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 I 网络高等教育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年 级: 年 秋 季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
1 内容摘要
结合现代环境中的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研究的最新发展,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破坏机理,其次结合工程实际讨论了耐久性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包括耐久性区段划分、保护层厚度、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耐久性措施、健康监测等。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
2 目 录
内容摘要 ............................................................ 1 引 言 ............................................................. 4 1 绪论 ............................................................. 5 1.1 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 .......................................... 5 1.2 混凝土耐久性对桥梁结构的重要性 .............................. 5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5 2.1混凝土冻融循环 ............................................... 7 2.2.1影响因素 ................................................ 7 2.1.2 破坏机理 .............................................. 7 2.2 混凝土碳化 .................................................. 8 2.2.1 影响因素 .............................................. 8 2.2.2 破坏机理 .............................................. 8 2.3 混凝土渗透破坏 ............................................. 10 2.3.1 影响因素 ............................................. 10 2.3.2 破坏机理 ............................................. 10 2.4 碱骨料反应 ................................................. 10 2.4.1 影响因素 ............................................. 10 2.4.2 破坏机理 ............................................. 11 2.5 钢筋锈蚀 ................................................... 11 2.5.1 影响因素 ............................................. 11 2.5.2 破坏机理 ............................................. 12 2.6 化学侵蚀 ................................................... 12 2.6.1 影响因素 ............................................. 12 2.6.1 破坏机理 ............................................. 12 3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改善措施 ........................................ 14 3.1 选材方面 ................................................... 14 3.2 结构设计方面 ............................................... 14 3.3 施工方面 ................................................... 15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 3 4 案例分析 ........................................................ 16 4.1 工程概况 ................................................... 16 4.2 存在问题 ................................................... 16 4.3 改善措施 ................................................... 17 4 结论与建议 ...................................................... 18 参考文献 ........................................................... 19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
4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为拉动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桥梁工程建设随之迈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其特点是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但对拉动国民经济、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效益,因而工程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 钢筋混凝土桥梁属于露天工程,直接受周围复杂环境的作用。混凝土的碳化、盐渍土中混凝土知道氯盐、硫酸盐侵蚀以及水流的冲刷,机械的碰撞等物理化学作用给钢筋混凝土桥梁带来严重的耐久性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上,忽视了其耐久性的要求,致使相当一部分桥梁结构物因材质劣化造成过早失效以致发生破坏崩塌事故。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其原因除了设计施工质量的问题外,另一主要原因是对海水腐蚀印发混凝土劣化、钢筋锈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得力,原材料的技术指标控制、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等,都大大降低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因此,对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沿海地区实际地理、气候环境,在对已损坏桥梁进行破坏原因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桥梁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通过优选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掺加矿物掺和料等手段,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对提高沿海地区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做出结论和建议,未同类工程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
5 1 绪论 1.1 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混凝土耐久性是指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性、正常使用和可接受的外观能力。
1.2 混凝土耐久性对桥梁结构的重要性 截止2010年底,我国公路上共查处危桥5176座,达186632延米,对他们进行改造加固利用则需要16.4亿元,近三年全国的危桥基本保持在一万余座,占永久性桥梁的3-4%。桥梁运营过程中,由于频繁承载甚至超载,再加上自然因素(如雨、雪)的影响,以及交通事故等人为事端的侵袭,会造成桥梁损伤和局部破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桥梁的损伤种类和损伤部位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因设计和施工的原因,导致一座先天不足的桥梁,则运营中更会问题不断,难以维持正常使用状态。因此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和养护维修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只有认真地、不断地对桥梁结构的病害进行养护才能保持桥梁的各组成部分处于健康状态,确保桥梁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保证安全运营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延长桥梁的设计和使用寿命。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文的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是从我国现有桥梁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的研究,通过对混凝土冻融循环、混凝土碳化、混凝土渗透破坏、碱骨料反应、钢筋锈蚀、化学侵蚀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提高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改良方案。结合实际案例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对已有结构进行科学的耐久性评估和剩余寿命的预测,以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 6 选择对其正确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也可对待建工程项目进行耐久性的指导设计,揭示影响结构寿命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从而提高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生命全过程的正常工作。它既服务于既有结构维修加固的现实意义,又有知道拟建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丰富和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理论也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
7 2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分析 2.1混凝土冻融循环
2.2.1影响因素 1)平均气泡间距 平均气泡间距越大,冻融过程中毛细孔中的静水压和渗透压越大,混凝土抗冻性越低。 2)水灰比 它的变化影响混凝土中可冻水的含量、平均气泡间距及混凝土的强度。水灰比越大,可冻水的含量越多,混凝土的结冰速度越快:气泡结构越差:平均气泡间距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抗冻性越差。 3)外加剂 影响气泡间距的主要因素是含气量,混凝土中封闭空气泡除搅拌、振捣混入外,主要是引气剂等其他外加剂人为引入的。引入的空气泡越多,平均气泡间距越小,毛细孔中的静水压和渗透压越小,混凝土抗冻性越好。 4)强度 静水压和渗透压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即产生冻融破坏。当含气量和平均气泡间距相同时,强度高的混凝土的抗冻性高于强度低的混凝土。 5)骨料 骨料的冻害机理可用静水压假设来解释。 6)水泥品种和用量 随水泥混合材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越差。 7)冻结温度和降温温度 静水压力与结冰速度和降温速度成正比,孔隙水的冻结是随着大孔向小孔扩展。大孔冻结时结冰速度大,小孔冻结时结冰速度小,结冰速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2.1.2 破坏机理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冻结时,混凝土孔隙中水结冰,产生冻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