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敦煌壁画中的艺术形象表现研究
作者:许静宜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7期
摘要:敦煌壁画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规模和技艺上非常之宏大精
湛。敦煌壁画的内容多姿多彩,它和其他宗教艺术几乎是一样的,都是用来寄托人们对生活的
美好愿望及其向往。本文从敦煌壁画的形式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中国敦煌壁画的审美标准和
表现手法的探索来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其艺术风格。
关键词:敦煌壁画;艺术形式;风格;审美标准;表现手段
中国敦煌壁画在中国艺术的历史进程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含有“神”的元素的存
在,敦煌壁画的风格和世俗绘画会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现
实的生活,任何艺术都具有它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它们在形式上都具有着同样的艺术语
言和艺术表现技巧,以及共同的民族风格。
一、敦煌壁画中的“飞神”情节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的“飞神”形象。希腊有安琪儿,中国有羽人,世人
称之为“飞天”;敦煌的飞天是从印度传来的,他有着西域的特色与风情。传入敦煌以后,慢慢
的与中国羽人相结合,在五世纪末渐渐转化为飞仙,最后逐渐变成了敦煌式的中国飞天。我国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诗中说道;“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1]这
首诗中描绘的是典型的中国飞天的形象。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个单独的艺术形
象,而是由许多文化结合而成的。飞天的一开始的形象虽然来自于印度,但是敦煌飞天却是中
国羽人和印度飞天、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经过长时间的交流,最终融合在一起的,具有中国特
色的飞天。它是中国的骄傲,是世界美术史上的奇迹。
二、敦煌壁画中艺术形象的审美标准
艺术形象的审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艺术的审美情趣不
同,会带来不同的艺术风格。一般来说,隋唐时期的壁画,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我国古代艺术成
熟的标志,那雍容大方,比例适度,衣着华丽,造型生动准确的艺术形象当然是美的。不过,
早期壁画的艺术表现虽然没有隋唐时期那样成熟,但是那稚拙的形象,装饰味的风格,却另有
一种美的情趣。画面寥寥数笔,全凭直觉和印象,毫无做作,虽笨拙,但笨拙得可爱。这种散
发着人类童年时代那种天真,稚拙气息的形象,却以一种永恒的魅力,使今天的欣赏者在心理
上得到另外一种美的满足。
三、壁画艺术的表现手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艺术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体现在壁画艺术的表现手段上。在我国古代的艺术里,有变形和
写实两种表现手法。总的来说以写实为主,但也有变形在里面。变形是为了更好的突出形象美
的因素。敦煌壁画大部分作品是写实的。它们的形象生动真实,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现。但是这
种表现不等于是自然主义模拟,而是以形写神,以“神形兼备”为标准。但是也有不少作品中的
形象是变形的,例如伏羲,女娲的形象就是人首蛇身。此外还有许多飞天的形象,为了突出飞
的感觉,只有通过人的躯体的变化来加以表现。飞天只能是一种幻想,绘画中的飞天也必然只
能采用艺术的夸张变形手段来表现。不过,它并不使人感到不真实,相反,使人感到的是一种
轻盈的艺术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莫高窟已经有很多的风格和面貌出现。由于莫高窟艺术与印度有
关,所以,在表现技法上也体现出了两国美术的相互融合的特点,以及印度文化与汉晋文化的
碰撞与交融。根据历来的研究,铁线描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很熟练运用的绘画方式,而
在这个时期,具有平面装饰效果的壁画风格也是日趋的成熟。同时还有“秀骨清像”人物形象的
出现,该类人物的形体修长,飘逸清爽,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刻画已从外表美升华到对内在气质
的追求。
到了唐代,特别是从唐太宗时期及其之后,佛教的传入达到历史的顶峰。莫高窟里的壁画
内容以民族化的佛经为主,人物的形象更加生活化,画面更注重远近透视关系,从视觉效果上
来看就有了比较真实的感受。唐代的壁画人物是比较写实的,比例上比较均匀,神态庄严,女
性比较丰腴,菩萨也都女性化了。北朝和隋时期的壁画主要是利用铁线描这种用线手法,而到
了唐代,已经慢慢的开始运用了兰叶描。兰叶描在运用上更能用虚实关系来表现出人物体积的
效果,从整体艺术风格上看,以前气势磅礴到现在的精细。敦煌壁画中作品的线条,在中国绘
画史上有着很大的贡献。
四、中国佛教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敦煌壁画是佛教历史的记载工具也是佛教文化的表现。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整个过程
中,佛教文化不断地与中国本土的道教思想、儒家思想相互碰撞、吸收和融合,在经过漫长时
间的发展后,最终成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逐漸登上政治舞台,在中国的历史有着重
要的地位。
敦煌壁画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特殊的发展过程,对于的外来文化,中国人具有另世人不可小
觑的吸收和改造的能力。不仅仅是从艺术作品的表面上,如佛教中的神,各种人物的风貌,建
筑还有人物的服饰等方面都体现出的中国式艺术风格,更主要的是这些艺术都体现了中国特
色,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注释:
①翟宗祝 著.宗教美术概论[M].安徽美术出版社,1987,10:3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獻:
[1]翟宗祝(著)宗教美术概论[M].安徽美术出版社,1987,10.
[2]王稚蕾(编)敦煌-壁画 魏晋南北朝(2)[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7.
[3]张长虹(编)中国古代美术史纲[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2.