T, K:鱼一天能摄的平均饵料量,T为饲养时间,氮含量测量法:根据氮含量在各饵料中的含量,及鱼食道内各饵料成分的含量,根据氮的摄入支出平衡得出日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