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管理及船员案例分析
公司为了更好地履行各类公约要求以及为了更好地迎接公司的
发展,针对船舶、船员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船员的专
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服务意识、职业素养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目前发现的问题,在船的多数操作级船员通过了履约培训,
通过了海事机构的考试、发证而且有相当高的文化层次,为什么实际
检查结果会有诸多的令人不满意之处?其实,问题还是人的因素。如
同骑自行车,看似简单,是因为人们有较高的熟练程度,但并不能避
免在特殊情况下,如雨雪天气,路况复杂,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人倒
车翻。其实,骑自行车的每一个动作里都包含着人、车、环境和控制
过程的复杂应用;船员同样属于安全科学的“人”的要素,“人”的
要素在船舶安全中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正面效应有利于过程安
全和环境无害,相反会直接上升为船舶各类事故的首要原因。下面我
搜集了对船员实际操作和安全知识检查的常见个例。
一、甲板部的人为缺陷
1、消防探火员演练穿着消防员装备前,通常不按规定检查压缩空气
瓶气压,不检查自给式呼吸器管路和面罩的气密性;
2、部分船舶驾驶员(持GMDSS证书),不会操作设备,更缺乏保养、
测试常识;
3、部分船舶SART存放位置不当(一般在驾驶台两侧),不便于登艇
时携带,驾驶员操作有误缺乏保养常识,过期电池未及时更换或不知
道怎样更换。
4、驾驶员通常都按海员习惯做法交接班,未有良好工作衔接,疏忽
检查设备工作状态,例如:因长期未使用测深仪而不能及时发现其故
障,号灯(特别是船舶失控灯组)处于不可用状态等。
5、收到最新的航海通告而未及时改正相关海图。
6、甲板设备活动部件不活络。
二、轮机部人为缺陷
1、接受检查时疏忽救生艇艇机启动前的检查程序,未检查滑油、
燃油、冷却水、离合器等情况,盲目启动艇机。
2、部分船员对应急消防泵启动工作准备不妥、不熟悉操作程序
或不按规程操作原动机,启动后不能引水,或因泵设备保养不良致使
压力不足。
3、个别船员平时习惯简化油水分离设备操作程序,操作设备后
不反冲,导致设备内部污染、无法正常工作,造成排放超标。
4、操作级船员,不懂《油类记录簿》的各项填写,轮机长未核
实签字,造成船舶油类记录簿与实际检查情况严重不符,缺乏油类作
业真实性。
5、一些速闭装置由于未得到良好的保养和定期检查,处于失灵
状态。
6、因船员责任心较差,人为造成机舱清洁不良,污水井中存
有过多的油水混合物,机舱管路(排气)的保护敷料被油弄脏,极易
引发污染、火灾事故。
三、船舶应变布署和行动的缺陷
1、部分船舶应变布署表未按最新的船员变动情况更改。
2、船舶应变演习过程中,船员不能按规定时间到达集合地点,
完不成应变部署任务,秩序混乱。
3、弃船演习时携带应急设备、物品不齐全,穿戴不符合要求,
简化救生艇施放程序。
4、个别船员不清楚消防演习火警警报位置,动作迟缓,更有
使用手提式灭火器不正确的现象。
综合这些船舶各部门中的缺陷个例,充分说明“人”的要素产
生的负面效应。就船员不能熟练操作、有效保养船舶设备,演习应变
能力差,称之为船舶软缺陷,它不同于船舶的硬缺陷,却能直接导致
船舶硬缺陷的频频出现,导致船舶低标准航行,而且不易及时发现;
船舶软缺陷的存在已不容忽视。公司在加强安全体系监督的同时,船
舶内部管理、船员素质的提高才是根本。
建议在工作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扩大船舶检查范围
船舶定期安全检查,不局限于船舶设备硬件的外观性、适用性检查,
逐步将船员操作性检查项目扩展到任何一项设备的检查中,询问相关
船员对船舶航行操纵设备、无线电设备、应急设备、救生、消防设备,
防污染设备的日常定期检查、保养、使用情况,善于发现设备欠缺良
好保养的迹象;抽查船员操试设备,以便全面了解船员对设备操作的
动手能力和熟练程度,发现人为因素造成的缺陷,设备状况明显恶化
导致船舶低标准的,记入船舶检查记录,予以纠正。
二、船舶应变演习
定期进行应变演习,现场评估演习效果将应变演习中不能令满意
的严重情况,给予警告或扣除相应奖金,限期纠正。同时注意检查船
舶应变布署表内容与船员实际情况是否一致,询问了解船员对在船舶
应变布署中所负职责、行动动作和完成任务时间的掌握程度,端正船
员对演习、训练的态度,提高应变反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